APP下载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在肺小结节病灶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1-07-22邵志鹏郑慧禹赵冬峰杨玉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肺段肺叶胸腔镜

邵志鹏,郑慧禹,赵冬峰,杨玉伦

(郑州人民医院 胸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3)

0 引言

肺小结节属于胸外科常见病,是指形成于肺部且直径未超过30 mm的微小结节性病灶,临床可以通过CT、超声、X线片等影像学技术检出[1]。肺结核、肺部感染等疾病是导致肺小结节的主要诱因,在患病早期,肺组织结构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此时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情加重,病灶会给肺组织结构造成明显的破坏,损害患者的呼吸功能,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肺组织恶变,形成恶性结节[2-3]。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小结节患者,试观察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肺小结节患者共100例,以患者实施的不同术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6~74岁,平均(56.03±11.33)岁。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37~73岁,平均(56.05±11.32)岁。将平均年龄、男女性别分布纳入组间对比,P>0.05,两组之间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为患者取侧卧体位,行单肺通气,使用双腔导管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并实施全身麻醉。在腋中线第7~8肋间取一切口,在腋前线-锁骨中线间第3~4肋间取一切口,在腋后线第7肋间取一切口,分别作为观察孔和主、副操作孔,经观察孔以30°的角度将胸腔镜置入患者胸腔内,经主副操作孔将电刀等器械同样置入患者的胸腔内,先以胸腔镜探查,采集病灶送检,给予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处理,根据病理结果行适当范围的肺叶切除术。研究组(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体位、肺通气方式、气管插管方式、麻醉方法、置入胸腔镜及相关器械的操作均与对照组相同,同样采集病灶送检,若病理结果为良性者则行肺段切除术,若病理结果为恶性则改行肺叶切除术并对周围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将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出血、疼痛、切口感染)发生率等纳入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均以SPSS 22.0软件处理,例数、百分比n(%)表示为计数资料,行卡方值(χ2)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数据的差异性。

2 结果

2.1 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比对照组少,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见表1。

表1 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s)

分组 例数 术中失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住院时间(日)研究组 50 65.47±9.14 559.15±101.04 7.09±2.05对照组 50 146.69±12.58 989.66±105.56 10.67±3.22 t - 36.934 20.833 6.632 P - 0.000 0.000 0.000

2.2 肺功能指标。研究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见表2。

表2 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分组 例数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L)用力肺活量(L)每分钟最大通气量(L)研究组 50 86.37±7.67 85.65±6.58 83.51±8.58对照组 50 71.38±6.34 76.68±5.77 76.04±6.55 t - 10.652 7.248 4.893 P - 0.000 0.000 0.000

2.3 并发症。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vs 16%),P<0.05,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见表3。

表3 并发症率对比[n(%)]

3 讨论

肺小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有12%左右为恶性,而大部分的良性结节虽然在检查时是良性的,但日后仍有恶变的可能,因此在检出肺小结节后应及时将病灶切除[4-5]。既往临床多以开放手术治疗肺小结节,但开放手术需要开放胸腔,不仅会导致患者术中大量失血,还会增加胸腔脏器的暴露时间,提高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慢,肺功能会明显下降[6]。与之相比,胸腔镜手术不仅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也比较少,目前已经在绝大多数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7]。本文为两组患者均采取了胸腔镜手术,但对照组为肺叶切除术,研究组则为肺段切除术,这两种术法虽然手术操作基本相同,但切除的范围却有所不同,肺脏可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有2个肺叶,右肺有3个肺叶,肺叶共有5个,左肺有8个肺段,右肺有10个肺段,在解剖学上肺段要比肺叶分得更细致,而肺叶切除术是将病灶所在的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术仅将病灶所在的肺段切除,在切除范围上,肺段切除术要远远小于肺叶切除术,因此在可以获得同样显著疗效的基础上,肺段切除术给患者带来的损伤更小[8-9]。见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对照组少、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 vs 16%),可见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于肺小结节患者的显著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陶娥红[10]研究中观察组6.24%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少于对照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均较为相近,可见本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综上所述,肺小结节病灶患者应采取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使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结果。

猜你喜欢

肺段肺叶胸腔镜
ICG荧光成像技术在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疗效分析
肺 段 切 除 术 治 疗 肺 癌 的 研 究 进 展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55 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