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3+4”工作模式 夯实新时代高校党建基础
2021-07-21刘娉婷张俊男
刘娉婷 张俊男
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规范高校党支部工作程序,提高师生党员素质和高校立德树人能力水平,对标“七个有力”,针对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出了“3+4”高校党建工作模式。不仅为加强党和高校党支部的管控能力和政治联系提供了实践途径,而且为高校合理进行党建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安排提出了解决办法,既做到两者兼顾,又能界限分明,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优势。同时,“3+4”模式对于进一步完善高校党支部建设和创建全国样板党支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党建 立德树人 模式创新
引言
新时期以来,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学生党员凭借数量多、范围广的优势,正逐渐成为重要力量。高校党支部是党联系师生群众的纽带,也是学生党员向党组织靠拢的桥梁。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办学能力的综合水平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党支部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还需不断完善提高,教学工作和党建工作尚未全面有机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发展尚不完善,没有达到党和人民的满意状态,很可能会影响到学校办校治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加紧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到高校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两手抓,让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相得益彰,寻找两者携手共进的组合方式,是高校党建工作转换思路的关注点。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对青年学生党员寄予厚望,习总书记在全国会议上、在走访高校时看到青年学生的状态,欣慰感慨溢于言表,他鼓励广大青年学子要有所作为,不负国家和人民重托,不负青春时代。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青年學生党员的发展十分关注,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许多建议和发展便利,最大程度上支持并规范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然而,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仍在很大程度上有提升空间:
(一)党建工作存在形式化,党支部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部分高校学生党员行为懒散,没有进行深刻思考和理解,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这样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党支部的形象和地位,党支部职能没有体现出来,导致群众对党支部期待值和满意度下降。
(二)党支部组织活动缺乏创新,缺少灵魂,形式单一老套,师生党员互动性不高,交流不够多。现在多媒体技术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部分高校党支部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很好地将党建活动与科学技术和信息载体联系起来,使得党建活动不够新颖,也导致了师生党员参与度不高。另外,由于缺乏创新,活动形式单一,师生党员对活动主题和意义的理解及把握也不到位,党建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个别师生党员党性修养不够高,思想觉悟不高。作为高校党员,必须用先进思想充实头脑,保持思想上的绝对忠诚和最高理念。在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个别师生党员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迷失了自我,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意识形态有滞后等不良情况,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支部的党员风气。
二、“3+4”模式
所谓“3+4”工作模式,主要是以支部引领党员和党员心系群众两个角度为出发点提出的。一方面,党支部要教育党员自觉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思想紧跟党的领导;党支部要加强党员管理,规范党员管理办法,使党务工作公开透明;党支部要监督党员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行为服从党的命令。另一方面,党支部要重视群众的作用,从各方面凝聚群众力量,加大思想宣传力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号召党员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切实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3+4”模式在高校党建中的运用
高校党支部的特点就是支部年轻化,党员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较高,并且与群众联系密切,尤其是学生群众。将“3+4”模式运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有利于增强党在学校事务中的参与度,贯彻党引领高校工作的理念,促进党的思想在学校的传播与运用,规范学生党支部,让高校党建工作有更理想的效果。
(一)建立党员教育制度
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较强,高校党支部要抓住这一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各项党建工作都要从党的政治方向出发,增强党员的学习自主性和党性修养。高校党支部应该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发挥网络技术的快捷便利优势,依托网络技术为学生党员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提供便利。例如,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学习强国”APP进行党的理论学习,能更便捷地接触到党和国家在外交、治国政策等多方面的最新文章。
(二)规范党员管理办法
高校党支部建设要结合学校管理制度,围绕“双高”计划,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强化党员管理。高校应制定党员管理条例,让党员管理有法可依、制度统一,促进党员管理程序化、常态化,有利于党员更好地明确义务、履行职责、自觉规范行为。同时,党支部还要积极探索党员管理和教学制度有机结合的实现途径,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党支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和思想教育作用,兼顾党员管理和教学成效,提高党支部的政治地位和管理能力。
(三)明确监督党员的实施办法
党内纪律是高校党支部必须重视的内容,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树立党支部的威严形象。党支部要严格监督党员行为,严明支部纪律,做到奖惩分明,发现不当势力苗头要果断决绝地给予批评和处置,全部党员必须认真对待,真抓实干,令行禁止,杜绝弄虚作假。党员之间要互相监督,不包庇、不放纵,为保持党支部内部风气和党员质量做出努力,共同建设高效率、严纪律的党支部队伍,创造和谐稳定的党支部氛围。
(四)制定高效的师生组织机构
高校要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重视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行为榜样作用,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素质教育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教师行为,形成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制约的共赢局面。高校党支部应该发挥引领作用,让红色思想浸润学生心田,形成思想上靠近党,行动上向党员看齐的意识,严于律己,由内而外改变行为作风,加强自我修养。
(五)建立支部思想政治宣传制度
党建最重要的就是把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做到位,通过宣传红色思想,提高党员们的思想觉悟和意识形态,激发党员们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积极性。支部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党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思想宣传的目的。高校还应该大力推动思政教育入课堂,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渗透到办学实践中,通过教师党员将党的方针、政策融入课堂,处理好业务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把党的政治理念灌輸到学生头脑里,落实到教学行动中。
(六)制定师生凝聚力的提升办法
师生关系能否处理得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因此,高校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政治凝聚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师生同心,通过党支部的纽带作用,紧紧围绕党的思想理论,达成师生思想意识共同体,将培养人才、成就栋梁作为师生共同的目标,在政治思想上形成高度一致,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端正学生的自我价值认知。
(七)健全支部对师生的服务机制
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点,高校党支部就要与师生群众保持良好关系,建立相互信任,为师生服务,努力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政治助推力量。一方面,教师党员要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部署,关注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对待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要以合适的方法给予关心和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党员应积极融入集体,在集体事务上争做表率,正确运用党员的榜样影响力量,处理好师生关系,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师生服务。
四、“3+4”模式的预期效果
(一)建设党引领下党性觉悟较高的党组织。“3+4”模式注重将党的带头引领作用体现到学校各项事务发展中去,增强党和国家对高校发展的政治职能和组织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相关政策,有序开展党的最新理论的学习,持续推进理论学习教育普遍化、经常化,树立好思想水平决定素质能力水平的意识,在支部内形成爱党敬党、争优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建设制度健全、程序规范的党组织。“3+4”模式对高校党支部内部整改提出了建议,从党员的管理、监督以及师生组织的建设几个方面都指出学校党支部要重视制度建立,不断严格党支部内部纪律,促进党支部建设向正规化、有序化方向发展,提高党支部的政治能力和地位。
(三)建设有时代特色、具备创新能力的党组织。以高校“双高”政策为载体,对标“七个有力”,推进“3+4”模式的应用,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和党建活动形式,调动党员的活跃性和积极性,让党支部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让党和群众看到学校党支部的光明发展前景。
(四)建设有凝聚力、向心力的党组织。加强党支部内部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工作安排部署,合理开展党建工作,统一思想、统一力量,以党支部的健康发展为共同目标,以服务好学生群众为努力方向,做学生群众的坚实依靠,共同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和国家认可、广大群众满意的强大队伍。
五、总结
“3+4”模式立足于党支部职能作用和党员与群众关系,为高校党支部建设提出方案遵循。将“3+4”模式运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有利于规避党建工作暴露出的问题,将高校党建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保持党支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与教育工作相辅相成,保证教学育人质量,为国家和人民育英才。同时高校党支部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遵照党和国家提供的有利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决议,让党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让党支部建设迈上新台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探索‘3+4工作模式 夯实新时代高校党建基础”(项目编号L20CDS005)成果
参考文献:
[1]新时代高校党组织建设现状的三维审视[J].刘笑言,陈梓薇.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2]新时代高校党组织政治建设科学化探究[J].贾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