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叶“粽”关情

2021-07-21贾茂兴

中国食品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线头粽叶红花

前几天路过菜市场,忽然间看到有不少摊位已经开始卖粽叶了,随即打开手机万年历一看,显示再过几天就是传统节日——端午节了。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这个习俗,当然有些地方还有放纸鸢、挂艾草、赛龙舟、喝雄黄酒等等一些其他的乡俗。现在大部分人过节都是去商场超市买一些包好的现成粽子,既方便快捷又节省时间,而且品种繁多,口味不一,商家更是在外包装上下了很大功夫,形状各异,荤素皆有,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确实是非常人性化和便民化。当我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在认真挑选粽叶,便凑上去询问,他们一边挑一边还说,要挑一些叶面宽的、纹路顺的、叶子鲜的,这样方便回家包粽子,自家包的粽子味道纯正就是好吃哩。此情此景瞬间触动了我的内心,勾起了我的思绪,我在想,在家自己动手包粽子,其实包的是一种念想,是一种情感;包的是一种乡愁,是一种寄托;包的是一种团圆,是一种和谐。见物思人、睹物思情,看到粽叶恰似闻到粽香,也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童年,拉回到了故乡。

童年的记忆最深刻。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社会都处于困难时期,加上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不好,庄户人家大都靠天吃饭,童年最深的记忆便是日子很紧巴、生活很拮据、家庭很困难,大人们经常为能吃上饭、吃饱饭而煎熬、犯难。正是由于缺东少西、缺吃缺喝,童年关于吃的记忆最为珍贵,也尤为深刻,但凡逢年过节,父母总是想方设法调剂改善一下,虽没有那么丰盛丰富,但也是年节饭、家乡味。当然端午吃粽子也不例外,特别是食材要提前算计准备才行,比如,包粽子用的软黄米平时不能敞开吃,只能省吃俭用,往年节省下来,存放大半年舍不得吃,或者与左邻右舍用其他粮食兑换一下;包粽子用的红枣头年就得精心计划,该卖的卖了,门外该寄的寄了,剩下少量日常食用的凉晒干,然后存于筛笼中或串成枣绳绳挂于屋檐下,一般小孩子也够不到,要放到来年逢节时才能派上用场;由于当地不产粽叶,所需粽叶都是从几十里开外的碛口(地名)集市上托人买来的,记得母亲总是节省计划着用,剩下的保存好来年再用,因此端午吃粽子在童年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乡的端午最铭心。端午节前两天,母亲便开始准备了,先是把粽叶洗干净,要在开水中煮一下,要煮软煮熟,然后再放入冷水盆里,防止叶子被风吹干,这是为了包的时候软和些容易捆绑。接下来就是头一天要用水把软黄米浸泡一晚上,再把红枣冲洗干净,还要准备一些红花线头用于捆绑包好的粽子。因为过去母亲经常起早贪黑自己纺花织布,卖些布匹贴补家用,所以我们家经常有红花线头。有一些人家没有花线头就用細麻绳子,或者将粽叶破开成细条子也可以用,记得我们家的粽子挷得那真是花红柳绿,非常的入眼好看。我们家的粽子都是母亲一个人包,小时候有一次我嚷着要试包一下,但试后确实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不是漏了米就是开了叉,最终也没包成,直到现在也遗憾于心。母亲双手很利落,粽叶成型后在底端先放一颗红枣,中间放入软黄米,快要收口时又放一颗红枣,包满后转圈收口用红花线头一捆,粽子便包好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要尽量摆整齐压实些,尔后舀水盖锅,慢火煮约两小时左右,待整个窑洞飘满米香枣香味时,粽子也该出锅了。俗话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刚出锅的粽子也是烫手烫口,但那种等待真是煎熬并快乐着。

煮好的粽子邻里间还要互相赠送品尝,这是乡俗;尤为重要的是,包好的粽子一定要给离家十几里的外婆送去尝尝,这是风俗。仔细想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孝心其实无关礼轻礼重、无关离近离远,也无关过节不过节,只要记着念着便好,而且趁早赶早为好,力说力行最好,因为“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作者简介:

贾茂兴,陕西吴堡人,大校军衔。少小离家,从军多年;初心未改,口音没变;热爱祖国,眷恋家乡。

猜你喜欢

线头粽叶红花
咬不断的线头
粽叶越绿,粽子就越新鲜吗
摘粽叶·剪粽叶
帮奶奶纫针
红花鳍,白鳍豚
线头
天堂在天上
忽如一夜春风来
买粽子别挑粽叶太绿的
红花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