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07-21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太史公墓志铭韩愈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

“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马说》《捕蛇者说》。

序也作“叙”或“引”,类似现在的“引言”“前言”。它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赠序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猜你喜欢

太史公墓志铭韩愈
“太史公牛马走”
太史公“恤”
太史公“恤”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
《史记》的书名是司马迁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