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2021-07-21郑逢
【摘要】语文向来是一门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继承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本文基于这一点分析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3-0117-02
【本文著录格式】郑逢.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21,20(13):117-118.
一、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流传下来的很多传统文化都非常经典,值得青少年全面继承与发扬。初中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最有希望的主体力量,身上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必须把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初中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在初中生学习与发展中产生很多积极意义。
(一)拓展语文作文教学内容
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大部分初中生都可以结合主题要求写出一篇不跑题的作文,但是要想使其作文更出色,就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有用的素材,而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素材通常是首选。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把眼光从课本中逐渐转移至课外,使其主动接触更加多样化的写作资源,让学生吸收更多优秀课外知识。
(二)提高作文教学的趣味性
不少传统文化内都包含着很多有意思的典故,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使用这些素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借助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课堂参与热情,并对作文产生更多兴趣。比如笔者在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时,就喜欢利用对联和灯谜等传统文化导入新课程,在第一时间内把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三)发展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如今我国非常鼓励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改革,通过作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就能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想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必须先重构课堂教学模式。而采用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能够让初中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提升其文化认同感,进而使其核心素养逐渐提升。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发现,在其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效果并不明显。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自身没有良好的传统文化意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足,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传统文化已过时,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多采用更具时代性的文化类型。部分教师迫于学校对传播传统文化要求的压力,只通过几次流于形式的教学活动渗透传统文化,当学校没有相关要求时就完全停止这类工作,导致整体传统文化渗透效果不佳,学生更不懂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合于作文中。也有些教师本身想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但是却缺乏科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整体教学形式较死板,一味在作文课堂上讲解传统文化,学生往往会感觉十分枯燥,对其难以提起兴趣。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拋砖引玉——挖掘教材内的传统文化素材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如何选择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素材,担心完全依据自身喜好挑选的教学素材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或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方便获取且最适合入门的就是教材内包含的传统文化素材。比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各类古诗词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浓缩的精华,深入研究这些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艺术价值就可以发现,几乎每一首古诗词都是当时特定时代中的典型产物,代表了生活在那个创作时代下各类群体的具体状态,同时能从中看到作者的心境和情怀。
大部分古诗词都和思乡、爱国、忧民等密切相关,流传至今并且被选入教材的很多古诗词中都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洗礼,但是这些传统文化仍然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后人的面前熠熠生辉。教师把初中语文教材内的这类素材应用于作文教学中,提炼出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将这类文化的“美”一点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就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逐渐形成其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这一角度来看,教材内的传统优秀文化素材就如同一块“砖”,通过其初步启发与引导,可以激发出学生利用传统文化完成写作的热情,并最终提高其作文水平,此即“玉”。长期这样训练之后,就能帮助初中生树立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积极写作形象。
(二)由点及面——借助经典文化熏陶学生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一讲解,所以,教师只需要认真选择出几个较经典的传统文化材料,在作文课上细讲,尽量把材料内涉及到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时代特色、作者成长环境及写作风格等都讲解出来,让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感悟相关经典文化的内涵,并能由此联想到其他类型的传统文化内容,以及如何独立分析与领会更多传统文化。
当教师在课堂上深入讲解经典文化之后,就能让学生慢慢掌握此类文化的吸收方法,使传统文化在初中作文教学课堂上的渗透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趁机向学生推荐其他较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传统文化有关的课外优秀读物,引导和保护学生在作文课堂上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三)实践体验——通过丰富活动体验传统文化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把学习到的传统文化应用于作文中,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结合语文作文教学需求为学生安排合理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能将其灵活应用于写作过程。
1.带领学生欣赏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精彩节目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提倡传统文化的热潮,这对于提高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有良好促进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安排一定时间带领学生欣赏与其相关的精彩节目,比如近年来热播的《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这样能帮助初中生更直观真实地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由于这类节目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通常是以生动活泼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能让初中生在短时间内就产生学习兴趣,所以,即使只浏览这些节目中的精彩片断,也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将传统文化扎根于他们的心中,以后写作中需要应用這些片断时,学生就能信手拈来。
2.鼓励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词并应用于作文中
古诗词是初中生接触最多且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类型,具有题材丰富且语文简洁优美等特点,为了提高初中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天积累古诗词,一方面能提高其文字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其写作技巧。
首先,可以引导初中生按照特定类别摘抄古诗词。初中生接触到的古诗词量相对较大,课内外的古诗词风格与内容可能存在巨大差别,不少学生在自主阅读这些古诗词时,不太懂具体含义。此时,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使其明白古诗词内涵,并鼓励他们自己利用手上的各类工具查找所学古诗词的含义。将这些都弄清楚之后,再引导学生按照特定类别把精彩的部分摘抄下来,定期阅读温习之后,就能把这些素材转化为写作时的优质素材。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就会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风格准备一个古诗词摘抄本,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把摘抄本打造成独具个人特色的“传统文化集”,并定期评比,选择出优秀范例,为其颁发奖励,并让其他学生传阅参考。
3.定期举办“传统文化在心中”的写作活动
为了检验初中生对课堂内外所学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为其定期举办以“传统文化在心中”为主题的写作活动,这样不仅能判断出学生具体掌握了多少传统文化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提升其写作成就感。比如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就会每月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要求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就认真研究,并写出一篇与此相关的赏析作文,自主选择写作切入点,鼓励学生从创新的视角剖析一个个传统文化,并从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灵感,笔者有时会在周末时间让学生在家观看指定的电视节目,并在观看后针对其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长时间实践发现,这种做法对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有良好帮助,同时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结语
近年来,受到新文化涌入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被部分教育者忽略,初中阶段属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应该在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样对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及文化素养都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途径,推动传统文化与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郑逢,1993年生,广东省深圳人,本科,中小学语文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