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融合教育
2021-07-21屈月娟
屈月娟
【摘要】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部门共同努力,特殊幼儿的成长更加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关注和帮助。融合教育是针对特殊幼儿的普及教育,让幼儿融入集体生活中,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对此,我们开展了相关的尝试,通过家庭、学校和专业机构等多方通力合作,促进幼儿不断发展。
【关键词】家园联系;学校教育;专业机构;师资培训;家长培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身体、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关注,而特殊儿童更加需要我们加倍的关注、关心和帮助,通过共同协助,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我们幼儿园的特殊儿童睿睿小朋友,孩子的各种表现给学校班级老师、家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和家长密切联系,家园共同努力,结合学校集体学习活动、专业机构矫正学习等途径,多方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孩子有了一定的好转。
一、密切家园联系 熟悉幼儿情况
欣欣是2019年入园的,在幼儿新生报名时家长没有带孩子来园,学校没有发现幼儿有异常。医院儿科医生在开展新生入园体检时,发现幼儿有异常,建议家长带其就医。家长带幼儿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在暑假新生报名分班后,班级任课老师到新生家里家访时,在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中发现了孩子的异常,孩子几乎不和家人、老师交流。
通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教师了解到幼儿小时候臀部以上的双髋节发育不良,医生建议佩戴矫正支架,帮助幼儿尽早恢复,以免影响幼儿后期的正常发育。然而,自从孩子戴上矫正支架后,行动不是很方便,家人怕孩子外出玩的时候被别人指指点点,担心孩子会受到歧视,就很少带她出去玩。据家长反映,孩子原本很活跃,很善于表达,但是后来变得不是很喜欢讲话,加上平时带孩子的奶奶也不是很善于表达,渐渐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在家里,幼儿和家长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家长也发现了欣欣的问题,想尽早帮助孩子康复。然而,0-6岁是幼儿快速发展期,一旦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治疗效果就欠佳了。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迟缓了,非常着急,开始正视并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教师全程陪同 给予特殊照顾
孩子刚入园时,对于班级的老师来说,欣欣是个很大的挑战。班级里本来就有新生,由于初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不适应,有哭闹情绪,加上欣欣又需要老师的特别照顾,老师们都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或者有分身术,为此,其他班的空班老师经常来帮忙。从第二周开始,孩子们基本上都能适应,班级一日活动能基本正常开展的时候,这个班级的老师还是要一直陪伴着欣欣这个特殊的孩子,全程给予特殊照顾,否则一不小心,不知道她会跑到哪里去了。其他班的一个空班老师可以去做活动资料准备,可是欣欣小朋友所在的班级老师,为了孩子的安全以及班级的教学秩序正常,为了能有序开展一日活动,班级的两位任课教师只能一直留在教室,没有特殊情况,很少去教师办公室办公;生活老师除了清洗等事宜,基本都在班级,一起帮忙照顾。有的时候,遇到教师需要外出听课,学校则安排人员进班,一起帮助教师照顾欣欣。欣欣成了这个班级甚至学校的重要关注对象。
还记得一开始,欣欣谁的话都不听,有的时候跑到娃娃家的小房子里,一个人躲在里面玩,一不开心就哭,或者脱掉鞋子和袜子,躺在地上,脾气很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欣欣小朋友能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亲切关怀,她和三位老师的感情融洽了许多,不再那么排斥他人,至少她再不排斥老师的安抚,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让她有了安全感和信赖感。有的时候,欣欣特别喜欢待在某个区域里玩,如建构区、阅读区等,不穿鞋子和袜子,坐在地上,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于是老师给她铺好垫子,欣欣可以安心地在那里玩耍。老师还要随时注意她是否会做危险的事情,给予特殊照顾。
她不合群,不愿意和其他小伙伴交流或玩游戏,一开始有的孩子还很不理解,觉得这个孩子怎么不和其他孩子一样,总是乱跑、乱叫,不听老师的话。老师们也经常告诉其他小朋友,欣欣还小,不懂事,是我们班的小妹妹,还需要大家的幫助,小伙伴们要学会照顾她、帮助她,看到她做危险的事情,要提醒她,或者告诉老师。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也都超有爱心,会帮助她、照顾她,当她要离开老师的视线时,会及时提醒老师,孩子们是老师们的好帮手。一年多下来,孩子和老师们都知道,我们要照顾好这个有点特殊的小妹妹。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孩子家长不能入园接送幼儿,只能送到大门口,每天早上,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到门口来接欣欣。老师从妈妈手里接过欣欣,从孩子的表情可以看出,她能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因为现在老师和欣欣是好朋友了。从原来的从不打招呼、不说话,慢慢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欣欣每天入园时,愿意和我们值班老师打招呼了,从一开始的不怎么情愿说话,眼睛看着别处,在妈妈的多次示意后,从轻轻地模仿说话,到现在早上愿意主动问候、愿意表达了,声音也比原来响亮了。进入班级后,在一日活动中,通过老师和同伴们等多方的帮助下,她也能基本听懂教师的指令,基本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了。一些简单的、她感兴趣的匹配题或者美术活动等,她也愿意尝试操作了,孩子的进步非常大。
三、专业机构介入矫正 帮助幼儿康复
术业有专攻,都说3-6岁是孩子矫正的最佳黄金时间。学校和家长都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对于出现异常的幼儿,还是需要找专业的机构,请专业人士帮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矫正,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康复。家长也希望幼儿能尽早地矫正治疗,请专业机构介入,尽可能地帮助幼儿康复,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了配合治疗,同时又让幼儿更好地得到矫正,经过家长和学校的协调对接,幼儿上午在园参加半日活动,和其他孩子一起活动、游戏,中午家长把幼儿接回家,下午到专业机构参加针对性的矫正康复训练。家长陪同幼儿治疗,并在通过培训后,家长陪伴孩子在家里一起辅导,按要求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孩子能简单地表达,心情好的时候,能和家长等简单互动、交流。
四、加强师资专业培训 专业设备辅助教学
为了更好地開展融合教育,学校积极安排园长、部分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融合教育专题培训,学习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在日常活动中更好地帮助特殊幼儿,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学校通过咨询上级管理部门,对接专业人士做了现场查看,做好了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相关设备的报价预算。通过对接政府民政部门,申请采购了融合教育资源的相关设备,为更好地开展融合教育工作创设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设备采购到位后,请专业设备供应商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确保每位教师能正确使用相关设备,以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对特殊幼儿教育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学校还专门安排欣欣所在班级老师参加由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组织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特教教师上岗培训,通过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使老师从理论层面充分认识和了解特教的基础理论,结合实践操作,通过现场教学、实操和观摩等方式,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操作方式和管理办法,有效地管理和建设好资源中心,有效评估特殊幼儿,并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再设置相应的课程并进行教学调整,有针对性地采取康复技术,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学校的融合教育,提高学校实施融合教育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五、幼儿家长参加相关专业培训 辅助教学
特殊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专业机构培训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培养。除了学校教师的指导和小伙伴们的陪伴、专业机构有针对性的矫正治疗,还需要家长接受专业的培训,在家对孩子进行辅助教学,促进矫正效果的发挥,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家长(监护人)陪同幼儿一起参加专业训练,同步学习相关的方法,在家陪伴幼儿一起训练,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得更快,有利于孩子的能力得到强化,孩子也慢慢地愿意与人交流,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请儿童得到康复成功的家长分享相关的经验,供其他家长借鉴,共同探索,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通过密切家园联系,与家长交流对接,教师及时了解了幼儿的相关情况,通过学校教师的呵护和小伙伴们的关心和帮助、专业机构对孩子的针对性矫正治疗,以及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参与矫正训练等,欣欣的成长有目共睹,我们看到了她一天一天在变化,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我们为她感到高兴、感到欣慰。一切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对家长、学校老师和社会最好的回报。
幼儿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需要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维度的通力协助,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相关活动。特殊幼儿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帮助。相信在3-6岁最佳黄金时间内,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合力,大家一起共同探索,不断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一定能促进幼儿更好、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赵丽琴.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与诊断[J] .中国特殊教育,2014(02).
[3]张欢.学前融合教育环境下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的个案研究[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