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我也深有体会
2021-07-21青木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采访德国学者米夏埃尔·吕德斯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说美国已在欧洲打造了一张“连接美国的舆论网络”。因此,其他不是“美国圈子”的国家或者不符合美式叙事的观点很难“破网”被欧洲舆论接受。这从吕德斯的《伪圣美国》一书引发的舆论反响可见一斑——它在德国登上畅销书榜的同时,也遭到《南德意志报》等亲美媒体的刻薄质疑。
笔者在德国留学时就已深刻体会到美国舆论对当地新闻行业的影响。当时,笔者在德国一所大学学习传媒学专业。教授阐述的传媒理论、列举的新闻案例几乎都与美国有关。有一次,笔者讲述了一名中国教授的理论,被德国教授当场否定,理由竟是“美国学者不是这么说的”。
后来,从事新闻行业的笔者在德国碰到很多同行,他们都对中国很感兴趣,但几乎没有人会说中文,更不要说看中文新闻报道了。德国记者和编辑操作涉华新闻往往遵循的模式是:浏览《纽约时报》、CNN等美国媒体,然后加入德国价值取向进行报道。
最近几年,德国媒体派驻中国的记者越来越多,然而,他们受到来自总部的限制也很多。有驻华记者曾经告诉笔者,他们常常被“无理命令”,以美媒为标准撰写涉华负面新闻。有人曾因在报道中国时采取较为正面的态度被调回德国,有人失去了为其他媒体写专栏的工作机会。
为了让这张舆论网络更牢固,美国积极在欧洲开展游说活动。欧盟的数据显示,欧盟内有近300家美国游说组织,其中包括拥有500名成员的“大西洋桥”,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图片报》前主编凯·迪克曼、德国电视二台新闻部主任克劳斯·克莱贝尔等媒体大腕以及一批德国现任和前任政要都是其成员。
美国还利用资本大规模进入德国传媒业。笔者发现,德国《图片报》和另一家主流媒体《世界报》在最近两年越来越反华,可以说,十篇涉华报道里有八九篇是负面报道。《图片报》通过大量引述美国的“论据”批评中国,比如要求中国为“新冠病毒埋单”,该报还邀请过黄之锋访问德国。而《世界报》的专栏作者中也包括“港独”分子。有媒体专家对笔者说,这两家媒体同属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该集团在2019年被美国私募基金KKR收购了20%的股份。
不过笔者也注意到,在美国与欧洲的舆论“联网”里,正面评价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多。不少德国民众通过有线网络或互联网收看中国国际频道新闻节目,中国媒体的德语、英语网站也有不少德国读者。家住柏林的大学生鲁迪格对笔者说,相比德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刀切”的报道方式,他更喜欢从TikTok、推特等社交媒体上了解中国,在那里,中国的形象更加丰富。
一些到过中国的德国网红也经常通过发布照片、视频为中国发声,但同时,他们会受到德国媒体的攻击。近期,来自德国基尔的女大学生海雯娜的遭遇引发了广泛关注。她经常纠正德媒在新疆、香港等问题上的歪曲报道,最近,《世界报》对她进行诋毁中伤。目前,海雯娜正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