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价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康复效果的价值
2021-07-21高翰林蒋荷娟冯靖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超声科天津300452
高翰林 蒋荷娟 冯靖 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超声科 (天津 300452)
内容提要: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分析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程度及左右错合度,并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66例自然分娩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骨盆带矫正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手法复位及自主锻炼等康复治疗,并应用超声检查耻骨联合分离宽度及左右错合度,经治疗后比较两组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治疗效果,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69.70%(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耻骨联合分离宽度及左右错合度情况、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耻骨联合分离宽度及左右错合度情况、疼痛VA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准确检测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情况,并为康复疗效评价提供有效信息,给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是指耻骨与韧带松弛,出现断裂损伤而引起的耻骨联合处疼痛,活动或翻身时可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腰背部及下肢疼痛,其临床发病率不高[1]。但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开放,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不断增多,对产妇产后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诊断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并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对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超声在诊断产后耻骨联合分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具有无创且可重复性强的优点,可实时显示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实时可靠的依据[2]。本研究采用超声来观测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状况,评价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康复治疗的效果,探讨其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20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66例足月顺产的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耻骨联合处疼痛,活动、翻身时加重等症状,超声检查示耻骨联合间距均大于10mm,部分出现错位情况。
仪器设备:仪器使用G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频率为2~5MHz凸阵探头。
1.2 方法
测量方法:被检者取平卧位,双手置于体侧,保持放松,充分暴露耻骨联合部位,清晰显示两侧耻骨,测量两侧耻骨间前上边界的最小距离及左右错合度,每次测3次,取平均值。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诊断标准:超声检查耻骨联合距离超过10mm可确诊[3]。
康复治疗方法和测量:产后42d且恶露干净,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盆带矫正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手法复位及自主锻炼等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手法复位每次30min,电刺激每次20min,5次/周,自主锻炼10min,1次/d,6周后由同一超声医师测量耻骨联合距离及左右错合度,每次测3次,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康复疗效判定:①治愈:耻骨联合间距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无左右错合;②有效:分离间距变小且(或)错合差度变小;③无效:分离间距及错合度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疼痛程度判定: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SA),恢复标准为无明显临床症状(VSA<4分),并且临床症状消失[4]。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对照组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33)
2.2 超声观测两组患者耻骨联合分离距离比较
康复治疗后观察组耻骨联合分离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超声评估耻骨联合分离距离比较(n=33,±s,mm)
表2. 超声评估耻骨联合分离距离比较(n=33,±s,mm)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4.06±2.19 8.92±4.57观察组 14.16±2.04 4.98±1.69 t 4.541 P 0.000
2.3 超声评估两组患者耻骨联合错合度比较
康复治疗后观察组耻骨联合错合差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超声评估耻骨联合错合差度比较(n=33,±s,mm)
表3. 超声评估耻骨联合错合差度比较(n=33,±s,mm)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21±0.22 2.03±0.89观察组 5.30±0.13 0.01±0.01 t 13.08 P 0.000
2.4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康复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比较 (n=33,±s,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比较 (n=33,±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52±0.78 3.90±1.42观察组 6.69±0.84 2.03±0.82 t 6.74 P 0.000
3.讨论
正常非妊娠期耻骨联合间距离为4~6mm,妊娠期由于孕激素增加,导致关节韧带松弛,可使耻骨联合间距增加2~3mm,但不同个体耻骨联合分离的程度也不同,当间距超过10mm时,部分孕妇会出现耻骨处疼痛、活动、翻身时加重,甚至合并腰背部及下肢疼痛影响活动等症状[5,6]。产妇大多都在分娩后随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松弛的韧带及软骨也逐渐恢复正常,耻骨联合间距离随之恢复正常,症状也会逐渐消失,而部分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症状不能消失,则形成了产后耻骨联合分离。造成产后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过度分泌的黄体素导致骨盆韧带松弛过度;②分娩时耻骨联合分离过度;③生产过程中及产后骨盆收缩力平衡失调,导致关节软骨面错位;④妊娠期间部分孕妇体重控制不理想,增加了骨盆底的负担;⑤个别产妇耻骨联合构造较健康人相对薄弱[7]。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除致疼痛外,还会影响产妇睡眠和哺乳,严重者可致其焦虑、抑郁,若延误诊治,往往会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因此,需对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及时进行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痛苦,促进产妇情绪稳定[8]。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盆矫正带进行物理固定矫正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手法复位及自主锻炼等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并通过超声观察分析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康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以往耻骨联合分离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及X射线检查,但因为X射线具有辐射性,影响产妇哺乳,多数不被接受,而超声具有较强的组织分辨率,且安全无创,可重复操作,能动态观察耻骨联合的分离修复状况,给康复医师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随着测量数据的减小,既增强产妇恢复的信心,又可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对产后耻骨分离具有确切效果,可有效缩小分离距离及错合程度,减轻患者疼痛,超声能准确测量产妇耻骨联合分离间距,有效完成康复治疗效果评价,给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