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内涵及其操作要义

2021-07-20严伯春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

严伯春

摘要:儿童研究素养是儿童以研究的态度与方法进行学习,在问题解决的具体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综合性学习素养。儿童研究素养的核心是创新精神,由研究的意识、能力和品质三个层面构成。确立复合演进的培育目标,开拓迁移共生的培育路径,构建关联支持的培育生态,推行科学灵活的评价改革是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四个操作要义。儿童研究素养培育以学习方式变革引发教学方式、管理组织等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的变革。

关键词:儿童研究;研究素养;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A-0035-06

面向未来,儿童应当准备些什么?为了儿童的未来,学校应当系统为儿童做些什么?20年来,南京市力学小学以“儿童研究素养培育”这一实验项目系统改革课堂教学,改善教育生态,发挥儿童学习主体性,彰显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追求学习过程的创造性、生成性[1],用扎实的教学改革行动与实践成果,回应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学校开展儿童研究素养培育,不是赶时髦、做样子,而是基于问题的科学行动,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创造。

一、对“儿童研究素养”内涵的基本认识

儿童研究是儿童在问题驱动下,自主或者与伙伴一起,以研究的方式展开的主动、完整、深入而持久的学习活动。20年间,我们从引导儿童发现生活问题、开展研究活动,到建设研究性课堂支持儿童研究,再到建构支持儿童研究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儿童研究有情境、有协作、有进阶。在我们看来,儿童研究是高品质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样态,儿童研究落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实现了儿童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协同学习,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的开拓变革。儿童研究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一项任务,它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人”的发现——发现“儿童”在研究过程中发展的无限可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我们敏锐地发现:我们的研究实践,就是在培育儿童的核心素养——以开展儿童研究的方式将中国学生发展素养框架中的六大素养(如:学会学习、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落地培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20年来推动儿童研究的实践正式命名为“儿童研究素养培育”。

(一)“儿童研究素养”的概念与构成

简单地说,儿童研究素养就是一种学习素养。有效的学习一定是伴随思维的,有深度的学习一定具有研究的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研究素养就是儿童带着思考,以研究的态度与方式进行学习形成的素养。研究的态度是什么?是好奇心,是专注力,是情感投入,是克服困难的勇气。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小学生来说,观察(看一看)、调查(问一问)、实验(做一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儿童研究素养是学习过程中諸多要素有机整合的综合性素养。研究素养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研究意识。“我要琢磨一番”“我想知道背后原理”“这个知识让我自己来发现”“这个说法有道理吗?有事实举证吗?”……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把学习内容作为现成的结论去接受,而是自动将学习过程转换为探索模式,这样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就是研究意识。如果再宽泛一点讲,研究意识应当还包括研究启动之初“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的价值认知。把准了价值方向,研究的动力会更强。二是研究能力。观察(看)、调查(问)、实验(做)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从实践效果说,也就是能力的表现。比如观察能力,它不仅在于看了多少,捕捉多少细节,重要的是因“看”而有所“洞见”——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在细节梳理中发现联系,在联系思考中发现规律。除了观察、调查、实验能力之外,与伙伴协作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等工具辅助研究的能力,对于儿童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素养。三是研究品质。它是推动研究深度开展的支撑性力量源泉,包括大胆质疑、反复求证的科学态度,直面挑战、无惧失败的担当勇气,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等等。

(二)“儿童研究素养”的形成特点

1.儿童研究素养的形成具有长期性

儿童的研究素养是儿童在长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是儿童在一个个问题解决的具体项目、具体任务、具体情境中一次次、一天天实践、磨炼出来的。在课堂上,儿童基于问题,或者围绕一个项目,以研究的态度与方法展开学习,完整地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在生活中,儿童主动发现问题,并有规划、有策略地灵活运用知识与工具,创造性解决问题。儿童在知识发现的过程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磨砺意志、锻炼勇气、掌握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创新型人格。

2.儿童研究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指导与支持

观察儿童在学习中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儿童对世界满怀好奇,有丰沛的探索勇气(或者去问,或者动手去试),想象力非常丰富,充满了创造力。这些都是儿童学习的明显优点。但儿童学习也有“弱点”,这些“弱点”又恰是处在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学习特点,比如凭兴趣学习,缺少坚持学习的韧性;很少筹划,缺乏建构,学习常常停留于一个浅表状态等。这些不足,正是需要教师指导、培养的地方。儿童研究素养的形成依靠实践。因此,教师充分开发、利用教材资源,设计儿童研究小项目,设计主题学习活动,都是对儿童研究素养形成的有力“支持”。当儿童在进行这类项目化的主题活动时,便会激活观念的“统觉”意识,自觉地调用“以主题为中心的知识”,从而锻炼思维的变通性、演绎性和归纳性,使创新性思维得以培养。

3.“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价值是多重和深远的

培育儿童研究素养的价值主要在于:第一,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根本是学校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是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第二,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着眼于对儿童创新精神、研究意识、研究能力与研究品质的综合培育,这种培育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它是儿童未来应对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基础;第三,儿童研究素养培育让儿童把一般的知识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知识探究性过程,这一转变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和关联效应,改变了儿童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带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育人理念与师生关系,进而推动了学校的课堂改革、课程开发、管理系统等学校发展的整体变革。

二、“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操作要义

“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回应国家创新人才培育的时代要求,从国家课程、校本成长平台、儿童自主实践等基本途径,通过课程、环境、制度创新,构建支持性学习生态系统,推动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儿童完整、深入、持久地学习,形成包括研究意识、能力、品质等层面的综合素养。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关键要抓住这四个操作要义:

(一)确立复合演进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目标

儿童研究素养是儿童面对真实世界(真实的问题、课题、专题)所表现出的研究意识、能力与品质等层面的综合素养。儿童研究素养是高度融合的,培育儿童研究素养,更多地要在“整体的”真实世界中培育“整体的”研究素养。“整体的”真实世界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儿童研究进程及其目标达成必定是复杂多变的,复合演进是其基本形态与特征。

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在目标设定上,要从学情出发,循序渐进。如培养儿童的合作学习素养,在低年级起步阶段,就不能一开始就推行多人合作,更实际的做法可能首先是培养同桌搭档间学习上的默契配合,如语文学习多采用“我读你听、你问我答、我们一起配合读课文,你的书写我评点”等方式进行训练。

在一个具体时段或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里,研究素养的培育可能有所侧重,但这种“侧重”一定需要其他素养的连接支撑。如在合作学习素养的培育过程中,一段时期教师会重点指导儿童掌握一些合作规则,比如有序发言,适当控制音量发言等,但如果没有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善解人意的情感教育,这些规则即使入耳了,儿童也不会真正入心,更不能转化为合作的自觉行为,并演进成其一生受用的素养。

需要指出,确立复合演进的素养培育目标,既要有立德树人的大视野,还要处理好文化知识学习与研究能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强化基础性、生长性的学科关键知识学习,为研究能力发展蓄力。同时通过优化知识学习过程,发展研究能力,实现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二)以国家课程为中心,开拓协同、互济、进阶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路径

“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三个基本路径是:国家课程、校本成长平台、儿童自主实践。国家课程就是课表中的学科课程,代表了国家对人才培育的希望与设计。校本成长平台是学校为了儿童研究素养培育设立的一个个活动平台,如“课前三分钟”研究微报告,一周一次的“小先生讲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个历史问题、科学现象等话题做深度解说)。每个寒暑假,学校还精心设计,为每个孩子提供一本《儿童研究手记》,通过“话题引导”“方法介绍”等内容版块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阅读、走访、实践开展研究。儿童自主实践是国家课程、校本成长平台之外的延伸,是儿童研究個性的自然伸展。

国家课程处于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中心环节。我们借助学科课程,指导儿童开展自主研究,推动伙伴研究。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理念、实践,深刻改变了我校国家课程实施的样态。研究在课堂充分展开、反复实践,在奠定儿童研究基本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国家课程的实施效益、品质和水平。这种在课堂中培育的研究素养又在更趋综合的校本成长课程中得以应用,并进一步迁移到儿童自主研究的实践中。可以说,国家课程中研究过程与方法的完整研习,为儿童研究能力、动机的自我确证奠定了基石。校本成长平台则进一步为儿童研究提供了舞台,让儿童通过研究在更大的时空里构建世界、结交伙伴、实现自我。自主参与的社会实践则完全是儿童自我主导、发现问题并规划研究、解决问题的实探实战。显然,进阶性、协同性、互济性是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基本路径的特征。

如何在国家课程中培育儿童的研究素养,我们在实践中突出两大举措:

第一,备课突出儿童研究小项目的设计。把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探索过程,前提是备课中教师利用教材,寻找新情境下可迁移、运用的核心知识,形成本质问题并将其转化为驱动性任务[2]。研究小项目的备课应当做到“三个设计”:一是设计研究过程。根据选择确立的研究项目,设计有逻辑层次的学习板块,筹划每个板块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目标效果。二是设计研究指导。预测研究中的可能问题,设计相应指导策略。三是设计研究成果的样态与分享。明确研究成果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设计成果分享的途径与方式。可以看出,儿童研究小项目的设计不仅注重设计研究的过程,还特别注重设计成果的样态与分享。这样以目标为导向,可以十分自然地改变课堂“教”与“学”的关系,有利于“学”的方式改进,培养有创造能力的儿童。

第二,教学围绕促进儿童研究的四个关键环节展开。“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理念下的课堂有四个关键环节:问题驱动—协作探索—工具思维—成果分享。教学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强调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问题展开探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脚手架,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能力。学生通过探究,创制解决问题的作品或制品,作为“研究”(学习)活动的成果,用于公开分享。这四个关键环节的理念、目标与教师行为如下(见表1):

(三)通过课程、环境与制度创新,构建关联支持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系统

“儿童研究素养培育”需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给予保障。“关系”是生态的核心。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应以整体关联的思维,综合考虑影响儿童研究推进的各个要素,在妥善处理各要素关系的过程中,引发儿童研究,维持并促进儿童研究深入开展。

影响儿童研究推进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呢?一是课程,二是环境,三是制度。课程是研究的凭借、抓手,包括课本、媒体、情境等一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环境首先指物理环境,除此之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环境,即儿童学习时,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儿童与志愿介入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制度是关于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组织管理、行为契约的设计安排。课程、环境、制度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构成“支持”儿童研究的良好生态。这种“支持”功能既具备课程、环境、制度各要素的基本作用,还具有各要素综合作用后“涌现”出的新功能,为儿童研究构筑温暖自由的心灵家园。

为了支持儿童研究的生态系统建设,我们着力在课程创新、环境创新、制度创新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课程创新上,主要是通过对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单元教学重点以及学情基础的分析,开发设计基于问题的儿童研究小项目实践活动,将国家课程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知识研究的探索过程。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历年来一些有效的活动形式固定下来,有计划实施,形成力学小学独特的活动课程。如走出校门参观寻访的“教室在窗外”,引导儿童走进父母专业领域的“米爸米妈进课堂”,还有电影周、艺术节等等。

其次环境创新上,我们一是着重建设有利于合作学习开展的学习成长小组,为“儿童研究小项目”开展提供组织保障、环境支持。二是将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有机整合,打造了9类28个“新学习社区”。如将儿童每天通行的楼道改造成主题探索的园地:穿越恐龙世纪、寻宝植物王国、玩转动物王国、探索地球家园等。儿童走过楼道,那些通过壁画、悬挂物所营造的一个个自然场景会在他们内心激荡起思想的浪花,这是借助环境的点燃、启迪、召唤。

再次在制度创新上,我们建立了以“访问儿童”为内核的四大支持制度[3]:“访问儿童制度”——堅持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邀请、倾听、跟踪了解儿童、依靠儿童,让儿童研究真实发生;“伙伴研究制度”——着力共同体建设,通过有“角色”的合作与陪伴,让儿童研究更有组织效率;“跨界整合制度”——突出改变、连接整合、工具撬动,让儿童研究进入无边界的全新视域;“成果分享制度”——强调反馈评价,在成果分享的视角、方法、时空上开拓,让儿童研究获得前进的动能。

(四)建立科学灵活的儿童研究素养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难点。“科学评价”要做到两个契合:一是契合项目,用评价内容促进项目实施;二是契合儿童,评价内容、方式与儿童心灵相契合,呼应其成长节律。“灵活”是指评价规则不要呆板,谁评价、什么时间评价、用什么方法评价等灵活安排,存有弹性空间。我们认为评价体系应该是科学灵活的,能呵护儿童研究好奇心、想象力,促进儿童价值观、合作力等素养形成的就是有效评价。评价不是为了“证明你是谁”,而是鼓励“你可以成为谁”。针对特殊素养的评价,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我们提倡回归人的本性、弘扬个性、尊重个体。在具体评价方法上,提倡多反馈,少定评;多面向未来,少面向过去;多自评,少他评。为了建立呵护成长型评价体系,我们提出四条儿童研究素养评价的改革理念:一是多倾听观察,破除只有对错的单一评价;二是多鼓励支持,破除只有好坏的甄别性评价;三是多激发儿童反思,给予儿童认识到自身潜力的指导性评价;四是搭建分享平台,在分享中生成改进性评价。

在这样的评价理念下,我们探索了许多操作性的评价策略。如在每间教室打造一面“儿童研究成果发布墙”,建立每天“课前三分钟”研究微分享平台。对《儿童研究手记》的评价,我们让学生对照“研究特色奖”的八个奖项要求(“好问题”奖、“巧规划”奖、“善合作”奖、“用资源”奖、“能坚持”奖、“会总结”奖、“有创意”奖、“乐分享”奖)自主申报,然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申报奖项并陈述理由,小组同学认可了即可以签名发出小奖状。通过这样的自评、小组评,让儿童获得研究的高峰体验。

儿童研究素养是指向儿童未来的综合性素养,核心是科学素养,灵魂是创新精神。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精神的重要培育期,南京市力学小学用“儿童研究”转型学习方式,用培育“儿童研究素养”落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用“儿童研究素养培育”推动学校“支持型”教育生态的建设、“研究型”课程的建构、“创新型”教师、学生的成长,是国家教育战略在小学的创造性实践,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引领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云良.研究性课堂实践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9.

[2]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32.

[3] 李琳.支持“学”:教学制度创新的价值追寻[J].人民教育,2017(7):56.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