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背景下做大做强市级党校的路径思考
2021-07-20张远新
张远新
摘 要: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做大做强市级党校,全面提升党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做大做强市级党校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在思路上,要明确办学目标、找准办学理念、理顺体制机制、补齐办学短板、锁定办学效果。在路径上,要坚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
关键词:市级党校;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现实困境;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1.03.018
文章编号:1009-6922(2021)03-96-08
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做大做强市级党校,全面提升新时代党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重點工作。按照中共四川省委新一轮工作部署,达州市率先完成了中共达州市委党校新建、西迁的工作,正在进一步整合区域培训资源、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优化校园功能布局,朝着“区域一流党校”的目标纵深推进。
一、市级党校面临的现实困境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是中共达州市委直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实行校(院)务委员会领导体制。核定编制为99人,现在实有在职职工76人。其中:参公管理人员有33人、专业技术人员有36人、工勤人员有7人;专兼职教师有42人,其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有13人、讲师有24人、助教有3人;研究生共有3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有27人;中共党员有57人。新校区占地面积106亩,建筑面积为5.28万平方米,年培训量可达12000人次,具备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基础条件。
在党校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敲定新模式的大背景下,做大做强市级党校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和工作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部培训数量还不够多
从数据来看,近三年来市委党校仅培训了61个班次、共计6059人次,平均每年培训约2000人次。从效果来看,巴山红军学院共举办了12期培训、共计培训579人次,离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部分职能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从功能来看,按照“资源整合一盘棋、内外兼修多点位”的思路,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在资源整合、培训兜底等方面的功能尚有欠缺。从运行来看,按照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达州市统筹办学类三个党校(通川区、达川区、开江县)的主体班、独立办学类四个党校(万源市、宣汉县、大竹县、渠县)学制一个月的班次,原则上在中共达州市委党校举办,其中涉及办学主体、管理权限、师资配备、收费标准、经费核算等相关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三)师资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
现有师资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不均衡。全校35岁以下教职工有26人、占全校职工总人数的34%,35~50岁教职工有32人、占全校职工总人数的42%,50岁以上教职工有18人、占全校职工总人数的24%;35岁以上教职工人数的占比为66%,平均年龄为41岁,整体呈“倒梯型”结构。近三年,已有11名职工退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凸显。另外,目前开设的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党建、宏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总体来说学科设置还不全面。
(四)骨干教师培养力度还不够大
这主要表现在有名望的教师还不多、整体实力还不强,教师提能培训、参与调研、开展学术交流较少,理论武装、实践历练还不够,团队“传帮带”还未形成气候,教师个人成长较慢。
(五)精品课程开发能力还不够强
受教研分组、科研团队、个人阅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精品课程开发力度不够大,新专题开发数量不够多,课程的政治契合度、社会认可度、学员满意度还不够高。
(六)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还不够高
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不够高,尚未在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国家级科研项目也未实现“零的突破”;科研与教学结合不紧密,科研项目直接转化为教学专题的不多;咨政成果获得领导采用性批示的不多,转化为党委、政府应用的较少。
(七)业务指导工作还不够深入
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推进不够到位,对县级党校业务指导的方式还比较粗放,助推县级党校改革的作用还不明显。争取上级支持和业务指导的力度也还不够,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的汇报联系还偏少。
(八)校务管理工作质量还不够高
这主要表现在现有的管理理念和思路、管理制度和办法难以适应新校区的发展需要,酒店管理、食堂管理、物业管理、图书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新校区所面临的功能提升、职工通勤、积极性调动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二、厘清做大做强市级党校的基本思路
(一)确立一个明确的办学目标
目标引领方向。经论证,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出发,综合考虑达州本地的资源禀赋,可把“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一流党校”作为办学目标,力争实现“五个提升”:用好空间,培训数量得到提升;创新思路,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健全制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建好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转变作风,对外形象得到提升。
(二)找准一个合适的办学理念
这个合适的办学理念就是:政治建校、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政治建校,就是要坚持党校姓党,突出党校的政治属性,聚焦主责主业。从严治校,就是要严字当头,强化管理,全面提升治学办校的质量和水平。质量立校,就是要扎实抓好教学、科研、咨政三大重点工作,培育良好的办校声誉。人才强校,就是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特色兴校,就是要办好巴山红军学院,充分借鉴外地党校的成熟经验,依托达州市丰富的红色资源来提升办学实效。
(三)理顺一个体制机制
从体制来讲,重点要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分别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政府常务副职担任的领导体制的作用。从机制来讲,重点要加强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对统筹办学类县级党校,进一步加强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对独立办学类县级党校,进一步加强教学培训、科研咨政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业务指导。
(四)补齐一批办学短板
这主要指的是:补齐基础短板,重点在硬件达标、质量提升;补齐教学短板,重点在创新引领,围绕主责主业、学科课程、教学方式等若干方面推动方法创新;补齐科研短板,重点在高立项、高发表、高获奖,推出一些有份量的科研成果;补齐咨政短板,重点在围绕中心体现时效性、富于建设性,发挥好智库基地的作用;补齐人才短板,重点在培育名师大师,树立名望口碑;补齐管理短板,重点在通过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精细化培育良好校风。
(五)追求一个良好的办学效果
这主要指的是:社会满意,包括学员好评、领导肯定、社会认可。学员好评,指的是课程设置、学员管理、后勤服务等能得到学员较高的评价。领导肯定,指的是党校的建设发展、综合工作等能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认可,指的是党校办学声誉、对外形象等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三、做大做强市级党校的实现路径
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政治建校、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细化为一些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操作办法。
(一)“政治建校”重在坚持党校姓党
坚持党校姓党,既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更是党校人安身立命之所在。党校姓党这一要求落实得好不好,关键看党校人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得好不好。从党校的职责和使命来看,需要从四个方面发力。
1. 在方向上,旗帜要亮得更明一些。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党校人无论是在课堂上、论坛上、社会上都要鲜明地亮出党的旗帜,给学员讲明“能行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党校人在关键问题和关键时刻要敢于亮剑发声,善于解疑释惑,不当旁观者、不成骑墙派、不做墙头草。
2. 在素质上,能力要练得更强一些。党的事业都是一茬一茬干部接续奋斗干出来的。党校人应当比其他党员干部具备更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强大的党性修养、更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此,时刻不忘学习,并善于通过多种手段提升能力水平、加强党性历练应当成为每个党校人应有的追求和品格。
3. 在运用上,联系实际要更紧一些。党校姓党,涉及党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业务工作来讲,要坚持问题导向,体现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服务大局来讲,要坚持围绕中心,体现党校特色、展示党校价值、树好党校形象。从角色定位来讲,中共达州市委提出的发展目标要积极响应,市委安排的重点工作要迅速行动,市委倡导的主流价值要坚决拥护和支持。党校姓党不是虚无的、空洞的,而是有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因此党校人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些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会贯通。
4. 在效果上,方法要用得更活一些。落实“党校姓党”这一要求,重在用学术讲好政治,重在用正气涵养风气。对一些学员来讲,单纯地讲政治是枯燥的,所以教学除了更好地运用研究式、案例式、情景式、探讨式、沉浸式等方式方法以外,还要注意针对学员的思想困惑和工作难题有的放矢地加强研究、作好引导,着力讲透学理關系、讲明学术逻辑,真正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用深厚的学理滋养人、用生动的语言吸引人。
(二)“从严治校”重在综合施治
从严治校,既是党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党校工作中的延伸和具体体现。没有严的管理,就办不出高质量的学校、锻造不出高水平的干部人才、赢取不到高分值的政声口碑。坚持从严治校是《条例》之义、岗位之责、群众之声,具体操作上应当坚持综合施治。
1. 在内容上,要体现“三严”。一是严以治校。这主要指的是内部管理要严,重点是“管好人”,意在提醒干部不乱来。坚持用制度管校、以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让各项工作都在制度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注重发挥考核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计划、执行、检查、奖惩等各环节的闭环管理,推动责任落实、效能优化、形象提升。二是严以治教。这主要指的是教学管理要严,重点在“管好嘴”,意在提醒教师不乱讲。严格教师管理,绷紧教学纪律这根弦,确保党校讲台的政治性和严肃性。强化教学流程管理,在教学环节上着手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不断激发教师打造精品、追求一流、推陈出新的潜力。三是严以治学。这主要指的是学员管理要严,重点是“管好腿”,意在提醒学员不乱跑。严格学习管理、学员管理、生活管理,严格执行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并发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考勤、请销假、优秀学员评选等制度,严肃处理违反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规定的学员,真正做到“宁严勿松、宁紧勿散、宁苦勿纵”。
2. 在重点上,要培育“三风”。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校是党的重要窗口,必须保持风清气正,把校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在秉承党校传统并持之以恒抓好校风、教风、学风这个“老三风”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条例》的要求旗帜鲜明地抓好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这个“新三风”建设。培育学习之风,就是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培育朴素之风,就是要注重实事求是、注重务实落实、注重简约朴实。培育清朗之风,就是要大力弘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大力弘扬向善向上的政治氛围,大力弘扬亲清的人际关系。
3. 在方法上,要抓好“三治”。从严治校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需要德治、法治、自治三者并重。法治是硬保障、德治是软约束、自治是大规范,三者互为联系、互为补充、不可或缺。德治,对党校人来讲就是要自觉按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在要求践行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自觉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一个品德高尚、师德健康、有所作为的人。法治,一方面要抓好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避免误闯误撞碰触红线;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力量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自治,重点就是发挥好教职工的主体作用,弘扬主人翁精神,通过教职工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推动党校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4. 在目标上,要注重“三立”。一是立德。作为执政骨干之师,党校人更要有树立良好品德品行、坚守情怀操守的内在自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二是立言。作为主要研究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的教师,党校人更有机会和条件提出有较高思想价值、理论水平、真知灼见的言论观点,让更多的人开启心智、提升品行。三是立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党校人更应将个人进步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岗位,放眼校外,积极投身到教学科研、决策咨政、后勤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努力为建设区域一流党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质量立校”重在回应好各方关切
习近平同志强调,质量兴则党校兴,质量强则党校强。质量是党校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它事关党校盛衰。坚持质量立校,第一就是要将高质量办学成果作为第一追求,在教学质量提升、精品课程评选、央省课题立项、核心期刊发文等方面有所建树;第二就是要将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在人才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在人才质量上达到一定高度;第三就是要将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第一支撑,在办学功能齐备、物品应用舒适、校园环境优美上达到较高水准;第四就是要将高水平管理服务作为第一保障,在有效回应各方关切、满足各方期待、赢得各方好评上取得成效。
1. 质量高不高,要看“四大要求”响应得好不好。一是《条例》的要求。《条例》是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其中关于办学方向、原则、任务、方法、领导体制等若干方面的要求是我们在工作中要自觉坚持和切实践行的。二是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要求。作为市级部门,中共达州市委党校根据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来策划教学、科研、咨政等工作重点和着力方向是党校工作应当注意的现实方法。三是上级党校的行业要求。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关于党校建设的一系列要求是推进市(县)党校建设的重要指南。四是培训对象的现实要求。期待到党校“充电”、期待党校培训宽严有度、期待党校培训“课好听、觉好睡、饭好吃”等,这些现实要求是我们在管理工作中要着手研究、切实回应的。
2. 质量高不高,要看“三驾马车”跑得快不快。在党校工作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后勤是保障。这“三驾马车”跑得快不快决定了办学质量高不高。从管理者角度来看,每个管理员都期望价值得到体现、工作得到认同;从教职工角度来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口碑自在人心,这是一个双向过程。因此,千方百计提高教学、科研咨政、后勤管理的质量是党校工作中的重大现实课题,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具体来讲,教学就是要讲底蕴深厚、方法创新,科研咨政就是要讲针对性、实效性,后勤服务就是要讲管理的科学化、服务的精细化、方式的智能化。
3. 质量高不高,要看“两支队伍”建得强不强。一是师资人才队伍,主要指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二是管理人才队伍,包括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等。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以上率下,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表率。行政管理人员要自我加压,善思善干,做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问策能对的模范。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要树立长远眼光,坚定从业自信,注重目标设定,自觉把成为一代名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要大力实施师资提能工程、名师培育工程,对教学科研老师、行政管理人员要尽可能多地给机会、搭平台、压担子,努力促进两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4. 質量高不高,要看“一套办法”用得对不对。这套办法就是办学质量评估办法,是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新修订的《四川市县级党校(行政学院)办学质量评估办法(试行)》。新修订的这套办法意在以评促管、以评促建,让县级党校通过三年创建达到办学水平整体提升的目的。为此,我们要借办学质量评估这个契机,按照这套办法所列指标体系的要求不断弥补当前的短板弱项,不断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障碍,不断完善推进工作的办法措施,切实加强新一轮党校软硬件建设,力争办学质量取得突破性飞跃。
(四)“人才强校”重在以用为本
市级党校强不强,既要看硬件,也要看软件。硬件主要指基础设施、办学条件,软件主要指管理服务水平、教学科研质量。硬件上去后,软件能否跟得上,关键还要看人才。人才队伍建得如何直接影响党校的综合实力、形象地位和名望口碑。拥有一定规模和较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衡量一所党校强不强的重要指标,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人才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有用才是硬道理。人才重在使用、重在价值体现。坚持人才强校,重在以用为本。
1. 正确看待人与才的关系,树立“人人皆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关于人才,组织部门有专门的界定,大意是具有一定的学历层次、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这样的人就是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党校人才是很多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的情况却是这样的:一个单位人很多,但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却很少。之所以出现这个状况,一方面在于我们对人才的看法是否正确,人力资源调度是否科学;另一方面在于每个人能力发挥是否有效,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因此,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大人才观既有利于形成体现人才成长规律、契合事业发展需要的普遍共识,也有利于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2. 正确看待质与量的关系,树立“争做一代名师”的理念。人才的规模聚集必然会带来事业的兴旺发达。党校人要自觉树立“争做一代名师”的理念,用更高的站位引领自己、用更高的标准锻造自己,努力把自己淬炼成一代名师、一代大师。从操作层面来讲,重点要抓好“引育用管”这几个环节。一是“引”,即人才引进。这主要指的是依托“达州英才计划”等进一步改进方式、优化流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二是“育”,即人才培育。这主要指的是通过上挂下派、培训进修、实践锻炼、结对帮带等方式加快人才培育。三是“用”,即人才使用。这主要指的是通过给机会、搭平台、压担子等方式力促年轻人经风雨、见世面、提能力,尽快成熟成长。四是“管”,即人才管理。这主要指的是秉承严管厚爱的理念,加强对人才的严格管理和关心爱护,引领人才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3. 正确看待专与杂的关系,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术业有专攻。就思考深、研究透而言,我们需要某一方面的专家。评价看受众。就受众而言,我们的培训对象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各类干部,这就要求我们能触类旁通、博采众长、博闻强识,做一个杂家。所以就党校人来讲,专家、杂家都是需要的。无论专家、杂家,其价值要体现在工作实践、教学适用、问题解决上,体现在学员满意、领导肯定、社会认可上。否则,就是一厢情愿、自娱自乐、孤芳自赏。从管理者角度来讲,我们要搭建更多的平台、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各类人才价值尽显、才华尽溢。从教职工角度来讲,我们要自我进化,秉承优秀习惯、完美理念,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创造出更多的无愧于从业岗位和职业身份的精品力作。
4. 正确看待早与晚的关系,树立“从现在出发”的理念。在加快地方发展的进程中,中共达州市委明确提出了“干字当头、快字为先、好字至上”的工作要求,这同样适用于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只要想努力,任何时候下定决心去做都不会晚。所以,不观望、不犹豫,从现在出发,应当成为每个党校人不二的选择。面对时代的呼唤、事业的召唤,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不信邪、不屈服的心,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我们的事业将会有更多的精彩。
(五)“特色兴校”重在因地制宜
地方党校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党校建设既要讲究共性规律,又要讲究个性特色。共性规律包括:政治要求上,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主责主业上,重点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内容;机构设置上,一般采取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若还有某个干部学院,则是“四块牌子、一套人马”等。近年来,随着《条例》的出台,这些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规范,并成为做好党校建设的基本遵循。个性特色包括:利用一个地方的特色资源和禀赋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方向、办学主题、办学模式,这个主要是通过某个干部学院来实现的。实践证明,因各地基础条件不同、经济类型不同、发展层级不同、历史进程不同、起步早晚不同,各地党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做到特色兴校,必须因地制宜。
1. 要清醒认识本地差距。从各地党校建设的情况来看,党校主要承担本地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其干部学院主要承担外地干部培训的任務。比如,在全国有影响的小平干部学院、古田干部学院、白色干部学院等,他们的干部培训规模每年能达三四万人次。这些干部学院利用其名人效应、伟人影响、红色资源、史实史料等,深入挖掘历史内涵,认真设计教学路线,精心编制教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从达州来看,中共达州市委着眼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依托中共达州市委党校,于2017年12月成立了“巴山红军学院”。三年来,仅承接中直机关、浙江舟山等地的十余个培训班,培训效果离预期目标差距还很大。初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现场教学点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影响力不大;二是教学线路不科学、教学模块不优化,点与点之间跨度太大、路线太长、车行时间太久;三是教学课程质量一般,挖掘深度不够,结合实际不紧密,事例不够鲜活,讲解不够生动;四是运行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运转还不顺畅,职责还不明晰,薪酬还不规范,初期对接联络、中期带班组织、后期经费结算等若干环节尚待程序化、规范化。
2. 要善于发现本地优势。达州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人文厚重,具有开展干部培训、现场教学的潜在资源和客观优势。具体来讲,有四种资源:一是红色资源。达州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过,红色景点多达329处,可以采用“主景点+”的开发模式,如正在建设的神剑园二期、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将成为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二是综合资源。这指的是综合体现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建设规划、改革开放成就的场所,如城市规划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三是产业资源。按照“到2025年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元,到2035年城市规模达到双300”的目标,达州“6+3”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工业上,高新区兆纪光电等电子企业、大竹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宣汉锂钾“双纤”产业园区等;农业上,魏兴食品药品加工园区、各地脱贫攻坚引领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商贸上,秦巴物流园区、好一新商贸城等,都可以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待用点。四是文化资源。达州既是巴文化重要发源地,也是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包括达州钢琴博物馆、宣汉罗家坝遗址、渠县城坝遗址、万源八台山茶文化小镇等都是潜在的重要资源。
3. 要充分用好本地资源。资源既重在发现,也重在利用。客观而言,现存资源小而散、多而杂、差而低,需要进行打磨提炼。一是选择好教学基地。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教学目的,从党性教育、红色教育、能力建设等不同角度合理选择现场教学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培训。二是设计好教学路线。认真研究不同班次、不同行业、不同学员的培训需求,积极适应新时代干部培训的特点,精心设计好教学路线,让干部培训更具针对性、科学性。三是打造好精品课程。积极探索体验式、互动式、访谈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式,采取集中攻关、重点突破等手段先集中打造几个精品课程、教学模块,待一些条件成熟后再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新的课程。四是建立好运行机制。根据对外培训全流程的工作需要,建立对外培训工作规程,规范培训联络、教师带班、现场组织、后勤保障、费用结算、部门协调等各项工作。五是开展好对外营销。线下要注意整合各方资源,通过举办高层次论坛、专题研究会等方式提升知名度。线上要通过建好网站、开设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做好互联网推送。六是搭建好组织架构。在坚持“几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是要明确好分管领导、承办科室、具体人员,切实解决好有人主抓、有人主办、有人主推的问题。
总之,党校人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办学治校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达州深度融入“双城圈”、协同建好“示范区”,为达州市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贡献党校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