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2021-07-20

现代阅读 2021年6期
关键词:浅水区红眼病运动量

水火无情,虽然游泳运动对

身体有极大的益处,但也需要谨记一些事项保障游泳的安全。如果忽略这些事项,对于游泳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会非常危险。

避免酒后游泳

人在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后,酒精的作用会使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神经系统将会受到極大的影响,而此时游泳极易发生溺亡事故。所以请不要在酒后游泳。

避免超出身体能承受的运动量

要适量给予身体负荷刺激、对身体施压,这样才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水中浸泡或是玩耍无法达到健身的作用,所以大部分人选择游泳训练以达到健身的目的。锻炼是一个过程,不要急于将运动量提至一个自己不能承受的程度,需循序渐进,逐渐增大运动量让身体能够适应。

严禁池边打闹

由于泳池的周边地面都较为湿滑,所以在这上面追逐打闹很容易摔倒、摔伤。

严禁浅水区跳水

在浅水区跳水,很容易造成头部、面部等部位与池底发生碰撞,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严重外伤或残疾。

预防抽筋

抽筋是指身体某个部位(常见于小腿、大腿和脚趾部分)发生的肌肉痉挛,游泳时抽筋是极为危险的,可能会造成溺水。在游泳前认真做好热身,身体充分牵拉,对于预防抽筋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游泳卫生常识

虽然公共泳池的卫生设施较为完善,但由于池内游泳的人较多,人们穿着较少,容易形成疾病的传染,所以在游泳前一定要认真学习游泳卫生常识,保证身体健康。

在参加游泳训练之前,一定要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明确自身是否适合进行游泳运动,一方面是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是预防疾病的传染。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与肝炎、癫痫、红眼病、中耳炎、精神类疾病的患者都不适合进行游泳运动。

水中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红眼病,因此在游泳前要佩戴游泳眼镜,游泳后再滴上几滴眼药水。

游泳时水容易进入耳朵,如果此时耳朵瘙痒,用手指挖掏耳朵一旦导致耳道破裂,就会引起细菌感染而导致中耳炎。所以在游泳前最好佩戴耳塞,或是及时采取将水倒出来的方法。

(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看图学游泳(修订版)》  编著:王文博  牛雪彤)

猜你喜欢

浅水区红眼病运动量
对视能传染“红眼病”吗
兔乖乖没得红眼病
大树的日常
船舶通过浅水区的操纵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浅析西沙水域航标日常巡检及应急反应适用船舶
利用RTK—SDE技术在浅水区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看一眼就会得红眼病吗
喝菊花茶预防红眼病
浅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