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星孤儿”:未来世界的高考与人类命运

2021-07-20

现代阅读 2021年6期
关键词:分子式新教材教材

如果书本教给你的知识都是假的,会发生什么?

如果有另外一个世界,所用的万有引力定律和我们不同,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外星文明悄然降临,世界崩塌在即。

一群中国高中生,将用一场高考来拯救世界。

“如果说高考是过独木桥,那我们就是冲锋舟——以最高效的方式带您的孩子直达成功的彼岸。”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微笑着说。他右手轻轻一挥,幻灯片翻过一页。虽然基于光晶格的动作捕捉系统无法欣赏演讲手势变换的艺术,但台下的听众却被演讲者的自然与自信所感染,不自觉地增加了对这场宣讲会的好感。

这是一间拥挤不堪的会议室。会场本身并不小,但对于汹涌而来的听众来说,仍然显得过于局促。此刻,为了保证三维空间投影的现场效果,窗帘被拉得严严实实。阴暗的房间里有些沉闷,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和劣质香水的味道。投影仪发出嗡嗡的闷响。投影仪的光穿过18个投射孔,在舞台上方交织成了缓缓旋转的立体影像。

“2031年,全国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都出自我校。2032年,再出一名理科状元。2033年,理科全国前十我校有4个。最近4年,名校的上线率逐年上升,去年达到了98%,为全国最高,52人被世界百强大学录取。可以这么说,进入我校,就等于跨进了名校的门槛。”

伴随着全场沉重的呼吸声,表格和直方图交替出现。

“我们有最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全国最优秀、经验最丰富的教学名师。在我们学校,所有的学生将得到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我们为每个人提供特别设计的辅导套餐;另有营养师专门为学生搭配健康食谱;每周一次的健康检查保证学生的身体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在宿舍里播放阿尔法波音乐,帮助学生在几分钟内进入深度睡眠;专业的心理调节师将在学生出现心理波动时及时介入,让学生保持积极专注的学习态度……”

一口气说了十几分钟,男子才停下来,轻轻地喘了口气。宣讲过程中,他始终保持微笑,口齿流利而充满自信,用最简洁的话语直击听众的内心。这是一种天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具有这种才能。

“新校区将采用绝对的封闭式教学。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革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前所未有。当今社会,各种五光十色的诱惑层出不穷,全息游戏、互动视频、虚拟偶像……这一切都极易让学生沉迷其中,无心学习。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一所全封闭的校区:这里不允许学生携带任何智能穿戴式设备,也将全频率阻断无线电波频段信号,只有这样才能阻断任何可能的外界干扰。所有的学生都将在一座环境幽雅的校园中度过3年的校园生活,期间不得离开学校一步,没有假期,也不允许家长探视。”

会场中立刻开始出现了预料之中的骚动和不安。

“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的话宛若敲响了一口沉睡的晨钟,某种让人安心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没有艰苦的跋涉,又怎能看到最美的风景?3年的封闭学习,不仅能让学生的成绩飞速提升,更能磨砺他们的心智。”看着下面一个个正襟危坐的中年男女,他挺直了身躯,像布道师一样大声说道:“选择‘近腾,就是选择辉煌的未来!为了你们的孩子,请作出正确的选择!”

这时,舞台两侧的通道中,分别走出了一列早已准备就绪的工作人员。接着,一份份整齐的合同就摆在了家长们的面前。

在叶文看来,教科书上的内容谬误百出,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误人子弟。其内容是如此荒谬,以至于他一时间竟不知该从何怼起。他已经很久没有认真上过课了,因为他觉得那完全是浪费时间。现在高中课堂上讲的那些东西,他在9岁的时候就已经融会贯通了——那年,他以超过600分的成绩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该班成立以来所招收的年龄最小的学生。如果不是被“索罗基金会”招揽,要他混入这所高中,估计自己这辈子也不会像同龄孩子一样,老老实实地坐在讲台下,听老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些教材内容和题目解法。

他只是模模糊糊地记得,前阵子学校突然通知,因为教育部下发了新的课程大纲,所有学生的教材都需要更换。几天后,确实有一大堆新教材发了下来。可是说实话,对于那些新教材,他一次都没有翻阅过。

然而今天,他第一次看到新教材的内容,就被震惊了。

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简单来说,就像是一个数学家,某天突然被告知,原来九九乘法表是错的,三角形内角之和是200°,而且两点之间折线最短。他不明白为什么周围的同学在面对如此荒谬的教材时,竟表现得无比镇定。更令人不解的是,就连老师在讲课时,也是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

他竭力控制住身体的战抖,把那本教科书递到古河面前。他上下找了找,然后指着最后的一段话,对古河说道:“你初中也是学过化学的吧?难道对于这个水分子的分子式不觉得奇怪吗?”

古河的脸突然沉了下来,像是想起了什么不舒服的往事。他示意文仔坐下来,然后附耳悄悄地说:“文仔,如果我没记错,那时候学到的应该是H2O。”

“没错,”叶文点了点头,“可是你看现在的书上……”

“唉,别说了。”古河叹了口气,“上周的综合能力测试我就因为这个吃够了苦头。”

“怎么啦?”叶文突然想起上周的测试自己没有参加。虽然理论上测试课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参加的,但第一阶层的特权太多,偶尔旷课一次,老师也不会说什么。

“上周有道题就是写一个有水参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结果我将水分子式写成了H2O——那电击的滋味可实在不好受,我整个肩膀都麻了。”

“所以你现在就接受H2C这个分子式了?”

“不接受又能怎么样?我可不想再被电了。”古河顿了顿,又接着说,“而且说到底,不管是H2O还是H2C,又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叶文愣住了,好久说不出话来。是啊,他想,即使是以前教材上的那些正确内容,学生们也从未问过一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水的化学分子式是H2O,为什么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水分子,这些东西何时让学生认真探讨过呢?就算学生主动问老师,老师大概也只会一脸不耐烦地挥挥手,让学生不要问这些超出考试大纲的问题,有时间多记记书上的方程式为好。

何况,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课本所教的内容,无关事实和真理,只关乎成绩。书上说某个物质的分子式是什么,就老老實实地记住,考试的时候再准确复述出来。要求学生去质疑教材的内容,一是不现实,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二是学校和社会也没有鼓励这种行为的氛围。在一切以成绩为判断标准的高考制度下,培养“质疑精神”“科学精神”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而且,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零散不成体系。他们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出哪些知识有错误,哪些是能自洽解释的。教材给出的任何说法,他们都会信以为真,并将其纳入自己尚未建构完成的知识框架中。像已经在初中学过的水的分子式,他们在看到新的说法时,尚且能勉强自己去接受,那么那些没学过的知识呢——比如钠与氮气的反应,他们大概从未怀疑过吧。

事实上,钠与氮气只有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反应——包括高温和极度的高压。而像新教材描述的那样,只是简单地在氮气里点燃钠,两者根本就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叶文非常确认这一点,但他不知该如何向周围的同学说明。

除此以外,这短短的一节内容里,还有诸多荒谬之处,比如书上竟把氟和氖称为金属。看到这里的时候叶文几乎要笑出声来——这两个元素一个是具有超强氧化性的卤族元素,一个是众所周知的惰性气体,哪一个都跟金属扯不上关系。

他把书放在课桌上,开始认真地、一页一页地阅读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书里的内容简直像是来自另外一个宇宙,陌生得让人害怕,荒谬得让人心惊。良久,他终于放下了书,长叹一声。

叶文不知道,是这个世界疯了,还是自己疯了……

(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火星孤儿》    作者:刘洋)

猜你喜欢

分子式新教材教材
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三个途径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有机物分子式确定方法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