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需要不断修正
2021-07-20
酒是故事的催化剂,酒后吐真言,这话是有道理的。
何山需要控场,他酒量一般,啤酒顶多也就四五瓶。另外,酒吧里还有朋友江楠、同事严芳芳两位女士在场,无论谁喝高了,都是麻烦事。于是何山便对李记者说:“大记者啊,我们都知道你们文人故事多,咱细水长流慢慢讲,酒呢,咱慢慢喝。这样吧,讲故事的人,起因、经过、结果,一个故事三杯酒。听故事的人,听完有感慨的致敬一杯,不勉强。毕竟,我们明天还要赶路呢。”
江楠起哄道:“老何你这也太抠了吧?这可是啤酒,我一口气能喝一瓶,你这一个故事三杯酒,灵感还没酝酿出来,就渴死了。”
严芳芳拉住她,揶揄着说:“你已经飘了,再贪杯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江楠摆摆手,歪在严芳芳身上,等着大家举杯。此刻的她就像一个等待猎物的枪手,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桌上的啤酒。
李记者接着说道:“喝酒不是我们的目的,把酒言欢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来来来,咱们就听何老师的,先干一杯,这就开始了啊。”碰杯之后,大家一饮而尽。
李记者端起酒杯喝了个底朝天,然后开始讲述他的故事:“十年前,我27岁,因为有5年的记者经验,再加上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又正好赶上了报纸的黄金时期,所以工作得也算如鱼得水。那一年,我们报纸出了一期特刊,365个版面,全是铜版纸,北京一个报刊亭一天就卖了3吨报纸,那一天的广告费,是1600多万。而我就那样在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里,第一次迷失了自我。”
江楠有些不太理解,疑惑地问道:“既然是黄金时期,应该是人生赢家才对啊,为什么会迷失自己呢?”按照时间来推算,那时候江楠还在读大学,李记者所在的那家报社在北京很有名,基本上是时尚娱乐媒体里的头一把交椅,一年营收几个亿没有问题。她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李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迷失自己。
李记者笑了笑说:“你只是看到了表面。报社内斗一直很激烈,文化人嘛。其实,做报纸跟打天下一样,前期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目标可以同甘共苦,但守江山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在盛世年华里会有很多的诱惑。我在娱乐圈晃了一下,就被伤着了。当年报社为了谋求上市,在东北沈阳、云南昆明、广东广州分别复制了北京的运营模式,而北京模式的最成功之处在于积累了众多明星资源,我就客串了一把娱乐记者。”李记者说。
江楠想起那时候正好是各种选秀节目集中爆发的年代,自己和室友当时也追星,整天为了各自的偶像闹得不可开交。
这么一说,严芳芳和何山也都有了印象,他们虽然没有具体的偶像,但也曾由此关注到很多娱乐新秀。
这么一聊,大家仿佛都有了共同的回忆,于是干了一杯。作为心理学专业的研究者,严芳芳知道李记者故事的主题并不是带领大家回忆青春时代,真正的故事还未开始。
“大记者,您不会是喜欢上哪个明星了吧?直接来点儿劲爆的八卦,我们可都最爱听这些了呢。”严芳芳调侃道。
大家听了一起起哄,说话间又干了一杯。
李记者说:“八卦倒是其次,真正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所谓的行业规则。要么你适应,觉得一切存在即合理;要么你敬而远之,选择逃离。我选择了后者。”
他跟报社提出申请,不再报道娱乐新闻。领导权衡利弊后,把他派到广州做美食和旅游版的主编。这是个美差,吃喝玩乐的工作逐渐让他走出了阴影。
江楠不说话,自己倒了一杯酒,一仰头喝了个精光。
何山问李记者:“后来的你,真的觉得逃避能解决问题吗?”
“当然没有。后来的事情更加狗血。”李记者喝了一杯酒继续说,“后来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刚刚大学毕业,人长得很漂亮,歌唱得也好,可以说多才多艺。当时,她在一家文化公司做文案助理,本来一切都挺好,我还甚至想以后她可以到报社做记者呢。”
李记者回忆着往事,脸上禁不住荡漾着温馨与满足。“谁知祸从天降,她公司接了一个娱乐项目的策划包装,她被所谓的星探发现了,蛊惑之下,她决定去娱乐圈发展。”当时的我很震惊,觉得天空中有个巨大的恶魔的手落下来,让人无处可逃。
当时的李记者刚从阴影中走出来,再加上年轻气盛,坚决反对女朋友进娱乐圈。他给女朋友讲了一些娱乐圈的事,但女朋友觉得他在编故事吓唬她。
严芳芳说:“这真是个糟糕的故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这真是……”
江楠插嘴道:“这种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迟早要吃亏。”何山瞪了他一眼,又看看李记者。江楠捂住了嘴,不说话了。
后来的故事结局怎样,李记者不知道答案,也不想知道。他甚至为此不再关注任何娱乐新闻,因为他怕见到任何一个熟悉的面孔,他觉得那是一种毁灭式的打击,担心自己承受不起。
“那时候我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观,是不是我出了问题?也许只是我在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这一切,也许是我走了极端……”李记者紧紧地攥着酒杯,严芳芳怕他再使劲,酒杯就碎了,赶紧敬了他一杯酒。
何山接过话:“问题也不能這么看,你这有点矫枉过正了。我们不能左右别人的思想,但我们可以坚守公共道德与操守。而且我敢说,这种沉重的代价给人的心理造成的伤痕,可没你想的那么容易愈合,也许会是一生的煎熬吧。”
“对别人是怎样的煎熬我不知道,但对我的伤害确实是深刻的,身心都是。”李记者俯过身子,在何山耳边嘀咕了几句。
身为医生,何山从职业角度小声安慰他说:“不要太过担心和放在心上,觉得实在想不通难受的话可以看看医生,中医西医都有解决方案,或者找严博士多聊聊,她应该可以给你提供帮助……”
江楠见他们小声嘀咕,神神秘秘的,酒劲儿上来了,就唱了起来,还要拉着何山和李记者一起唱,说谁叫他们搞团团伙伙。
夜已深,酒吧里只剩下他们4个人。歌声响起,一时间气氛欢乐融洽起来。
何山听完李记者的故事后颇有感触:人的心灵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承受力是不同的。心灵成长是一个不断修正自我的过程,有时候是自愈,有时候是治愈,但不管怎样,这个过程都在逐渐走向完善,因此人才会越来越成熟。
何山想起宋老送他的那本《消失的地平线》,里面有个智慧的使者,觉得自己活到了97岁还不够,等100岁的时候,才能真正跨入人生的另一个境界。那种境界就是无我、中庸,波澜不惊但又对身边的人和事充满爱,对大是大非有着清晰的判断和缜密的安排。
(摘自台海出版社《世界从未放弃拯救迷失的你》 作者:林昊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