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长存的雷锋精神
2021-07-20
生命停留在22岁,面带笑容的雷锋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记忆。
在辽宁抚顺雷锋班寝室,雷锋的床铺依然保留着。他生前用过的被褥、穿过的军装整齐叠放,一如他在世的样子。
历经岁月洗磨,雷锋的形象永远矗立。“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一首歌人们唱了一代又一代。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赢得亿万人民长久的敬意;一种“学雷锋”的群众性活动,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抚顺市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已远远超出个人称谓,也远远超出他所生活的时代。雷锋精神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色,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
雷锋原名雷正兴,湖南人。他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雷锋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和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年仅22岁。由于雷锋热心于助人为乐,所以“雷锋”二字已经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毛泽东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周恩来总理是雷锋精神的最早概括者。在《人民日报》报道了雷锋事迹和刊登雷锋日记后,周恩来给《中国青年》题词:“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此后,周恩来仍在思考如何准确概括雷锋精神实质的问题。他反复阅读了雷锋日记和雷锋事迹报道,进一步考虑要把学习雷锋的号召具体化和把雷锋精神系统化、条理化。1963年2月26日,就在《中国青年——“学习雷锋专辑”》付印的这一天,周恩来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解放军政治工作会议联合举行的报告会上,首次系统地概括了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同志的高贵品质,可以总结成这样几句话:坚定的阶级立场,表现在爱憎分明上;充沛的革命精神,表现在学习和工作上;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表现在公而忘私上;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表现在奋不顾身上。”这次报告会后,周恩来为更精炼、准确地表达雷锋精神,又多次阅读、研究雷锋日记,几经斟酌后再次为学习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便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的共同信仰足以释放无穷能量。雷锋说:“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这是雷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鲜明表达。雷锋一辈子为党和人民奋斗,没有崇高理想、没有坚定信念是做不到的。新时代学习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就是要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表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淬炼思想、涵养正气、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和奋斗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雷锋一生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这种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重要体现。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正是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用矢志不渝的坚守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坐标,至今仍温暖着我们的社会,感动着我们的时代。服务人民、助人为乐是一种公认的崇高品质,它涤荡人们心中的私心杂念和沉渣污垢,培养人的浩然正气,体现了崇高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新时代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就是要始终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与人民结合在一起。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方面身体力行,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把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制度安排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雷锋在多个岗位上奋斗过,先后当过通讯员、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兵,但不论做什么工作他总是发扬“螺丝钉精神”,做到干一行热爱一行、干一行精通一行,这种工匠精神和职业品德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他说:“我一定要更好地听从党的教导,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决不讲价钱。”这是雷锋敬业精神最形象的表达。新时代学习雷锋的敬业精神,就是要学习这种“螺丝钉精神”,把它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原动力,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在岗位上脚踏实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如果14亿中国人、9100多万党员、400多万党组织都能弘扬这种“螺丝钉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必将形成无比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无往不胜。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雷锋总有一种无穷的动力,就是要钻进去、吃透它,通过学习钻研,不断地丰富和提升自己。他说:“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雷锋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是在22年的短暂生命中却做出了那么大的成绩,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靠的就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进意志。新时代学习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自觉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创新,就是要坦然面对困难,欣然接受挑战,以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决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气概,攻坚克难、施展才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在雷锋的身上,鲜明地体现了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雷锋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事事要精打细算,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我们要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克服当前存在的暂时困难。”“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乱花一分钱,不乱买一寸布,不掉一粒粮,做到省吃俭用,点滴积累,支援国家建设。”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时代精神、文明行为,应该成为人们推崇、追求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新时代学习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就是要本着这种精神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锐利武器。
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更多的“雷锋”出现了,英雄的血脉在他们身上代代传承,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了“平凡的伟大”,这是几代中国人共同参与、跨越半个多世纪写就的精神史诗。雷锋精神,展示了人性最美好的价值追求,有着穿越时空的永恒力量,成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撰稿: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