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薪火相传的红船精神

2021-07-20

新长征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船革命精神

上海,兴业路76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两个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中国革命原点,在时隔百年的大地上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

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南湖革命纪念馆内,气势恢宏的序厅,穹顶上的铁锤镰刀分外醒目。一艘复建的红船破墙而出,似在告诉人们正是这一把橹桨摇醒了在茫茫黑夜中摸索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

站在这条红船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回荡大厅:“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牢记共產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叶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辛亥革命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政党,导致这场革命最后以同旧的反动势力妥协而告终,革命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1916年以后,北洋军阀各派系割据一方,并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相互之间展开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又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以及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中国共产党的最早早期组织是1920年8月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者和联络中心的作用。此后,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陆续建立起党的早期组织,在日本、法国也成立了由留学生和华侨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的最后一天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并在此胜利闭幕。党的一大确定了党的名称和纲领,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嘉兴南湖上的那条小船,也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被称之为红船精神。

2005年6月21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并对“红船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革命和建设没有现成路可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正如邓小平所说: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开辟新路就需要有“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需要有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但不管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了。以此为起点,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执着的信念是早期共产主义先进分子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共产主义的传播过程中,遭到反动势力不遗余力地打压和迫害。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过程中,就曾遭到敌人暗探的监视和破坏,但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理想信念,顺利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之后,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矢志不渝,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逐步发展壮大。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为根本宗旨,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目标为己任,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国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共产党人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中国共产党也才能获得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胜利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他强调:“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在新时代进行新长征的过程中,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当代价值进一步彰显。

红船精神激发我们把握时代课题,是大胆探索、创新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出现了新情况,形成了新挑战,产生了新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探索中开创新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在新时代新长征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刻舟求剑,必须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红船精神鼓舞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是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建成但需要几代人一以贯之的辛勤劳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实现但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红船精神昭示我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没有坚定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念,没有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就难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

红船精神鞭策我们牢记宗旨使命,是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要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只有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红船不朽,跨越时空,既是对历史的回望,又是对未来的展望。红船精神一头连着党的根脉渊源,一头指向更为广阔的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奋斗征程,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红船精神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它所包含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新征程上,我们要汲取红船精神的力量,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引路人的引领下,推动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撰稿:雷博)

猜你喜欢

红船革命精神
“红船”争霸赛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船向未来
什么是红船精神?
初心依旧绕红船(辘轳体)
拿出精神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