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影响因素

2021-07-20杨明栋翟晓江毕旋律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风险性栓塞血栓

杨明栋 翟晓江 毕旋律

恶性肿瘤目前已经在我国成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恶性肿瘤发病率也表现为逐年升高趋势[1-3],同时随着我国治疗抗肿瘤技术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也有所升高[1-3],因此表现为慢性病的模式为长期带瘤生存。在抗肿瘤的治疗过程由于化疗等因素的影响,心血管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由于恶性肿瘤患者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而老年人群又是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因此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4-6]。临床报道显示[7-9],恶性肿瘤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性会明显增高,而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对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防治提供参考,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至2020年6月在肿瘤科治疗的122例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并发生血栓栓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栓栓塞组),按照1∶1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血栓栓塞的122例恶性肿瘤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同时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患有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凝血障碍性疾病。②合并有骨髓增殖性疾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自行设计本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肿瘤相关资料、血栓栓塞相关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肿瘤相关资料包括肿瘤类型及分期、分化程度、是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 venipunctur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PICC),是否并发感染性疾病;血栓栓塞相关资料: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表示,进行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及血栓栓塞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见表1。2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及糖尿病、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的分布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栓塞组患者合并冠心病、实体瘤、行PCⅡ、合并感染、对血栓栓塞有预防措施等的占比分别为49.18%、75.41%、29.51%、31.15%、31.15%,对照组分别为36.25%、60.66%、18.03%、19.67%、50.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例,%)

2.2 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是否实体瘤、有无行PCⅡ、是否合并感染、有无对血栓栓塞进行预防作为自变量,以发生血栓栓塞为因变量,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实体瘤、行PCⅡ、合并感染是引起血栓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栓栓塞预防措施是保护性因素(P<0.05),见表2。

表2 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同时随着我国诊疗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患者带瘤生存率也有所升高,患者长期生存现象也越来越多。心房颤动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心律失常类型之一,目前研究显示引起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10-12],其中肿瘤因素在近年来也逐年被重视,研究显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7-9]。恶性肿瘤患者更容易发生心房颤动,其原因主要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7-9]:①恶性肿瘤患者多合并有疼痛应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并发感染等因素,容易诱发心房颤动发生。②恶性肿瘤如果出现远处转移侵犯到心脏或者心脏周围组织,会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发生。③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也容易引发心房颤动发生,如进行手术会出现手术刺激,大部分的化疗药物具有心血管毒性,会诱发患者出现各种类型心律失常[13-15]。④恶性肿瘤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发生有共同的危险因素[16],如肥胖、合并高血压等,因此恶性肿瘤患者更容易同时发生心房颤动。

恶性肿瘤与心房颤动两种疾病都与血栓形成前的状态密切相关,恶性肿瘤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其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性均高于正常人群,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7-19],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等治疗措施增加了血栓栓塞形成的风险性,同时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可表达肝素酶、癌促凝物质等促凝因子,恶性肿瘤自身可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等炎症细胞因子诱发了血管内皮的损伤及促进了促凝因子的表达,恶性肿瘤细胞还可分泌粘附因子促使血小板等粘附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以上因素可共同作用促使血栓栓塞的发生。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机制也是较为复杂的[20-24],研究认为其主要与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及血液成分出现了异常变化等有关。心房颤动患者自身会出现血液粘稠度的增加,同时由于血液流动异常变化更容易形成湍流,湍流更容易引起血栓的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特点之一,而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成为血栓栓塞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心房颤动患者会导致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加、血小板的活化、纤溶系统活性改变及凝血系统激活。综上所述,恶性肿瘤与心房颤动之所以均会发生血栓栓塞是因为其有着共同引起血栓栓塞发生的因素,如果临床出现以上两种疾病的叠加,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性必然会明显增高。

为了进一步了解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针对性进行干预以降低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的性别、高血压及糖尿病、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对血栓栓塞的发生无明显影响,但是如果患者合并冠心病、实体瘤、行PCII、合并感染时则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性会明显增高,如果针对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能给予血栓栓塞预防措施则有助于降低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冠心病患者由于自身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容易引发血栓前状态,因此如果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不给予抗凝等治疗措施,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性会明显增高。临床研究显示[16],恶性肿瘤类型不同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性有所不同,肺癌、肝癌等实体瘤患者相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非实体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性明显增高,而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实体瘤相对于非实体瘤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性高。恶性肿瘤患者为了化疗方便等原因,在治疗期间部分患者会行PICC,而PICC已经证实是诱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25]。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并发各种病原菌感染,而感染会引发炎症反应,感染引起的脑血栓栓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时有报道[16],同时由感染引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心脏瓣膜赘生物一旦脱落也会引发栓塞。

综上所述,合并冠心病、行PCII、合并感染是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血栓栓塞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

猜你喜欢

风险性栓塞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罗甸县外来生物—飞机草风险性评估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