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达”导诊陪伴装置

2021-07-20湖南省湘潭江声实验学校2036班张家瑞汤明达

发明与创新 2021年26期
关键词:检查室挂号张家

◆湖南省湘潭江声实验学校2036班 张家瑞 汤明达

在医院的一次就诊经历中,我们了解到,很多人不熟悉医院的科室分布和就医流程,比如,有些人不知道检查室在几楼、化验单的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如何合理有效地排队等。为了让人们有更好的就医体验,我们设计了“瑞达”导诊陪伴装置。

一、结构设计

语音挂号、精准导诊,在减少人员聚集的基础上为患者节约时间是本装置的最大特点,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瑞达”导诊陪伴装置结构图

在Wi-Fi全覆盖及北斗精准定位系统的支持下,“瑞达”导诊陪伴装置连接医院大数据后,能及时、有效地分析出符合患者的就诊方案以及到达各检查室的最佳路线。其中,北斗精准定位系统、医院门诊综合大数据分析系统、语音系统、红外线扫描、超声波检测、人脸扫描识别摄像头、扬声器、耳麦等软、硬件设备都属于目前能有效实施的。

图2 调整程序,制作实物

二、使用方法

患者在医院入口处凭身份证刷脸就能免费领取“瑞达”导诊陪伴装置一台,只需向装置诉说自己当下的身体状况,它就能第一时间帮助患者挂号,并用语音导航的方式帮助患者快速到达相应的诊室。之后,它能根据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带领患者找到相应的检查室,并帮助患者合理安排等待时间。当检查结果出来后,该装置能在第一时间引导患者到附近的自助机器上打印检查结果报告单。患者在排队等待时,“瑞达”导诊陪伴装置还能开启语音畅聊等功能,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躁情绪。

特殊情况下,患者还能点击“人工服务”功能,通过“瑞达”导诊陪伴装置与医院总服务台人员及时沟通。患者离开医院时,在出口指定位置刷脸就能将其归还。

三、创新点

1.语音挂号,能第一时间通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描述进行分析判断,帮助患者排队、挂号。

2.贴身导诊,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差异,连接医院大数据系统,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帮助患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诊室、检查室,节约就医时间。

3.舒缓安抚。该装置小巧、灵活,具有语音畅聊、心理安抚等模式,能有效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

4.多种语言模式。有普通话模式与方言模式,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患者的需求。造型多样,人们可根据喜好选择。

5.高效省时。在有效连接医院大数据系统的基础上,该装置能根据医院就诊者数量的实时变化,及时通知患者调整到达各检查室的时间。

6.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减少志愿者的工作量,收集的信息能帮助医院更合理、有效地协调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作为医院内部实施服务评价机制素材收集的方式之一。

四、改进计划

1.提高导诊精准度与智能陪伴语音系统的趣味性。

2.制作不同类型和材质的轻便智能导诊装置,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

作者心声

虽然张家瑞有多次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经历,但这次我们进行的是全新的项目,依然缺乏信心,刚开始设计时有点无从下手。

后来我们分工合作:张家瑞负责整体设计工作与编程,汤明达负责材料的选择与改进。通过观察生活、查找资料、调查研究、动手实践,我们利用乐高EV3机器人等器材,多次设计、改进、测试后,终于模拟制作出了“瑞达”导诊陪伴装置!

专家点评

张家瑞、汤明达同学的“‘瑞达’导诊陪伴装置”是一项具有开发前景的发明雏形项目。

从目前我国医疗行业的情况分析,导诊方面的电子设备较多,技术也较成熟,但导诊与爱心陪伴相结合的方式还仅限于几家医院,且仅限于人工服务。如2016年2月29日,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医院开展的“温馨陪伴导诊”志愿者活动周正式拉开序幕; 2020年3月开始,河北省保定市一家医院门诊部推出“接力式陪伴”服务,为独自前来就诊的老人、残障人士提供针对性服务,全程陪伴患者就诊。

因此,两位初中生在医院的一次就诊经历中,当了解到很多人不太清楚医院的科室分布和就医流程,就萌发了发明导诊、陪伴相结合的电子设备的想法,说明他们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值得点赞!

猜你喜欢

检查室挂号张家
张家塬村村歌
万荣县:全面融合监督力量 持续深化大协作监督格局
移动『黄牛』
秀秀台
移动“黄牛”
挂号:看病的敲门砖
“黄牛”到底有多牛?
“黄牛”到底有多牛?
只对你有感觉
第一次做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