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俗文化视角解读阿长人物形象
2021-07-19魏研
魏研
根据钟敬文学者的观点,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具体地说,民俗文化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广泛地说,民俗文化指某个国家其民众长期创造、发展和传承的一种生活风俗习惯。当下,被大众所认可并深入研究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生产民俗、人生礼仪、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李少珍指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中的民俗元素可以借助民俗文化视角来解读”,这是一种创新的视角,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文《阿长与〈山海经>》中包含不少民俗文化事象,这可以作为切入点来解读文本,并且分析人物形象。
笔者梳理了《阿长与〈山海经>》中关于阿长人物形象研究的文献发现,关于阿长的人物形象,众多学者比较青睐于相关事件、人物语言以及作者态度等方面来论析,虽然文献论述文中有民俗文化,但是较少以文中民俗文化来关照阿长人物形象。从民俗文化来探究阿长人物形象,这能有效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维度的要求,在分析的过程中也能够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故此文欲立足于民俗文化视角,希冀在重新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度探究阿长的人物形象。
一、从社会民俗文化解读淳朴与善良
“社会民俗文化,它是指人生过程中相关的礼俗,诸如诞生、结婚、丧葬礼俗,以及调节生活节奏的节日风俗和寿诞风俗等内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就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大量的民俗文化元素。我们在探究人物形象方面,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和〈山海经>》为例,完全可以尝试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新的解读,注重有关民俗文化的知识讲授,从新视角分析阿长人物形象。
以岁时节日民俗读懂阿长。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岁时节日就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随着时间的发展与积淀,我国的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具有差异性,尤其是地域差异性。在《阿长与和〈山海经>》中通过分析作者笔下的岁时节日民俗,教师可以对阿长这一人物做出新颖的解读。
(一)说吉言
在课文中,涉及的岁时节日就是春节。春节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作者提及了自己家乡的春节风俗,辞岁之后会获得压岁钱,红纸包着,放枕边,过一夜就能使用,“压岁钱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也是长辈送给晚辈的护身符, 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此外课文还详细叙述了与阿长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阿长在除夕节对“我”的要求:“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阿长对“我”的要求其实就是作者小时候除夕的节日民俗。要在大年初一讲吉利的话,“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这就是讲吉言,因为讲吉言“是一年运气的事。不许说别的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吉言对于阿长来说代表着新的一年中的好运气,象征着对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期盼。阿长虽然是一位长工,但是她的叮嘱好似母亲一般,同时她的语气反映出她十分重视讲吉言这一民俗事象,阿长的语言带着浓厚而深切的叮嘱味道,既体现了阿长对节日民俗的重视,又凸现出阿长对新的一年顺利平安的祈求。课文中“我”说了吉利的话,阿长表现得十分欢喜,围绕着阿长的这些细节,我们看到她身上所流露出的淳朴。
(二)吃福橘
课文中对于吃福橘的叙述十分精彩: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这个福橘有着十分特殊的意蕴,“在江浙一带,‘橘与‘福同音,有‘吉利之意,因此流行正月初一吃‘福橘的传统风俗,意味着新的一年可以‘和和顺顺‘幸福平安”,从文中的“我”吃福橘这一节日民俗,我们可以看出阿长对节日的民俗活动也是十分重视;同时,阿长对于文中的“我”是真真切切地发自心底的关爱,一大早渴求讲吉利的话,十分欢喜地给“我”嘴里塞福橘,足以体现出阿长对“我”的关心和喜爱。“我们”就如同一家人一般,阿长在节日民俗中充分流露出对“我”的关心,期盼“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福气满满,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这也从侧面烘托出阿长的善良形象。
二、从精神民俗文化解读谨慎与自尊
“精神民俗文化,这是一种以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化形式,包括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现实生活中的禁忌和神秘莫测的迷信风俗等内容,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对于不可逆转事件、不可预测事件、不可解事件经常发生的一种防范、乞求和无奈的表达。”课文中涉及禁忌民俗与民间信仰民俗,这都属于精神民俗文化的范畴,而且这些民俗事象、民俗活动都与阿长密切相关,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阿长人物形象的新的视角。
以禁忌和民间信仰民俗读懂阿长。
(一)谈禁忌
禁忌民俗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课文原文中,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禁忌民俗,包括称谓禁忌、饮食禁忌、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等。在课文中写道:“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这就是语言方面的禁忌);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这些是行为方面的禁忌。另外课文开始,向我们介绍了阿长名字的来龙去脉,“阿长”这个名字是先前那个真阿长的,课文中的阿长是后来补缺的,然而没有怎么改口,于是“什么姑娘”就成了阿长了,这就是一种称谓禁忌,因为阿长的身份是一位寡妇,为了规避忌讳,所以不称阿长真名。“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吃下去”这属于饮食禁忌,倡导珍惜食物,不要肆意浪费。这些禁忌民俗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其实我们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相类似的禁忌民俗。了解课文中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禁忌民俗,既能产生共鸣,又能感受、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阿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谨慎细心,对禁忌民俗的重视,同样也从侧面烘托出阿长对“我”的关心。
(二)讲神力
这里的讲神力,指的是课文中的阿长在作者小时候的眼中拥有超越常人的“神力”。具体来说,这种神力属于一种民间信仰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是民众自发、经历了历史积淀后这才形成的一种崇拜神灵的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乡土世界的民间信仰很大一部分是人类野性思维中原始信仰传承、变异、衍化的结果,左右着人们对待现实生活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这些民间信仰在我们看来,几乎有着超自然力的作用。在课文中,阿长和小时候的鲁迅聊“长毛”的故事时,鲁迅也对阿长刮目相看,因为她竟然也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在此,阿长为了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阿长拿出了值得令人“自豪”的事件,仔细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因为文中的“我”对阿长做出“生得不好看”的评价使得阿长的自尊心受伤,为了捞回面子,她不得不另辟蹊径地证明自己虽然没有审美价值,但至少有实用价值,也会被掳去,于是,由于较劲的结果,使得这场对话向一个荒谬可笑的方向发展:“能被掳去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是光荣的。于是就有了阿长那番关于伟大神力的说辞。”对于这一“阿长抵御大炮”的民俗事象不妨以阿长为主体,侧重于对人物情感态度的把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阿长是不允许被看不起的,这便是阿长的自尊。通过此民俗事象,从侧面来关照阿长,这样最能切入人物形象本身,深刻感受阿长是一位拥有自尊心的女性。
阿长的人物形象,许多学者都有探究,本文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比较独特,学者们往往侧重于人物本身,以人物为中心,关照人物的行为、语言、情感态度变化,这样的分析易形成模式化的思维,课文是面对学生的,单一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以民俗文化视角来关照阿长这个人物,让学生感悟到文中的阿长是一位淳朴而善良、谨慎而自尊的劳动妇女,同时学生也经历了一场民俗文化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