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叙事与传播创新

2021-07-19连轶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纪录片受众人生

连轶

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聚焦生命中的一个个重要节点,展现普通中国人的顺境和逆境、拼搏与坚持、梦想和期望,以平凡个体的生命微光折射时代向善向上的精神样貌,在创作和传播上都收获了诸多好评。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展现出当下中国纪录片创作语态和受众结构的变化,为行业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提升制作水平提供了借鉴。

质朴真挚的叙事表达,

讲述普通百姓的平凡伟大

打破传统样态,拓展选题维度

该片打破了传统的人文纪录片把切入点固定在某个主题、某个人物身上的常规做法,每期主题有一到多个拍摄对象,整部纪录片在时间维度上贯穿了不同人生阶段,空间上则涵盖了多个人生场景,立体呈现了十二个意义重大的人生“第一次”,既有宏观群像的展现,也有微观个体故事的讲述,每集讲述几个完整独立的故事,增强了单集可看性。时间上,贯穿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人生重要节点,以一生的时间线,极大延伸了纪录片的长度。空间上,涵盖家庭、医院、学校、军营、养老院等城乡生活场景,借助十二个故事,构建了观察中国现实生活的重要场域,极大地拓展了纪录片的宽度。话题上,探讨了二胎政策、进城务工、买房置业、残疾人就业、社会养老、遗体捐赠等社会焦点问题,极大地增强了纪录片的厚度。人物上,既聚焦了新生儿、留守儿童、年轻父母、中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也展示了医生、教师、残疾人、房产中介等不同职业人群的状态,刻画了当代中国人的时代群像,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深度。

立足平民视角,记录烟火生活

该片如同一幅画卷,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喜怒哀愁、悲欢离合,以真切的生活画面和鲜活的人生故事,温暖人心,传递力量。首先,对白真实。在《长大》一集中,山里的孩子采风后写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歌,质朴的话语让人动容;其次,让人共情。《出生》中患有心脏病的双胞胎孕妇无法等到胎儿足月,必须马上手术,一人三命考验着医生、孕妇和家人,生死攸关的生育场景让观众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得知母子平安后,丈夫那句“我今后就守着她们三个过了”的肺腑之言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生命之重、亲情之伟,顷刻间得以诠释;再次,镜头充满设计感。《上班》这一集,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屋子里的光线和彩色键盘的光影交织在一起,从忙碌的客服场景开场,到引入特殊群体的工作生活状态,镜头的设计感让人们对生命的韧劲充满敬佩。

创新内容结构,延伸观众审美

从影片开头使用皮影动画,到片尾主题曲《推开世界的门》的感动和治愈,从使用字幕风格的“小清新范”到片中人物的各种方言,短小精悍的风格,形成了《人生第一次》独特的形式美感,赋予了作品有别于同类型创作的美学风格。除此之外,在每集的片头,导演都会邀请一名知名嘉宾作为“讲述人”,他们用各自的感触,将故事的旁白进行情感诠释,无形中也代入了观众的感悟和共鸣,团队后续也将把“故事讲述人”分享的故事剪辑成短片在线上与观众分享,从而呈现更为全面的情感视角。在记录之外,《人生第一次》还会围绕基本的“故事议题”展开延伸补画,风格颇为欢快的《退休》一集就得益于前期的策划,为了达到幽默感,导演团队选择在东北和四川拍摄,使得风格更为轻松。

细致入微的情感抒发,

凝练诗情画意的人生哲学

现实题材寻找哲理诗意

人文纪录片最常见的拍摄和制作方法,是在特殊的人群或者事件中,放大矛盾和戏剧冲突,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思考。而该片则不走寻常路,没有孤守一人一事一地,而是纵向解剖人生的横截面,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娓娓道来。生活之中的诗意,让纪录片拥有了诗性的品格。作品搭建起的时光隧道,让所有的观众都有机会成为生命历程的体验者和观察者,在回顾昨天或前瞻未来中,透过别人别处的生活,获得感悟生命、洞彻哲理的智慧启迪。

客观记录,挖掘人间真情

该纪录片中有贫穷里的浪漫,有潦倒中的坚持,有困顿下的勇敢,故事中交错着深深的亲情、友情、爱情,到处都是泪点。双胞胎降生后崩溃抽泣的父亲、不远万里跋涉军营看望孩子的母亲、陪在患病妻子床前不离不弃的好丈夫、留守儿童收到打工妈妈的信和诗、残疾人用手掌支撑上台的坚韧……一个个动人的场景,频频让观众留下泪水。拍摄中,导演组并没有刻意制造矛盾,也没有过度粉饰客观真实的人生,并毫不回避拍摄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对垃圾分类、医疗纠纷、弱势群体保障等现实状况也有所折射,正是在那些看起来“并不理想化”的生活中,人间真情旺盛地生长开来。温暖、坚持,勇敢、追求生命的意义,是整个纪录片蕴含的价值内涵和主张。

立意高远,讲好中国故事

本片十二个“第一次”的记录,是对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生活状态的生动阐述,也是对当代中国人获得感和理想追求的叩问,这十二个角度的立意,充分展现了导演组的情怀与匠心。当王银花顶住身边的反对,出现在前往上海的列车上时,展示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不屈和倔强;当小索放牛突然有感而发,写下让大人都感叹的诗句,体现的是中国人埋在心底的浪漫;当王翔坐立不安在医院走廊上焦灼,听到母子平安喊出“此生我就守着他们三个人过”,这是中国人永远不能忘的责任担当……人生就像江河一样滚滚向前,正是一个个影片中一样的的个体,托举起了中国新时代的梦想。十二期节目中,有悲有喜、有苦有甜,它在微观的个体中,发掘中国人在各种挑战面前的人生状态,表达中国人坚毅、智慧的力量感和信念感。

台网联动的受众破圈,

融合传统现代的传播力量

臺网并重的受众引流

该片除了在央视影音客户端、央视网PC端等平台上线,还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腾讯、哔哩哔哩、优酷等台网合作渠道同时开播。节目播出后,豆瓣评分稳定在9.2,B站评分高达9.8,在豆瓣华语口碑剧集榜连续霸榜超5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话题阅读总量超10亿,官方抖音短视频总获赞超400万,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当天,取得了同时段收视率全国第一的佳绩。这样的合作消除了台网、大小屏的界限,彰显出立足“大视频时代”聚合受众、做强传播的开阔格局,吸收了大量年轻观众群体,也充分展示了优质纪录片对于促进国家与地方、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融合的独特效能。

互动营销的话题引导

该片在传播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节目除了在网络平台同步播出,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同步开设“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官方帐号,以短视频推送和话题讨论引发裂变传播。这一点,通过作品在B站的弹幕就能感受到:在《出生》中患有心脏病的母亲经历种种磨难,最终顺利分娩出一对双胞胎时,弹幕瞬间被“恭喜”霸屏;在《当兵》中,当伞降新兵纵身一跃时,“致敬”霸屏;在《告别》中,当经典对白“生的对立面不是死亡,而是遗忘”响起时,“泪目”霸屏……作品得到了互联网受众的积极回应,加深了国产纪录片在互联网传播上的内容、渠道、受众融合,促进推动了主流平台、主流内容、主流受众在优质作品上的有效对接。

百姓IP的价值引领

除了在互联网上取得巨大成功,让业界人士点赞的还有该片围绕原创IP在融合创新上的积极作为。在平凡中发现不凡,为14亿百姓打造人生IP,是作品设置的初衷。而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相互融合,打造多元化、接地气、有引导的优质内容,展现主流媒体内容深耕、传播破圈的开阔格局,则是央视网在这部纪录片传播探索中最成功的地方。IP推广上,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集结了东方卫视、腾讯视频、哔哩哔哩、优酷视频等多家平台优势资源,在宣传的方式、广度、范围和影响力上,创下了多个“之最”,留下了有温度的百姓生活样本,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该片获得了多家中央主流媒体的肯定,《人民日报》称其“凝结着平凡人生的意义,见证着历经考验的成长,指向着充满光明的希望”。《光明日报》评论说“《人生第一次》无疑是会让观众反复咀嚼的佳作,因为它在温暖的笔触之下,娓娓道来向死而生的哲学命题,更用心标注了幸福人生的终极密码”。

猜你喜欢

纪录片受众人生
Rough Cut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等待
超级蚁穴
人生中的某一天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