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视角下的电影艺术
2021-07-19黄春雷
黄春雷
摘要: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影视作品赏析》课程主要采用目标引领教学模式,以慕课观摩、电影观赏、电影评论为主线,学习任务落实到撰写影评(观感)和拉片(分析)上。要求学生以影片镜头分析为基础,从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机位等不同点切入,有感而发撰写其独具特色的电影评论。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影;艺术赏析;评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5-0009-02
2021年春节档期,热门电影《你好,李焕英》好评如潮。该电影改编自2016年出品的同名小品,由贾玲担任编剧,贾玲、张小斐、沈腾、陈赫等主演。电影片名中的李焕英是导演贾玲已故的母亲,女主贾晓玲一直懊悔年少时的不懂事、不争气,在收到高考录取通知时母亲却遭遇了车祸,守在病床前昏睡的她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找到了年轻时的李焕英,倍加珍惜每一分种相聚的时光。
电影《你好,李焕英》之所以被普遍关注应该是开始于豆瓣8.2高分,持续与强劲的票房表现,释然于人之内心的真情共鸣。一个熟知的故事还能如此打动人心,一定是它触碰到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不管生活如何怎样,不管表面如何坚强,在父母与子女、亲情与期待的相似生命中,真挚的情感表达总能打动人们,让你有想哭的冲动。该电影的后半段反转就是穿越的贾晓玲盯着牛仔裤花式补丁时,忽然醒悟到她面对的年轻李焕英就是伤重病危的妈妈,情绪崩溃那一下就让人热泪盈眶,以后母女相伴的镜头在女主边哭边跑中不断闪现,观众被戳中泪点可不止于一处、两处。
1 职业教育视角下的电影艺术
现在看电影、写评论不仅是职业影评人的事,也是现在热心观众的日常随笔,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中《影视作品赏析》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规范的说辞是影视艺术作品的观赏、感受與评论。该课程是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中比较独立的模块,在不同阶段开设其侧重点不同,但核心内容始终是观赏好的电影故事,体验不同的人生,写出独特视角的感受。
通常影视作品赏析侧重于艺术的鉴赏,通过对影视艺术的观赏达到对美的体验、乃至对生命的体验,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与快乐[1]。在职业教育中则更侧重目标引领或任务驱动,所以在《影视作品赏析》课程教学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观摩电影公嗨课(慕课),目的是立标杆,学习专业人士的专业评论与分析。如慕课“导演扎克·施耐德的三板斧、“《功夫》的剪辑技巧”“小清新电影风格”等。二是观赏电影,主要是定框架,以历史为主线在电影库中用“大事件”来框定优秀电影作品,让学生在历史背景中,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命运与发展。如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勇敢的心》《被解救的姜戈》《红番区》《让子弹飞》《摔跤吧爸爸》《我的野蛮女友》等。最后是写不同形式的电影评论,如影评(观感)或拉片(分析)。
2 影评(观感)及切入点
影评(观感)侧重体验与感受,主要切入点是主题、结构、人物等。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以电影《勇敢的心》为例,该影片是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由梅尔·吉布森执导,梅尔·吉布森、苏菲·玛索等主演的战争片。影片以战争为核心,讲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电影的主题用一句话可以讲清楚,就是“自由”。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必须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2],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著)?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二是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三是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
结构是指影片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影片结构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以电影《你好,李焕英》为例,这部喜剧结构影片的哭点与笑点一样多,热议评论就有“前面你笑得越欢,后面你哭得越惨”,但这种真情感染或感同身受的泪点与视听整体并不违和,还把电影的主题“思念”推向“梦想成真”的高潮。
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这样认为,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故事人物。以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为例,该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了以前影片中少有的“野蛮女友”角色,许多曾经青春年少的男男女女,把他们人生第一段爱情记忆,留给了这位野蛮女友;许多观众如今已是为人父母,但我想在他们心底,依然珍藏着这份美好的银幕回忆。
年轻人的爱情就像初春后的阵雨一样,时晴时雨、捉摸不定,这在电影语言上就是多样的运动和多变的节奏,以及在这种变奏下形成的情绪交替。人物塑造的第一条就是要让主角们成为视觉中心,摄影机围绕他们做圆周运动,特别是对女主角更是要掌握从后面绕到前面,然后等待女主说出关键性对白的技巧。第二条是找最好的演员把她拍得最美,无论她是笑还是哭,你都要留给她最好的表情角度,在两人亲密的氛围中更加要注意中近景和正反打的切换,必要时把镜头推上去,让这种情绪得到适当的发酵。第三条就是在重复中制造变化,它可以让你增加对某个人的印象,也能在前后的对照中察觉出某个人的变化。第四条尤为重要,因为每次相遇都是久别后的重逢,爱情中最美好部分在于错过。他们还不适合在一起的时候天天被强行关联在一起,当他们适合在一起的时候却又永远无法交汇,时间加上这份遗憾就会变成永恒的温情剂。
3 拉片(分析)及切入点
拉片(分析)侧重电影技术分析,其基础是影片镜头分析,主要切入点是场景、机位等。
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定的空间环境,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以科幻电影《普罗米修斯》为例,该片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所执导,故事讲述一场惊悚的太空探险之旅,和大多数科幻电影一样,这部作品也为我们带来了精美绝伦的科幻世界、造型独特的宇宙飞船以及形态各异的外星建筑。不过与其他影片大量依赖后期特效不同,雷德利·斯科特另辟蹊径,在巨大的摄影棚中为电影拍摄搭建出了一套真实的外星场景,漆黑的廊道、巨大的雕像、未知且恐怖的空间,让演员瞬间入戏。
机位是影片分析中对摄影机拍摄点的表述,摄影机机位的设计、运用、具体方式、变化的规律,都反映了导演的镜头意识和视觉语言的形式。概括来说,机位就是视点,是决定我们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看到影片叙事;机位就是构图,拍摄的画面由于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画面和构图效果;机位就是调度,比较常见的电影场面调度的核心就是摄影机机位的调度。以电影《摔跤吧!爸爸》为例,该片是由尼特什·提瓦瑞执导,阿米尔·汗领衔主演的印度传记片,讲述了印度冠军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将二个女儿训练成摔跤世界冠军的故事。在首场泥地摔跤比赛的精彩片段中,拉片(分析)从机位切入就如同附身导演进行现场回放。具体分析包括:这一场戏的镜头中,导演是从哪几个机位拍摄和表现摔跤比赛的?摔跤动作、人物表情的机位处理的特点是什么?机位调度是如何表达影片中的空间关系的。
综上,职业教育视角下的电影艺术,其艺术欣赏包裹在目标引领或任务驱動过程中。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影视作品赏析》课程主要采用目标引领教学模式,以慕课观摩、电影观赏、电影评论为主线[3],学习任务落实到撰写影评(观感)和拉片(分析)上。要求学生以影片镜头分析为基础,从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机位等不同点切入,有感而发撰写其独具特色的电影评论。
参考文献
[1]曹毅梅.影视艺术鉴赏的基本特点[J].电影评介,2008(4): 59-60.
[2]李鸿明.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13(7):18-19.
[3]曹陆军.浅析影视艺术鉴赏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6):226-228.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