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

2021-07-19陈宗斌

党史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陇东分校

陈宗斌

1936年6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年,国共双方确立了二次合作的方针,抗日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校址迁往陕北延安。1941年7月,抗大总校在山西省兴县李家湾以第一二〇师教导团为基础,创办了抗大第七分校,附属一所陆军中学,共有学员2000多人。1942年,为“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党中央决定将抗大七分校迁到甘肃陇东继续办学。抗大七分校学员在陇东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和当地军民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用鲜血和生命孕育了抗大之“魂”。

汇聚陇东

甘肃省境内东部的庆阳地区,习称“陇东”,位居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抗大七分校新校址就位于陇东华池县东华池村。这里曾为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所辖中心区域,群众基础深厚;靠近延安,距庆阳驿马关国民党统治区数百里之遥。依靠子午岭这道天然屏障以及陇东分区和第三八五旅七七〇团等驻防部队,这里既是保卫边区的前沿阵地,又是战略练兵的可靠后方;这里山多林密、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完全能够满足办学的条件。

1943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抗大七分校开赴陇东。抗大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的师生从山西兴县出发,经陕北绥德和延安长途跋涉,于4月底到达合水县,与抗大二分校附中正式合并,成立新的抗大七分校。彭绍辉兼任校长,喻楚杰任副校长。学校下设政治部、训练部、校务部、供给部、卫生部、办公室和文工队等。校部驻合水县老城镇。所属陆军中学共1500余人被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驻扎在大凤川。此后不久,抗大二分校附中师生共1500余人在校长江隆基的带领下辗转到达合水,并入七分校,其中8个男生队被编为第二大队,起初驻在合水蒿咀铺一带山区,后移驻豹子川张岔。女学员被编为两个女生队,直属校部领导,驻在蒿咀铺柳沟一带。1943年12月底至1944年4月,晋冀鲁豫军区所属太行陆军中学和太岳陆军中学共计1100余人先后来到合水,被编為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驻扎在合水县平定川。1944年9月上旬,抗大七分校校部机关和女生队在校长彭绍辉的率领下,从合水县迁到华池县东华池村。至此,抗大七分校在陇东的组建工作全部完成,全校师生总人数达5200多人。

抗大七分校数千名师生在国民党的层层封锁下,积极发扬抗大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学习、生产两不误,在东华池一带挖窑洞、建校舍,兴办“革命家务”,不仅使这百里荒野变成了富饶粮仓,而且以实际行动粉碎了国民党的反动企图。

丰衣足食

抗大七分校刚到东华池时一无所有,漫山遍野只有稀稀疏疏的几孔荒废窑洞。由于人多窑洞少,很多学员只能傍山架棚,露宿荒野,部分学员因为淋雨生了病。

为解决校舍问题,彭绍辉等人结合当地实际,带领学员依山挖窑洞。经过2个多月夜以继日地苦干,共打窑洞690孔。后来,他们还修建了伙房、食堂,修整出一块近百亩的大平地,为冬季开展军事训练创造了条件。喻楚杰还从各队选拔了一批能工巧匠,就地取材,为校部箍石窑46孔(今天成为抗大七分校纪念馆)、盖平房35间。喻楚杰亲自动手设计图纸,带领学员用木头建起一个可容纳2000余人的大礼堂,供全校开会、学习、开展活动之用。

建校初期,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粮食短缺。抗大七分校刚到东华池时,粮食和蔬菜都由边区政府和当地政府提供。由于受到国民党的封锁,运粮工作十分困难。抗大七分校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从1944年4月开始,全校师生在劳动实践中,想出了很多巧干的办法,如对付树根“连根拔”,对付丛草“火烧连营”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开荒进度,学校组织在队与队、班与班、山头与山头之间开展竞赛。大家偷偷干、结对干,创纪录、破纪录,一天连续干十几个小时,每个学员每天开荒都在一亩以上,涌现出丁建民、田博良、吕国忠、王有恒等劳动英雄。开荒任务完成后,学员们赶紧把谷子、糜子、豌豆等都播种下去……千年的荒山在抗大学员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下,终于变成保障生存的粮田 。

女生队的到来为抗大七分校增添了一道柔美的色彩。当时,陇东地区条件相当艰苦,女生队队员以极大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同男生队一道取得了大生产运动的胜利。纺线是女生队的主要任务。她们在窑洞前的广场上,各班围坐成一个大圈,人手挥动,纺车飞转,加班加点地连续纺线。这些小姑娘在党的教育培养和劳动实践的锻炼下,既刻苦认真又乐观活泼,还心灵手巧。除纺线外,女生队还承担了织毛衣、毛袜和做棉军服的任务。在制作棉衣的过程中,她们到山上挖来很多树根,将根皮熬成多种颜色的水,再试验调色,制成多种颜料,把毛线染成咖啡色、黄色、深灰色、浅灰色等,然后织成多种颜色、多种花样的毛衣、毛袜,解决了部队的过冬御寒问题。

对抗大七分校师生而言,劳动生产改善了生活、锻炼了思想、锤炼了意志。到1944年底,他们开垦荒地6万余亩,生产粮食折合细粮5650余石,并做到蔬菜全部自给,全校养猪1300余头、羊1100余只、牛100余头。抗大七分校在东华池大礼堂举行了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及展览会,表彰大队级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72名,并选出校级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22名、先进单位6个。在展览会上,展出530多件展品和100多幅图表,还用连环画的方式宣传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了抗大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锤炼成才

抗大七分校特别重视学员的思想教育。结合学员年龄小、思想单纯、不怕困难、乐观向上、接受能力强等特点,分校领导从分析抗战形势入手,通过开展整风学习,召开座谈会、讲座等形式,让学员明确来这里的目的、国内形势和现状、自己的使命和任务等。

练兵主要分为射击训练和体育训练。射击训练主要集中在1943年冬到1944年春,在豹子川新建成的大操场上,彭绍辉亲自到训练场,独臂举枪进行动作示范,讲解瞄准要领,学员们深受启发,进步很快。体育训练主要是练单杠、双杠、木马,这是很适合青年人的训练科目,尤其是单杠和木马成了必练科目,既增强了学员的体质,又锻炼了他们的胆识,为战术训练中的爬高、跳越障碍打下了基础。

学习课程有政治课、军事课和文化课。政治课和军事课主要是学习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的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两个中国之命运》《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整风文献都是重点精读课程。文化课主要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和俄语。为保证学员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抗大七分校专门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等学校调来10多名教员。他们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学员特点、当地实际情况、革命工作的需要,把学员分成初中队、高小队,还有少量的初小队。在课程设置上,有部队建设、革命战争和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等。

当时,学习条件很差,最突出的困难是缺少课本和教学用具。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家自己动手,解决困难。没有教室,就在露天上课,搬块门板当黑板,支起一块石板就是桌子,搬来一块石头就是凳子;没有粉笔,就用白土做成棒当粉笔。课本是用边区生产的粗麻纸刻印的活页文选,作业本是学校每天给每个学员发的几张土造的“马兰纸”。尽管条件很艰苦,但是学员们的学习劲头很大,一有空就抓紧学习。特别是没有基础的学员,白天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晚上凑在油灯下继续学,以顽强的毅力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

学习训练之余,学校还组织学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校文工队和各大队经常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他们用床单作道具,脸盆当乐器,创演了《豹子川大合唱》 《难民区》《解放宁条梁》等剧目,吸引周边数十里的老百姓前来观看。

女生队队员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学习上刻苦认真,在勞动间隙还编演反映女生队战斗生活的文艺节目。女生一队的“踩高跷”、女生二队演出的“柳沟风光”等是当时轰动全校的好节目,曾到校部驻地参加过汇报演出。女生二队为了把文化生活搞得丰富多彩,还组织竞选出俱乐部主任,大大丰富了队内文化生活。

报效祖国

抗战胜利后,抗大七分校师生陆续返回各自岗位。1945年9月,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率先重返晋冀鲁豫前线。10月下旬,校部和第一大队在彭绍辉带领下奔赴晋绥边区,第二大队数百名学员返回延安,被分配到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工作。11月24日,中央军委通知抗大七分校第一大队学员全部结业,一部分学员被分配到吕梁军区,一部分学员赴东北北满工作。

1946年4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决定,以抗大七分校第二大队为基础组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4月26日,第二大队其余人员在东华池校部举行了结业典礼。不久,留校人员转入校址设在延安附近的安塞县砖窑湾步兵学校继续学习。至此,在陇东历经3年的抗大七分校圆满完成党交给的神圣使命,所有学员全部离开这座革命熔炉,踏上新的革命征途。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的3年,是战斗的3年、自力更生的3年、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3年,也是陇东革命斗争史上辉煌灿烂的3年。虽然物质条件异常艰苦,但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学员和群众之间情同手足,同甘共苦,陇东地区大部分有志青年加入到七分校的队伍中,走上了革命道路。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办学期间,为抗日前线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政组织及部队培养了5000多名干部和初中级通信、机要、测绘、文艺、医务等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的骨干力量。有的去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电影局、新闻电影制片厂,有的去了部队,有的去了学校,从事行政工作、通信工作、医疗卫生工作。他们都为新中国的建设和繁荣富强贡献了一生。

随着时间推移,抗大七分校毕业的学员在历练中成才。200多名学习炮兵技术的七分校学员,在刻苦的学习实践中逐渐成长为炮兵学校的中坚力量。以抗大七分校第二大队为基础组建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整编、多次更名,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后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

抗大七分校的峥嵘岁月已经过去70多年了,但其创造的辉煌还在陇东这片热土上光芒四射,每一名抗大七分校学员的英勇事迹仍深深镌刻在陇东人民的心中。2009年,华池县委、县政府对抗大七分校旧址进行了维修,建成抗大七分校纪念馆,恢复了分校部分旧貌,用12个展室、81幅照片、43件文物再现了学员们当年学习、战斗和生产劳动的动人场景。抗大七分校旧址多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和甘肃省庆阳军分区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党史教育基地、“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教育基地。

抗大七分校与陇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用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精神书写的革命的战斗的英雄诗篇,以及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为主要内容的抗大精神,与以“面向群众、坚定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涵的南梁精神一道,成为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激励陇东老区人民坚守初心、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责编 闵睿)

猜你喜欢

陇东分校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陇东皮影:刻在牛皮上的脉脉乡情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