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如何利用古诗文教学提升学生品读国学经典的能力
2021-07-19赵红杏
赵红杏
【摘要】国学经典博大而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当下,语文课程教学中,国学经典聚焦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提高文学素养作为目标,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品读国学经典的能力,让经典国学得以传承。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教学;国学经典
古诗文是我国数千年来古典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艺术瑰宝,其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绚丽色彩,更体现了汉语言文学深邃的艺术魅力。我们解读历史文学经典著作,受古诗词文化魅力所熏陶,感受着古人超然的智慧和创作的魅力,接受着历代诗词文化的洗礼,其内涵的文化精髓是不可估量的。而如今诗词文化走进语文课堂,古诗词文化继续感染着我们新时期的一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诗的意境,感知古人的创作背景,与古人间接地对话,以更好地接受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熏陶。让学生学会品读诗歌、陶冶情操,提升其自身的文化涵养,是我师者对发扬和传承国学经典文化的意义所在。
一、古诗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开拓文学视野,在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打下牢固的文学功底,要不断品读国学经典,陶冶文化情操,提升文学素养。不管是在加强传承国学经典方面,还是从全方位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角度,引导学生对经典的国学进行品读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课堂要发扬自身优势,培养学生具有民族精神,用经典的文学作品对其熏染,感悟其中涵盖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深厚的传统文学底蕴打下良好的基本功。
可是,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是以考试为目的,用背诵、默写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古诗文进行考核,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古诗文的魅力,从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文学素养。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讲解和考试内容相关的词句,用题海战术应对考试。古诗文作为经典国学构成中的重要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文学的起源和衍变、发展,语文教师要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为出发点,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掌握国学经典文化的精髓,辅助学生流利地阐述自身观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上的文学知识。
二、以身作则,引领求知之路
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时刻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标杆,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是征服学生的重要法宝。若想让学生热爱古诗文的诵读,教师就要做好榜样,定期组织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国学经典书籍。由于古诗文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特别是小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在对古詩文意思根本不懂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去感悟和品味,几乎没有可能。此时,教师就要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自身对古诗的理解、感知,在通读古诗时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走入诗人创作的意境里,彼此抒发自身的内在情感、交流读书心得,并参与国学经典作品鉴赏的讨论,将其作为一种愉悦身心、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课堂上,教师要事先细细研读古诗文内容,对通假字等做好备注,深刻领悟古诗文作者的人文精神。当学生诵读时,教师作为引路人,带领学生共同诵读。
三、故事引读,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文作品题材的出现让本应对汉语文化理解自身就存在偏差的学生更加的扑朔迷离,尤其是部分学生朗读起来都会感觉很吃力。这样对整首诗的理解和背诵更是困难重重,更无法带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古诗文教学中,通常会对整首诗一字一字地解释,这样诗词的意境完全被破坏。单就理解字面意思的目标来看,基本上也只是当时似懂非懂,过后遗忘无余,既丢了“芝麻”,也丢了“西瓜”。
很多国学经典在传承中、流传过程中都融入了经典故事。恰恰学生更乐于听故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古诗文流传下来的一些有趣的故事、轶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与课本知识相融合,用讲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可以将凝练优美的诗句转化为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诗词中的优美意境。小学阶段入编课文的古诗文,绝大多数作品,都能够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无尽的联想,形成一幕幕故事场景。如,《悯农》,“一个农民伯伯艰难耕种的情形”“饭桌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都是一个情景故事的片段。再如《村居》,学生无论从“湖边农家烟囱里的袅袅炊烟”,还是“矮矮房子里亲热聊天的老夫妻”来展开想象,都是对诗歌的理解,都是自己内心的体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形成的模糊故事轮廓,远比“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要实在、有用得多。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对古诗文加深理解,感悟作者人文精神,还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品读国学经典的能力。
四、借鉴经典,提升品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对古诗文死记硬背,要发掘其中作者的人文情怀,教会学生具备欣赏、品味文学作品的情操,从而提高学生国学综合素养。
(一)教师要开拓古诗文教学的内容和路径
要把书本中的知识内容扩展到历史文化当中,引导学生热爱国学。教师想要带领学生深入探索课本内容,或是让学生学会将古诗文知识融会到阅读实践中,或是将更多的传统文学灌输给学生,都是一个美好的憧憬。
1.创设环境,营造氛围。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和塑造人的重要方面,对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力,即使不需要刻意地去面授,学生在一个很好的环境熏陶下,很自然地就学会并领悟了很多知识。比如,我们在校园的操场、草坪、宣传栏,以及各种学生经常路过的通道等地方,展示各种由学生自己制作的经典古诗文对白,以及摘抄的各种著名诗句,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营造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教学环境中的资源,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既能直观地刺激学生视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教学资源。
2.特色活动,精彩纷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使古诗文教学资源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可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古诗文朗诵比赛、诗配乐表演、课本剧、古诗词手抄报比赛等。实现开发和利用的最优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文化底蕴日渐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