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七至九年级“革命文化”作品编排特点及教学策略
2021-07-19冯金芳
冯金芳
(武平第三中学,福建 武平 364300)
从2017 年秋季起,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大力弘扬革命传统精神的时代背景下,新教材中的“革命文化”作品是怎么编排的?教师应该如何教好新教材中的这些“革命文化”作品?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革命文化”选文在七八九年级各册的编排特点
表1 “革命文化”作品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具体篇目(标*为自读课文)
表2 统编本初中语文“革命文化”作品文体
(续上表)
表3 统编本初中语文“革命文化”作品主题分类
(一)篇目分布均衡,凸显教学地位。
统编教材“革命文化”作品各册课文篇目分布均衡:七年级9 篇,八年级9 篇(名著算1 篇),九年级9篇(名著算1 篇);作品比重大,初中共144 篇课文,“革命文化”作品有27 篇,占了18.75%。讲读课文18篇,占了“革命文化”作品的66.66%。从“革命文化”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篇目比重来看,“革命文化”的重要地位得到了体现,为对初中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二)精心选择内容,注重德美并举
从表3 可以看出,统编教材安排了许多名家名作,主题突出,涵盖面广。有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消息二则》《沁园春·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杨振宁《邓稼轩》,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茅盾《白杨礼赞》,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鲁迅《中国人失去自信了吗》,陈毅《梅岭三章》,艾青《我爱这土地》,贺敬之《回延安》,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郭沫若《屈原》等。这些作品不但展现了新民主主义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代的各层次领域的革命精神,而且都文质兼美的代表作品。
(三)贴近学生实际,遵循学习规律
从表1 可以看出,统编教材七年级和八年级安排较多的是人物传记、通讯等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文体;九年级安排了较多的诗歌,还有议论文。这种编排,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从表2 可以看出,编排的课文文体上诗歌、散文、戏剧、小说都有涉及,旨在让学生接触多种文体,扩大阅读面。但编者选用多的是诗歌和散文,而10 篇诗歌中现代诗有8 篇(不包括名著《艾青诗选》),古体诗只2 篇。说明编者注意选用时代接近、内容较详实、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现代诗;散文中,叙事散文、人物传记、通讯、演讲稿篇数占比极大,抒情散文只有2 篇;相对抒情散文,叙事散文、人物传记、通讯等,因为其内容具体、人物塑造丰满、时代性强等特点,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些都可以窥见编者的良苦用心。
统编教材精心编排的选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的四个标准”[1];新教材编者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两方面文章的选取和开发的重视,旨在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感受革命斗争生活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涌现出来的榜样”,[2]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3]。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革命文化”作品教学策略
(一)明确主题作用,开展引领学习,凸显“革命文化”指向
从表3 可以看出,“革命文化”作品富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个人品质修养等方面的营养。这些营养有利于语文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是坚定文化自信、浓厚家国情怀、高扬民族大义、强化社会责任的实现手段。教师应先认真解读这些“革命文化”作品,以主题领航,精心设计教学,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以《老山界》为例,引导学生体会红军的革命精神时,在教学上设置任务群来达到主题领航,凸显以“革命文化”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这一教学目标。
任务一:把常规的寻找六要素或者对文章顺序的梳理变成对红军战士不畏困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梳理。具体是:“在翻越老山界时,红军将士遇到了哪些困难?”
任务二:思考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感受红军将士勇敢坚强、无惧困难的革命精神。
任务三:鉴赏句子,体会句子含义及所蕴含的精神实质。
(二)重视助读系统,进行拓展阅读,深化“革命文化”教学
教师要重视借助助读系统,达到深化“革命文化”教学的目标。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革命文化”作品的助读系统与其他课文一样,在整体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丰富。有学习任务的提出,有学法的提示,有语文知识的补充;设置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为学生的阅读扫除障碍。
以《邓稼轩》为例,虽然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也较丰富,但是要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这样一位伟人,让学生达到震撼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助读系统的预习提示拓展了三个阅读内容:一是课外收集资料,了解邓稼轩的功绩与品行;二是了解作者杨振宁与邓稼轩50 年的同窗友谊;三是“收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并选一位介绍”。鉴于拓展的需要,课下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许鹿希等著《邓稼轩传》;查找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等10 位两弹一星的资料,选取你最佩服敬仰的一位进行整理并介绍;课上下发“两弹元勋”邓稼先感人生平事迹、金宝山的“邓稼先与杨振宁——跨越半个世纪的友情”。通过对主人公的身世经历,当时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以及其他相关人物的了解,对主人公邓稼轩有一个较全面甚或较深刻的认识,了解这个心怀浓厚爱国情怀的科学家的牺牲奉献等革命精神。
(三)利用社会资源,结合校本教学,传承“革命文化”精神
教授统编教材里的“革命文化”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民所体现的革命精神;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教授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革命精神熏陶,还可以激发学生利用身边革命资源,加以体会、感悟、体验。把统编教材的学习任务和校本课程结合起来。
笔者的家乡是革命老区,召开过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古田会议”,有毛泽东同志写出《才溪乡调查》的原址地,有中央苏区的“红色小上海”,是瞿秋白、邓子恢等坚定的革命志士战斗过的地方,是刘亚楼等将军的故乡……这些丰富的革命资源,在博物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处处存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把书本上的知识、思想和身边的革命事迹联系起来,从而体悟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和“革命文化”的亲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大公无私、勇于创新等革命精神,用勤劳、刻苦的拼劲,用奉献的精神,用革命的智慧,迎难而上。家乡一改过去贫穷、落后、闭塞面貌,变成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林改第一县”“百香果之乡”。在教学革命作品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改变,理解发展的源泉,体验分享新时期的革命精神。如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模仿诗歌对革命老区家乡巨变进行歌颂;在学习《邓稼轩》一文时,对家乡先进人物进行采访,并写出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学习《消息二则》时,对家乡的变化进行报道;学习《白杨礼赞》时,选出家乡的代表性的树木,并用象征手法由物及人,赞扬那些为家乡巨变、为家乡百姓谋利的先进人物。尝试利用本地“革命文化”读本,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刘亚楼将军纪念馆、古田会议遗址、松毛岭战斗遗址……用革命先烈的故事精神浸染他们;在七年级举行“传颂英烈故事,践行英烈精神”的讲故事比赛;在八年级组织“赞英雄,敬英雄”的诗歌朗诵比赛;九年级进行“学习先烈精神,传承革命精神”的作文竞赛。并把这些活动的优秀成果汇编进校本材料,组织师生学习、宣传。
三、结语
“优秀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注重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教育,是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途径。”[4]本课题组通过分析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寻找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落实初中生学习“革命文化”作品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引导学生从革命人物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激发爱国热情,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