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探索建立属地管理“ 一件事”场景化应用平台
2021-07-19宁海县委改革办
文|宁海县委改革办
宁海在制定镇乡(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的基础上,依托宁波市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以下简称“‘e宁波’系统”),探索建立镇乡(街道)属地管理“一件事”场景化应用平台,实现“呼叫响应、事项流转、即接即办、会商研判、协调处置、考核评价”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县乡呼应、上下联动,努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项转变”推进清单落地见效
以基层需求为导向,将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镇乡(街道)“属地管理”事项,确定为“一件事”。通过搭建事项清晰、操作便捷、热点覆盖的场景化应用平台,将“一件事”以直观的形式在平台上展现,让这份清单“活起来、用起来”,使之成为基层办事的行动指南。
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编制“属地管理”事项清单,进一步厘清部门和镇乡(街道)的职责,理顺“一对多”和“多对一”的机构职责关系,解决条线上“管得着看不见”、面上“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打破“碎片化”、实现“一体化”,把县、乡有机贯通起来,推动党政机构运行更加顺畅、充满活力,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从“事项书面化”向“事件场景化”转变。在镇乡(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的基础上,深入梳理属地管理“一件事”及所属常见场景,依托属地管理场景化应用平台,以虚拟化模拟场景的形式,直观呈现出各个场景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具体流程等要素,实现清单运用的便利化、可视化。基层干部通过该平台可以一键查询“一件事”涉及部门及处理流程,联系相关责任人,实现事件处置高效便利。
从“绕着问题走”向“追着问题跑”转变。针对有些部门以“属地管理”名义向下级部门层层转嫁责任,将事件处理的职责推给镇乡(街道)的现象,宁海紧抓事项职责不清、跟踪监督不严的症结,通过搭建属地管理“一件事”平台,明确清单事项涉及部门的管理职责,建立事件处理追踪机制,记录“一件事”呼叫响应全流程,实现职责清晰可查,办理实时跟踪,并将事件处理的情况作为考核参考,倒逼部门限时、高效处理。
“三个模块”实现全流程闭环智治
按照“先定事、再建模、后活用”改革路径,梳理确定“一件事”事项库,采取依事建模的形式,通过部门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实现基层多部门协同解决的事项只找一个部门、最多跑一次。
属地管理“一件事”模块。面向县、乡工作人员,提供一键查询、热点一件事、目录清单等3种查询模式,方便使用者快速精准查找包括流程、牵头部门、协同部门、部门职责、责任人、联系电话等在内的所需信息。“一键查询模式”设置智能搜索引擎,可通过事件关键词模糊化匹配,查询到关联事项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等信息。“热点一件事模式”重点关注镇乡(街道)处理的高频热点事项,方便使用者快捷查找。“目录清单模式”将所有属地管理事项清单及各要素一一呈现,作为基础数据库,平台使用者可以按需搜索。
呼叫响应模块。依托“e宁波”系统,开通县、乡工作人员账号,以属地管理“一件事”责任分工和协同配合为依据,精准派发事件,促进涉事部门协同处置、资料信息网上流转,实现事件呼叫、受理、派发、响应信息双向可查。并且按照“复杂即常态”的理念,建立再处理机制,镇乡(街道)可根据事件处置结果进行反馈,再次启动呼叫响应流程,直至办结。
监管智控模块。负责全程记录部门和镇乡(街道)对事件的处置情况,按照及时响应率、事件处置效率、及时办结率、处置结果满意率、事件信息完善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汇总、量化考核,相关考核数据定期反馈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可对各项数据按照部门、分管领导、业务科室、科室负责人、经办人员等维度删选分类,为干部选拔等提供数据参考。
“e宁波”系统网页端登录界面。宁海县委改革办供图
“三重监督”健全综合监管制度
按照县乡协同智治考核新要求,紧盯目标责任,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创新考核方法手段,将政府、媒体、社会三重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方位的监督体系,将基层和县级部门牢牢黏合在一起。
创新政府考核监督。打破以往部门考核镇乡(街道)的绝对权威,对列入考核的属地管理“一件事”事项,从事件响应率、单位协同、处置信息流转等方面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依托“e宁波”系统大数据监管信息,实行部门和镇乡(街道)“捆绑考核”,依单追责,推动县级部门与镇乡(街道)共担当、同进退。
强化新闻媒体监督。借助“百姓事马上办”网络服务平台,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涉及多部门的投诉件,以记者深入采访、媒体曝光或电视问政等方式推进问题的解决进程。以新闻媒体为镜,让部门和镇乡(街道)“红红脸、出出汗”,转变作风,提高效能。
开放社会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至镇乡(街道)的属地管理“一件事”事件,平台可采取短信评价、电话重点回访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从群众关注点着手,完善平台运转方式,拓宽属地管理“一件事”覆盖面,加快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高效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