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防控对策的探讨
2021-07-19张燕雄
张燕雄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东 惠州 516211)
惠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经114○13′~114○37′,北纬22○47′~23○06′。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总雨量为1618.2毫米。全年平均气温在21.1℃~22.2℃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78%。据监测,目前我区发现的草地贪夜蛾在甜玉米作物上发生危害。近几年来,我区种植玉米面积平均保持在2万亩,主要采用集中秧盆育苗、移栽方式进行种植,除在11、12月移栽之外,都以3.4.5和8.9.10月移栽种植为主,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寄主条件,为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提供有利的条件。
1.草地贪夜蛾的基础特性
1.1 繁殖特性。根据实际调查了解,每只雌性草地贪夜蛾每次产卵量往往在200粒左右,在草地贪夜蛾成长过程中共计会产卵1000粒左右,其繁殖数量相对于其他害虫更高。同时草地贪夜蛾在每次产卵结束之后,仅仅花费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幼虫就可以进行正常繁殖,如果所产的虫卵并未第一时间被人们发现,会对地方农作物生长带来非常大的威胁。与此同时,因为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外来虫害,现阶段国内针对其所开展的防治措施研究依旧处在初级阶段,当前草地贪夜蛾很少有天敌,如此一来也为其大面积危害农作物带来了便利。
1.2 危害特性。草地贪夜蛾被纳入到全球害虫黑名单内,是由于它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特别是针对玉米作物。草地贪夜蛾幼虫成长到能够繁殖产卵时即会对玉米叶片带来危害,容易造成玉米叶片变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正常生长。幼虫逐渐成长为三龄幼虫后即可开始啃食玉米叶片,实际观察到玉米叶片表面会产生很多大小不一的虫洞,当草地贪夜蛾产卵之后还常常钻进玉米穗中啃食未成熟的玉米。草地贪夜蛾在我区为害之后,按照各地的监测调研数据,其对玉米的枝叶、根部、颈部和穗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为害,为害规模和程度各有不同。当玉米地中发现草地贪夜蛾后,如果不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很容易导致玉米地发生绝收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对我区农业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布设监测点,掌握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
2.1 监测点设置分布。草地贪夜蛾监测点主要设在秋长、镇隆、永湖、良井、平潭镇(街)玉米作物发生地,并安排永湖镇设置重点监控点,配备1台高空灯,1台自动性诱监测工具,田间简易诱捕器设置10套,其他镇(街)各设置3个监测点,以自动性监测工具、简易性诱捕器+人工田间调查监测为措施,形成由南向北方向统一监测的格局(如下图1所示)。
图1 草地贪夜蛾监测点分布图
2.2 监测工具设置方法与调查时间。高空灯设置在地势比玉米田块稍高位置并相对开阔处,或安装在病虫观测场内,要求其周边无高大建筑物遮挡和强光源干扰,采用卤化物灯管(功率1000W),光株呈倒圆锥状向空中照射,垂直高度不小于500米,开灯时段20时-24时,迁飞高峰时段逐日观察成虫量。昆虫性诱田间电子自动测报系统工具,设置在玉米地块旁,包括圆筒漏斗式诱捕器、计数系统、太阳能板单晶硅和终端存储器等系统工具,在计算机终端口逐日记录观察成虫量,30天更换一次诱芯。在玉米集中种植区域布设性诱捕器,苗期至大喇叭口期悬挂高度离地1.2米,成株期悬挂高出植株冠层0.2-0.3米,诱芯置于诱捕器内,每亩悬挂3个性捕器,诱芯30天换一次,成虫高峰期每天观察记录成虫数量。据监测统计,2020年全区玉米作物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面积10227亩,累计防治面积10298亩次(见下图2所示)。
图2 2020年全区玉米作物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
3.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
3.1 加强领导统筹力度,积极开展防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有力。5月初,在我区发现有草地贪夜蛾危害,局机关、服务中心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询问、督导落实,专门召开研判会,多次指示相关股室技术人员开展草地贪夜蛾的普查监测、宣传培训和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3.2 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治意识。针对新迁入重大害虫,群众和基层技术人员不了解、识别难的问题,组织动员,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治技术信息。分别利用微信工作群、新型职业农民群、朋友圈发布有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信息;还有,举办培训班2场和9场“摆摊设点”咨询活动;另外,采用车载式视频播放“草地贪夜蛾,早发现,早防治”和“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76次;印制、发放《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1500份到各镇农办、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张贴挂图到各镇农资经营店250份。让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了解草地贪夜的形态特征、发生危害习性和防治方法,有效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3.3 强化指导综合防控,降低危害损失。防控草地贪夜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防灾减灾任务,关系到玉米作物安全和农民增收。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专门召开各镇(街)农办主任会议,建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防控机制,强化农技人员的指导力度,落实防控责任,统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等做好防控工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发生情况,结合种植情况和虫龄发育进度,及时撰写“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的《病虫情报》,发送到各(镇)农办,指导各发生区的防治工作。
①应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减少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危害。在成片集中玉米地,适当选择间种方法(如豆科),可阻止飞行、移株产卵危害,或田边地头种植花期较长的植物(芝麻),可为草地贪夜蛾寄生天敌和捕食性天敌提供寄宿、食料,有效增加天敌的繁殖数量,从而抑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②指导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提高防效率。向种植户、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指导使用“灯诱、性诱、食诱”防治技术,在成虫迁入期或玉米移栽后,每30亩架设杀虫灯,结合使用地块的方便性,选择使用移动式或固定式。在成虫高峰期,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通过群集诱杀或是干扰交配减轻为害,选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诱芯,平均每亩放置5个;同时,每亩放置2个盘式诱捕器,每个诱盘配置食诱剂100ml。
③指导安全科学使用农药,降低草地贪夜蛾危害损失。防治适期,在玉米苗期被害株率大于5%、大喇叭口期被害株率大于15%或穗期被害株率大于10%;抓住幼虫三龄前的防控最佳时期进行防治,部分对虫卵根据农业部下发推荐防治用药要求,使用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等药剂,进行科学搭配和轮换使用,及时指导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防治工作,抓住做到早发现、早用药、早扑灭,千方百计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扩散危害。
④对于农业防治来说,应当尽量使用抗虫病性较强的玉米品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草地贪夜蛾对于玉米生长造成的危害。同时应当合理控制田间种植环境,科学开展好灌溉与施肥作业,确保玉米植株的茁壮健康生长,促进玉米耐虫性与抗虫性的提升,根据草地贪夜蛾聚集时间规律对玉米种植时间予以合理调控,有效规避草地贪夜蛾危害敏感期,从而实现降低虫害影响的目标。另外还能够将玉米和其他作物进行轮作,有效趋避虫害,或者在玉米田间附近种植一些天敌寄主植物,依靠天敌来对草地贪夜蛾进行防控。
4.小结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予以充分重视,熟悉了解其生长特性和为害特点,结合我区草地贪夜蛾为害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虫情监测网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其危害程度,促进玉米等农作物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