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建筑技术在住宅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19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21

绿色建筑 2021年1期
关键词:增量成本标准

周 云(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2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 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之后,健康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如今人类平均 80% 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1],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的室内装饰材料可能会引起头痛、恶心、噩梦等症状[2]。营造健康的建筑环境,是百姓“安居乐业”的诉求和保障。

在现有研究中,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等概念被广泛提及。健康建筑属于绿色建筑的范畴,是绿色建筑在健康方面的进一步延伸。同时,绿色建筑评价与健康建筑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绿色建筑评价着重于建筑物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化发展,而健康建筑评价更多关注使用者的健康、舒适[3]。

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舒适性、健康性的需求。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实现“健康中国 2030”发展目标、实现建筑健康性能提升、规范健康建筑的评价。中国建筑学会于 2017年 1 月发布了 T/ASC 02—2016《健康建筑评价标准》[4]。随后,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于 2019年 6 月正式发布的团体标准 T/SHGBC 000001—2019《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更好地推进了健康上海、卓越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1 上海市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简介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团体标准 T/SHGBC 000001—2019,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上海市的健康建筑评价针对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关爱、服务 6 类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按总得分确定评价等级,当健康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 50 分、60 分、80 分时,健康建筑评价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健康建筑评价分为预评价和运行评价,预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行后进行。健康评价标准指标及评价等级如图1 所示。

图1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及评价等级

参与健康建筑评价的建筑均应为全装修建筑,6 类评价 指标主要的技术点如表1 所示。

表1 健康建筑主要技术点

2 健康住宅技术策略案例研究

2.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西部顾村板块,总建设用地面积为 26 599.60 m2,总建筑面积为 73 797.52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 53 945.56 m2,主要包括商品房、保障房和自持租赁房。依据 T/SHGBC 000001—2019 ,以 1 号楼租赁房和 3 号楼商品房为研究对象,分析 2 栋楼获得设计标识需采取的技术策略。1 号楼租赁房地上建筑面积为 7 980.00 m2,3 号楼商品房地上建筑面积为 5 779.00 m2。

T/SHGBC 000001—2019 中规定,健康建筑的评价首先要满足绿色建筑的标准,即绿色为第一层导向。本项目已通过 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健康建筑的评价应以全装修的建筑为评价对象,项目的拿地要求建设为绿色建筑二星级和全装修建筑,为参与健康建筑的评价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在基于绿色建筑二星级等的基础上,分析健康建筑一星级、二星级的适用技术应用策略。

2.2 健康建筑一星级技术选用策略

绿色建筑在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方面有一定要求。项目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背景噪声及隔声性能均能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得分要求。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亦包括对声环境的评价,因此项目良好的声环境也有利于健康建筑评价的得分。同时,项目的外窗气密性定位于 6 级及以上也有利于得到健康建筑相关条文的分值。

在空气板块,为满足健康建筑的评价要求,项目将选用低逸散建筑材料。项目的租赁房设分体空调、商品房住宅按户设置家用多联机空调,为保障室内空气品质,项目需在空调机组增设过滤段。为控制室内地面尘样中尘螨的密度,项目制订了螨虫控制计划,鼓励业主在项目运行阶段采取措施控制室内的螨虫密度。为避免卫生间、厨房等房间的污染物逸散,项目需增设独立的局部机械排风系统,且排风量及排风口位置均满足相应需求。

在水板块,项目生活饮用水水源来自市政生活给水管网。宝山二次供水-市政水质公示的结果显示,项目生活饮用水水质均符合 T/SHGBC 000001—2019 中对水质指标的要求。此外,项目的二次加压供水经紫外线消毒装置处理后供给各用水点,通过沉淀、消毒、水箱采用食品级不锈钢 S 30408 材质等方式以降低生活用水的浊度、菌落数等措施,进一步保障了项目在生活饮用水水质方面的得分。项目设计每户采用分户式燃气热水系统,以确保使用时水温均 ≥ 46 ℃,不会有嗜肺军团菌滋生的条件。在配置卫生器具时,选用小便器均需自带存水弯,存水弯水封高度 ≥ 50 mm。为保证二次供水的水质,项目制定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制度并通过公告栏和物业服务网络平台公告水质情况。

在舒适板块,项目运行期噪声主要来自空调室内机、变配电设备以及车库出入口。为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将选用低噪声设备。为营造良好的光环境,通过采取满足室外照明光环境的显色指数要求、室外公共活动区域的眩光限值等方面的措施,使得住宅的照明光环境满足健康建筑的要求。如室外景观照明的庭院灯、草坪灯等室外灯具安装时均避免产生眩光,直射人眼和住户窗户、阳台以及给道路车辆驾驶员造成眩光等。项目在设计阶段,为达到健康建筑评级标准的要求,在设计时使便器、洗浴器、洗面器 3 件卫生设备集中配置的卫生间,使用面积 ≥ 3 m2,同时设计的卫生间均为明卫,以保证卫生间的通风。为满足夜间生理等效水平照度 ≤ 50 lx 的要求,项目需增设小夜灯。

在健身板块,项目需在室内和室外针对小孩、老人不同年龄层设置健身设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项目在室外共设置了 5 个健身场地,健身场地面积为 295 m2,共12 台儿童健身器材和 26 台老年人健身器材。项目室内健身运动场地面积为 42 m2,室内健身器材共 10 台,共 5 类。健身器材的台数占建筑总人数的 0.54%。

在人文关爱板块,项目设置的室内交流场地面积为168.55 m2,占总用地面积的 0.23%,> 0.2%。0423-01 地块项目设置的室内交流场地面积为 400.00 m2,占总用地面积的 0.46%,> 0.2%。室内交流空间可与外部人员共享,后期将会设置座椅,可供人员等候、休憩和交谈。场地内设置了文化活动中心和方便母婴的空间和设施,并在 1 号楼首层设有书架,以方便小区居民阅读、学习。

综合上述分析及项目实际情况,对该项目的商品房和租赁房各一栋所采用的健康建筑技术进行梳理,健康建筑一星级的有增量的技术策略如表2 所示。

表2 健康建筑一星级技术选用策略汇总表

由表2 可知,在以全装修建筑为项目拿地条件的情况下,商品房和租赁房为达到健康建筑一星级,整体的技术策略区别并不大。

2.3 健康建筑二星级技术选用策略

为使项目达到健康建筑二星级的预评价要求,还需在一星级的基础上增加部分技术。为满足健康建筑二星级预评价标准,在健康建筑一星级技术策略选用基础上,考虑成本增量最小的情况下,还需增加的技术内容如表3 所示。

表3 健康建筑二星级技术增量表

3 健康建筑技术增量及成本增量

根据该项目的施工图、绿色建筑二星级的标准要求,对应上述健康建筑一星级和二星级的预评价设计技术增量,大致列出各个技术增量所产生的成本增量,具体内容如表4 所示,表中单价为各项技术投入的估算(2020年参考价格)。

表4 健康建筑一星级和二星级技术及成本增量表

通过表4 可知,在项目自身定位为全装修的情况下,租赁房和商品房的健康建筑一星级、二星级的增量成本基本无差异。健康建筑一星级的增量成本为 34~47 元/m2,二星级的增量成本为 203~346 元/m2。二星级的增量成本主要来源于低逸散装修材料和新风系统。

4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住宅项目的健康建筑技术选用策略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全装修和绿色建筑奠定了健康建筑的基础。目前全装修房已作为拿地的基本条件之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已成为住宅产品开发的基本配置要求。

(2)基于绿色建筑二星级的基础,项目全装修的定位状况下,健康建筑一星级需新增的技术及技术增量成本相对较少,一星级的增量成本为 34~47 元/m2。二星级需增设新风系统且对装修材料的要求更高,其增量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二星级的增量成本为 203~346 元/m2。不同的项目需结合不同的产品及不同的项目定位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增量成本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导弹增量式自适应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全现款操作,年增量1千万!这家GMP渔药厂为何这么牛?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特大城市快递垃圾增量占垃圾增量93%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