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净化器异味产生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

2021-07-19郭姿宇

日用电器 2021年6期
关键词:乙酸滤网异味

郭姿宇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 519070)

背景介绍

1)空气净化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空气净化器主要分为被动净化、主动式净化和双重净化三类,而双重净化类就是将被动式净化的技术与主动净化类的技术进行结合[1]。其净化原理如下:

①被动式净化类:用风机将空气抽入机器,通过内置的滤网过滤空气,起到过滤粉尘、异味、有毒气体和杀灭部分细菌的作用。

②主动式净化类:主动向空气中释放净化灭菌因子,通过气体弥漫性的特性,使净化因子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对空气进行无死角净化。根据产品的主动杀菌原理可分为银离子技术、负离子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光触媒技术、净离子群离子技术和纳米铂金技术。主动式净化与被动式净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向空气中释放净化灭菌因子。

③双重净化类:将被动式净化技术与主动净化式技术相结合,既有滤网强效除菌又有多种离子净化技术,能够更加高效的去除各类细菌和病毒。

2)空气净化器的市场调研

市场上被动式净化类和双重净化类空气净化器使用夹炭布作为主要滤材[2],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和去除甲醛的能力,但是滤网长期使用后,各种污染物的长期富集以及改性活性炭对甲醛的催化分解产生的某些物质[3],在密闭的室内环境下散发出异味,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对市场上某些品牌的空气净化器进行市场调研[4],调研数据见图1;显示不同品牌的产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此类问题,并且此类问题占售后问题的25 %左右,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5]。

图1 空气净化器行业售后调研数据

3)空气净化器异味产生的研究现状

由于空气中的气体组分复杂多样,不同用户的使用环境存在差异,导致空气净化器异味的产生原因研究起来比较复杂。市场上主流厂家并未对异味开展系统的研究[6],行业内普遍认为异味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①由于滤网对于甲醛的吸附饱和后,催化分解产生异味;

②微生物在滤网上繁殖生产产生异味。

但是由于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体的异味成分及产生原理缺乏理论和数据支撑。因此,系统地研究空气净化器异味产生的机理,确定异味的主要成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异味产生的机理模型

针对滤网产生异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7],发现目前市面主流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主要使用的是复合式滤网,采用高效的HEPA滤纸附着改性活性炭,实现对于室内气态污染物,如甲醛等气体的吸附与分解[8]。

根据对售后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发现异味产生的环境主要是一些新装修的家庭或办公室。为模拟用户的使用环境,我们选取某品牌的一款空气净化器在新装修的某办公室中长期运行,运行前,利用GC-MC仪器,对滤网成分进行分析,滤网运行前后的结果如图2,滤网运行后吸附的灰尘明显增多,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图2 滤网运行前后对比

6个月后进行现场体验,在样机出风口处,可明显感受到有异味产生。对长期运行6个月后的样机滤网进行检查,在滤网的进风口处吸附了很多灰尘,滤网整体呈现黑色,污染严重,我们对滤网进行拆解,利用GC-MC仪器,对滤网成分进行分析,其检测结果如图3。

图3 长期运行滤网检测结果

通过对比长期运行前后的滤网成分,发现长期运行后的滤网有乙酸成分,因此初步分析空气净化器产生的异味主要成分是乙酸,为充分验证这一结论,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 实验方案设计

由于空气中的乙酸含量,难以直接测定,通过查阅相关资料[9],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采用以下实验仪器:

1)仪器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其作用是实现滤网组分的分析。样品进入设备的进样口,在进样口中气化后经色谱柱分离,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的被分离的时间不同,进入到检测器,从而分析样品成分。

2)仪器2:横河HL—1 000型恒流采样器,其作用是通过气泵对3 m3实验舱内[10]的气体进行采样,采样流量,采样时间可以调节。

3)仪器3:硅胶吸附管,其作用是对空气中乙酸进行吸附,然后使用溶剂进行解析,实现对于空气中的乙酸含量的测试。

2.1 异味的主要成分分析

2.1.1 实验方案

为加速模拟用户真实的使用情况,将一台全新的空气净化器样机及滤网装配好,放置在3 m3的实验舱内,通过提高实验舱内的环境温度至50 ℃,湿度降低至10 %左右,使其达到最佳的反应环境;然后以市场上常见的玻璃胶作为污染物,使其自然挥发,作为模拟用户家里的装修环境,开启样机进行长期运行,并定期对滤网进行取样,检测滤网中的乙酸含量变化。

2.1.2 实验数据及分析

1)长期运行前数据分析

选取未拆封状态的滤网2件,将滤网进行拆封,并对空气净化器出风口处的异味进行体验,未感受到明显异味。然后对滤网进行剪裁,选取0.5 g的样件,通过GC—MS仪器,对于滤网的具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

图4 全新滤网成分分析

在全新滤网中检出乙酸成分,但丰度较低,乙酸峰高为207 007。初步分析在活性炭的改性过程中或滤网的成型工艺中使用了醋酸类物质对滤网进行杀菌处理。

2)长期运行后数据分析

实验3天后对滤网再次进行分析,结果如图5。

图5 运行3天滤网成分

在运行3天后的滤网中检出乙酸成分明显增加,乙酸峰高为2 308 710。对比全新滤网的乙酸含量提升了10倍以上,为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延长测试时间,在运行5天后,再次进行对比测试。

按上述实验条件,继续开启样机运行5天后,对滤网再次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如图6。

图6 运行5天滤网成分

在样机运行5天后,乙酸含量再次增加,乙酸峰高为2 800 107,乙酸含量随整机的运行时长,不断增加,同时现场对于实验舱内的环境进行现场体验,明显感觉到异味,因此确定异味的主要成分为乙酸。

2.2 乙酸来源分析

2.2.1 实验原理

根据乙酸的反应机理,空气中的乙醇或乙醛在氧气的作用下,与滤网中的催化剂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乙酸。

2CH3CH2OH+O2=CH2CHO+2H2O

2CH2CHO+O2=2CH3COOH+H2

2.2.2 实验方案

为验证上述反应机理,设计实验;取相同品牌的全新的空气净化器及滤网装配好,放置在3 m3实验舱内,将实验舱内温度调整至50 ℃,将湿度降低至10 %,同时放入30 %的乙醇溶液,使其自然挥发,开启空气净化器,每运行24 h,对滤网进行一次采样,检测滤网中乙酸含量的变化。

2.2.3 实验结果

由表1实验结果可得出随着实验的进行,根据乙醇添加量增加,乙酸的浓度也随之不断升高,验证了上述实验原理,乙醇可以在氧气与催化剂的作用下,经反应产生乙酸,从而导致产生异味。由于乙醇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化学成分,比如白酒、消毒液中都含有乙醇。所以用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导致异味的产生。

表1 实验结果

3 结论

本文对空气净化器的异味来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乙酸是造成室内空气净化器异味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乙酸的产生机理,室内的乙醇及乙醛类物质经氧化反应会产生乙酸,通过上述实验,验证了相关推测,乙醇在催化剂(来源于改性活性炭过程中的一些添加物)的作用下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产生乙酸。

此外,该文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一套模拟滤网异味产生的加速试验方法,为后续产品开发与滤网选型,提供了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乙酸滤网异味
国家药监局关于联苯乙酸凝胶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1年第148号)
Android 应用程序的代码异味检测工具与方法综述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乙酸”知识导视
空气净化器断电后等会儿再擦
旋转滤网自动控制系统优化并纳入DCS 监控
用这些告别异味吧!夏天就要清清爽爽过!
清道夫垃圾过滤器
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不确定度评定
生活小窍门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