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穗不同烘干温度对玉米杂交种隆平206种子活力的影响

2021-07-19徐海青谢全刚田盛基韩建龙

耕作与栽培 2021年3期
关键词:种子活力发芽率活力

徐海青, 谢全刚, 田盛基, 余 海, 韩建龙, 王 进

(1.甘肃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甘肃 张掖 734000;2.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果穗干燥是玉米种子加工的基本环节,目的是为了减少种子内部水分,降低种子新陈代谢,提高种子贮藏性能,保存种子生命活力[1-4]。烘干机干燥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操作简单省力,生产效率高[5-10]。种子是有生命的载体,对温度的变化特别敏感,在干燥过程中必须采用低温干燥、精确控温,使种子受热均匀、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干燥温度过高降低种子发芽率,使种子本身产生应力裂纹,增加种子的爆腰率和破碎率[10-14]。

隆平206 是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高产、适应性广的杂交玉米品种,2007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品审07050572 。2009—2011年先后通过河南、山东、河北(豫引玉2009010、鲁农审2011008号、冀审玉2011025 号) 等省引(审)[15],适合种植区域为黄淮海地区[16],目前是甘肃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的主推品种。本研究以隆平206鲜果穗为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烘干处理,比较种子活力变化,以确定该品种最佳果穗烘干温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隆平206采集于隆平高科张掖市甘州区玉米制种基地。该地位于东经100°40′64″,北纬38°84′37.33″,海拔高度1 533 m。该区土壤类型为灰灌漠土,肥力高,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暗绿,花期相遇良好,在 2015年10月2日收获果穗,剥去苞叶,鲜果穗水分为36.38%,在烘箱内以35 ℃、37 ℃、39 ℃、41 ℃、43 ℃、45 ℃烘至含水量下降速率为2%以下,取出果穗脱粒,清选精选后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不同烘干温度下果穗脱水速率测定

在35 ℃、37 ℃、39 ℃、41 ℃、43 ℃、45 ℃的烘箱内分别放入剥去苞叶的鲜果穗20穗(称重),烘至含水量下降至12%以下,确定不同温度下果穗脱水速率[17]。

1.2.2不同烘干温度对隆平206种子细胞膜的影响

采用电导法测定玉米种子细胞膜受损程度。取各温度处理的净玉米种子50粒精确称重,2次重复,取直径80 mm左右的烧杯3个,用热水或去离子水洗净,将种子放入烧杯中,加入250 mL去离子水,重复2次,另一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做对照。烧杯用薄膜盖好,于20 ℃黑暗条件下放置24 h,然后用电导仪测定浸泡液和对照的电导率[18]。

单位重量电导率[μS·(cm2·g)-1]=[(重复1的电导-对照电导)/重复1重量+(重复2的电导-对照电导)/重复2重量]÷2。

1.2.3不同烘干温度对隆平206种子活力的影响

取各温度处理的净玉米种子400粒,每重复100粒,4次重复,播种于沙盒内,覆沙2 cm于25 ℃光照条件下培养7 d,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18-19]。

1.2.4不同烘干温度对隆平206种子耐储性的影响

采用人工老化法,测定玉米种子耐储性。取各处理的净玉米种子各250粒,在45 ℃、RH 100%条件下处理72 h,然后在1 h内做标准发芽试验,每重复50粒,共4次重复,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18-19]。

1.2.5不同烘干温度对隆平206种子抗低温活力的影响

抗低温活力测定采用低温发芽盒法。取各温度处理的净玉米种子400粒,每重复100粒,4次重复,播种于沙盒内,覆沙2 cm于10 ℃低温黑暗条件下处理7 d,然后转入25 ℃条件下(12 h光/12 h暗)培养7 d,统计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18-19]。

1.2.6不同烘干温度对隆平206种子抗复合逆境活力的影响

复合逆境活力测定采用低温冷浸法。取各温度处理的净玉米种子400粒,每重复100粒,4次重复,用纱布松松包好,挂上标签,在6 ℃低温水中浸泡处理3 d,然后取出种子按标准发芽试验法测定种子活力,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18-19]。

1.2.7统计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s)和Duncan新复极差法在0.05和0.01概率水平确定各平均值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果穗脱水速率差异

由图1可见,随烘干温度的升高,脱水速率加快,在41~45 ℃的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种子72 h水分降至12%左右;37~39 ℃的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种子96 h水分降至12%左右;35 ℃下,隆平206种子118 h水分降至12%左右。

图1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果穗脱水情况

2.2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种子细胞膜完整性差异

由表1可见,45 ℃烘干的种子细胞膜损伤极显著高于43 ℃的种子(p<0.01),43 ℃烘干的种子细胞膜损伤极显著高于35~41 ℃烘干的种子(p<0.01),37~41 ℃烘干的种子细胞膜损伤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35 ℃烘干的种子细胞膜完整性显著好于37~41 ℃烘干的种子(p<0.05)。

表1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的种子细胞膜完整性比较

2.3 不同烘干温度对隆平206 种子活力的影响

由表2可见,在标准发芽条件下, 35~45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达97%和99%以上,在45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发芽指数显著降低(p<0.01);从活力指数来看,35~41 ℃条件下,活力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41~45 ℃条件下,活力指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43~45 ℃ 条件下,活力指数显著低于41 ℃烘干的玉米种子活力指数(p<0.01)。

表2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的标准发芽试验发芽情况比较

由表3可见,在标准发芽试验条件下,5苗鲜重和根冠比差异不显著,35~41 ℃条件下,5苗鲜重和壮苗指数随烘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41~45 ℃条件下, 5苗鲜重和壮苗指数随烘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表2、表3,隆平206种子在适宜播种条件下,保持活力最适宜的烘干温度为35~41 ℃。

表3 不同烘干温度对隆平206幼苗生长的影响

2.4 隆平206种子在不同烘干温度下的老化试验活力比较

由表4可见,在人工老化条件下,隆平206发芽率、发芽势变化差异不显著,与标准发芽试验相比无变化,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不同温度间差异不显著,但与标准发芽试验相比,极显著降低。在35~41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老化后种子活力指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41~45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老化后种子活力指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表4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的人工老化试验发芽情况比较

由表5可见,在老化处理下, 35~41 ℃条件处理的种子 5苗鲜重、5苗干重变化差异不显著,43~45 ℃处理的种子鲜重和干重降低,随烘干温度的升高,根冠比降低,但根冠比比标准发芽试验条件下显著提高,说明老化对种子芽的损伤比根损伤大。幼苗壮苗指数在43~45 ℃处理下极显著降低。综合表4和表5认为,对一年繁种多年使用的玉米种子,建议在35~41 ℃之间烘干,以保持种子较好的活力。

表5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人工老化实验条件下幼苗比较

2.5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种子的低温试验活力比较

由表6可见,低温处理条件下,45 ℃烘干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极显著降低,发芽指数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3~45 ℃烘干的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降低,与标准发芽试验相比,在低温处理下,各处理活力指数极显著提高。结合表2可见,隆平206种子有很好耐低温发芽的能力,低温处理对种子萌发有很好的引发效果。

表6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的低温发芽试验发芽情况比较

由表7可见,低温处理条件下, 37~39 ℃条件处理的种子, 5苗鲜重极显著高于35 ℃和41~45 ℃的苗鲜重,37~39 ℃条件处理的种子,幼苗干重差异不显著,35 ℃和41~45 ℃的苗干重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低于37 ℃幼苗干重。随烘干温度的升高,根冠比呈下降趋势,35~37 ℃、37~39 ℃、39~45 ℃各温度段根冠比差异不显著,但根冠比比标准发芽试验条件下显著降低,说明低温对种子根的损伤比芽损伤大。苗壮苗指数在41~45 ℃处理下极显著降低。综合表6、表7,在春季冷凉地区种植的隆平206种子,建议温度在37~39 ℃之间烘干,以保持幼苗健壮生长。

表7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的低温发芽试验幼苗生长情况比较

2.6 不同烘干温度对隆平206种子抗复合逆境活力的影响

由表8可见,在冷浸处理下,随烘干温度的上升,种子发芽势、发芽率降低,35~39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41~45 ℃烘干的种子, 35~37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于 39~45 ℃烘干的种子。在冷浸条件下播种,建议采用35~37 ℃烘干条件,以提高种子萌发时抗冷浸能力。

表8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的冷浸试验发芽情况比较

由表9可见, 37~39 ℃烘干的种子幼苗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其他温度下的鲜重和干重,37~41 ℃下幼苗根冠比高于其他温度下的根冠比。结合表8和表9,在冷浸试验条件下,保持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量最适宜的烘干温度为37 ℃。

表9 不同烘干温度下隆平206冷浸发芽实验条件下幼苗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随烘干温度的升高,种子脱水速率加快。在41~45 ℃的烘干温度下,隆平206种子72 h水分降至12%左右,37~39 ℃的烘干温度下,96 h水分降至12%左右,35 ℃下,种子118 h水分降至12%左右。

45 ℃烘干的种子细胞膜损伤极显著高于43 ℃的种子(p<0.01),43 ℃烘干的种子细胞膜损伤极显著高于35~41 ℃烘干的种子(p<0.01),37~41 ℃烘干的种子细胞膜损伤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35 ℃烘干的种子细胞膜完整性显著好于37~41 ℃烘干的种子(p<0.05)。

在标准发芽条件下, 35~45 ℃条件下烘干的隆平206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达97%和99%以上,在45 ℃条件下烘干的隆平206玉米种子发芽指数显著降低(p<0.01);从活力指数来看,35~41 ℃条件下,活力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41~45 ℃条件下,活力指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43~45 ℃ 条件下,活力指数显著降低于41 ℃烘干的玉米种子活力指数(p<0.01)。

在标准发芽试验条件下,5苗鲜重和根冠比差异不显著,35~41 ℃条件下,5苗鲜重和壮苗指数随烘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41~45 ℃条件下, 5苗鲜重和壮苗指数随烘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表2和表3,隆平206种子在适宜播种条件下,保持活力最适宜的烘干温度为35~41 ℃。

在人工老化条件下,隆平206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变化差异不显著,与标准发芽试验相比无变化,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不同温度间差异不显著,但与标准发芽试验相比,极显著降低。在35~41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老化后种子活力指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41~45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老化后种子活力指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在老化处理下, 35~41 ℃条件处理的种子 5苗鲜重、5苗干重变化差异不显著,43~45 ℃处理的种子鲜重和干重降低,随烘干温度的升高,根冠比降低,但根冠比比标准发芽试验条件下显著提高,说明老化对种子芽的损伤比根损伤大。幼苗壮苗指数在43~45 ℃处理下极显著降低。综合表4和表5,对一年繁种多年使用的玉米种子,建议温度在35~41 ℃之间烘干,以保持种子好的发芽活力。

低温处理条件下,45 ℃烘干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极显著降低,发芽指数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43~45 ℃烘干的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降低,与标准发芽试验相比,在低温处理下,各处理活力指数极显著提高。结合表2可见,隆平206种子有很好耐低温发芽能力,低温处理对种子萌发有很好的引发效果。

低温处理条件下, 37~39 ℃条件处理的种子, 5苗鲜重极显著高于35 ℃和41~45 ℃的苗鲜重,37~39 ℃条件处理的种子,幼苗干重差异不显著,35 ℃和41~45 ℃的苗干重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低于37 ℃幼苗干重。随烘干温度的升高,根冠比呈下降趋势,35~37 ℃条件处理的种子根冠比差异不显著,37~39 ℃条件处理的种子差异不显著,39~45 ℃条件处理的种子差异不显著。但根冠比比标准发芽试验条件下显著降低,说明低温对种子根的损伤比芽损伤大。壮苗指数在41~45 ℃处理下极显著降低。综合表6、表7,在春季冷凉地区种植的隆平206种子,建议在37~39 ℃间烘干,以保持幼苗健壮生长。

在冷浸处理下,随烘干温度的上升,种子发芽势、发芽率降低,35~39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41~45 ℃烘干的种子, 35~37 ℃条件下烘干的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于 39~45 ℃烘干的种子,在冷浸条件下播种,建议采用35~37 ℃烘干条件,以提高种子萌发时抗冷浸能力。

37~39 ℃烘干的种子幼苗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其他温度下的鲜重和干重,37~41 ℃下幼苗根冠比高于其他温度下的根冠比。结合表8和表9认为,在冷浸试验条件下,保持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量最适宜的烘干温度为37 ℃。

猜你喜欢

种子活力发芽率活力
我国破译控制水稻种子活力的“遗传密码”
活力
特定基因调控水稻种子活力机理揭示
不同浓度量子肥对水稻种子发育率影响实验总结
影响七叶一枝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杉木种子活力试验研究
人工干燥水稻种子二次休眠及不同破除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