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肺扶阳祛痰方治疗脾肾两虚、痰浊中阻型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研究
2021-07-19钟勇,陈静
钟 勇,陈 静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该疾病主要以持续性呼吸困难和气流不顺为主要表现,属于临床常见、能防治的异质性疾病[1-2]。COPD属于中医“咳嗽”“肺胀”等范畴,由各种类型慢性肺系疾病诱导产生,持续发作,较难治愈,故与“肺胀”最相吻合。中医药配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在抑制炎性细胞、炎性介质、改善肺功能等方面均具有增效作用[3]。温肺扶阳祛痰方是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自拟方,具有温阳、祛痰、平喘之功,前期研究发现,温肺扶阳祛痰方结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增强患者免疫力,减轻症状等[4]。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温肺扶阳祛痰方治疗脾肾两虚、痰浊中阻型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观察比较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共84例,基于随机性原则分成两组。治疗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46~86(72.35±8.17)岁,病程1~18(8.78±0.84)年;对照组男34例,女8例,年龄47~87(70.36±9.31)岁,病程0.5~18(8.05±0.81)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的COPD诊断标准[2]: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症状、复发性下呼吸道感染,结合风险因素、暴露史、肺功能指标等综合诊断。COPD稳定期判断标准:患者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②中医辨证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5]的脾肾两虚、痰浊中阻证标准。主症:咳嗽,同时伴有白色与泡沫样黏痰;次症:胸闷气短,乏力,脘腹胀满,腰膝酸软、遗尿或夜尿频多,具有主症兼次症症状2种,舌脉表现一致,可判断。
1.3 纳入标准 ①研究对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18~90岁,无性别要求;③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
1.4 排除条件 ①合并严重的神经或心理疾病;②合并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等;③处于孕期、哺乳期女性;④在过去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予COPD稳定期的常规西医基础疗法[6]。选用长效抗胆碱支气管扩张药物: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90279),每日吸入18µg,每日1次。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温肺扶阳祛痰方,处方:附子(先煎30 min)15 g,干姜15 g,砂仁10 g,菟丝子10 g,肉桂10 g,龙骨10 g,牡蛎10 g,白芥子10 g,莱菔子10 g,紫苏子10 g,杏仁10 g,炙甘草10 g。每天1剂,水煎取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2周。
1.6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百分比(FEV1)和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拟定。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改善率≥90%;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70%≤症候改善率<90%;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30%≤症候改善率<7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症候改善率<3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录入研究数据,运用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比较选择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选择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为80.9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WBC、NEUT、CRP、IL-6、IL-8水平水平均降低(P<0.01),治疗组WBC、CRP、IL-6、IL-8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x±s)
2.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
FEV1/FVC、FEV1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治疗组FEV1/FVC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EV1/FVC、FEV1水平比较 (%,x±s)
3 讨论
COPD属于一类进行性气流受阻以及人类机体持续衰弱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气道炎症和部分可逆的气流阻塞[6]。在COPD病情进程中,气道慢性炎症在这一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COPD急性加重期作用更明显。气道持续慢性炎症反应,引发气道壁重塑、气道高反应和小气道破坏等病理改变,同时三者相互促进并加重气流受限的程度[8]。气道感染,可促使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和呼吸道上皮细胞[9]。WBC、NEUT、CRP是评价是否感染的金标准[10],同时持续的慢性炎症刺激,气道相关上皮细胞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因子,如IL-6、IL-8[11]。气流受限程度可表现为肺功能中的FEV1、FEV1/FVC等指标异常。
COPD相当于中医的“肺胀”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肺脾肾虚合并痰瘀。痰、瘀、虚这三方面具有因果关系,虚实错杂,造成患者症状反复难愈。脾肾两虚、痰浊中阻属于临床常见证型。本病病位在肺,肺气亏虚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产生与进展均有直接影响,并贯穿于整个病程,肺气受损则无法发挥“肺主治节”“肺朝百脉”之功,而肺脏亏虚日久,可致使脾气虚弱,脾虚则无法化水谷为精微,而反为湿浊,水湿停积,积聚为痰,潜伏于肺脏。其次,久病可导致脾肾不足,肺脏可调节水道,而肾脏主水,肺脏和肾脏在津液输布上失调,可致使水液停滞,终聚成痰液,痰浊潴留,潜伏于肺,日久则肺气壅滞不畅,气还于肺脏而致肺气胀满。温肺扶阳祛痰方是笔者根据临证经验创立的自拟方,是以附子、干姜、砂仁、菟丝子、肉桂、龙骨、牡蛎、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杏仁、炙甘草组成,全方以附子、干姜为君药,两药相须为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为温里回阳的常用药物组合;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莱菔子消食导滞、下气祛痰,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三药相伍为用,各施所长,具有温肺豁痰、降气消食之功,同为臣药;龙骨、牡蛎两药合用取之益气固表、敛阴潜阳之功;菟丝子味甘性温,入肾、脾经,既补肾阳,又益肾精;肉桂辛甘而热,是治阳虚寒凝之要药;砂仁辛温,入脾肾经,长于行气消滞,尤以祛中焦湿气。炙甘草之用其意有三:一则益气补中,增强全方温补之功;二则缓和附、姜峻烈之性;三则调和诸药,并使药力作用持久。诸药合用具有温阳、祛痰、平喘之功。现代药理学证实,各组成药物具有提高免疫、杀菌或抗炎等作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温肺扶阳祛痰方能提高脾肾两虚、痰浊中阻证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在炎症因子改善方面,两组WBC、NEUT、CRP、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WBC、CRP、IL-6、IL-8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肺功能指标改善方面,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FEV1/FVC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表明温肺扶阳祛痰方能改善脾肾两虚、痰浊中阻证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综上所述,温肺扶阳祛痰方联合常规西药可改善脾肾两虚、痰浊中阻型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环境及肺功能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