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抗倒抗病中籼杂交稻荃两优丝苗的选育及应用
2021-07-19申广勒张从合庞战士张云虎李方宝刘兴江杨龙树王睿昊
申广勒,张从合*,庞战士,严 志,陈 琳,张云虎,李方宝,刘兴江,杨龙树,王睿昊
(1.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88;2.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荃两优丝苗是以荃211S为母本,以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五山丝苗为父本组配成的中籼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主要表现为移栽后缓苗快,早发快,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结实率高,丰产性好;茎杆粗壮弹性好,抗倒力强,叶挺型紧,适合密植;适应性广,易栽培种植;高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米质优,食味软可口。该组合2017年通过长江中下游中籼审定(国审稻20176041),2019年通过安徽省审定(皖审稻20190019),2020年通过长江上游审定(国审稻20206019)。截至2020年底已经在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1 选育过程
荃两优丝苗以荃211S×五山丝苗配制而成。荃211S是荃银高科以1892S为母本,以03S为父本杂交后,经6代选育而成的两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米质优,异交高的特点。2012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五山丝苗是广东农科院水稻所采用茉莉丝苗同五山油占杂交,经多代系选而成的优质常规稻。经过测优及评比试验,确定了荃211S/五山丝苗组合在产量、米质及抗倒性都优于对照,于2012年在合肥进行小面积试制种,2013年夏季在合肥南岗基地进行大面积种植,同时在金寨和井冈山进行稻瘟病鉴定,结果该组合产量比对照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米质和抗倒性优于对照,稻瘟病达到中抗水平,因此,推荐参加2014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
2 产量表现
荃两优丝苗在各类试验中产量表现如表1所示,2013年参加荃银公司在南岗基地的新品种比较试验,产量9.69 t/h m2,比对照增产5.60%;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19 t/h 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3.04%,增产点比例77.3%;201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31 t/h 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54%,增产点比例75.00%;201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13 t/h 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8.13%,增产点比例90.91%。
表1 荃两优丝苗在各类试验产量表现
3 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荃两优丝苗是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5.5 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1.8 d,适应性广,易栽培种植,苗期起苗快,分蘖强,生长清秀,茎杆粗壮,株型较好,株高115.3 c m,耐肥抗倒,叶片直挺,叶色略深,中后期转为淡绿,熟色好,灌浆快,无明显两段灌浆现象,成熟度一致,穗大粒多,有效穗数234万穗/h m2,穗长23.5 c m,每穗总粒数202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5.1 g。谷粒长粒型,谷色黄亮无芒。
3.2 抗病性
经2014和2015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通一组织在安徽、浙江、湖南、湖北、福建、江西6省的稻瘟病鉴定,结果显示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3.8、2.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强。
3.3 米质
2015年长江中下中籼迟熟统一取样,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糙米率80.8%,整精米率68.3%,垩白粒率9.0%,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6.9%,胶稠度79.5 mm,长宽比3.2,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表2 2015年荃两优丝苗米质表现
4 栽培要点
荃两优丝苗的生长发育大致可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一个生长中心,超高产栽培就是要其生长中心运用肥水等管理措施,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实现促穗、大穗和高结实率的形成。
4.1 育秧阶段
该阶段生长中心为长根长叶和分蘖,秧苗横向发展,而不是纵向生长,最大叶面积指数不大于4。培肥苗床的基础,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15~1∶20,播种量在270 kg/h m2左右,严重控制土壤水分,使苗床的土壤水势保持在-15~-10 k p a,秧龄25 d左右。通过肥床、稀播和控水,使秧苗根强(根系活力强)、苗壮(矮粗硬朗)、蘖多(移栽时3个,包括主茎形成的4叉秧),栽后无植伤,新根发生多而快,爆发力强。植保上重点防治稻蓟马。
4.2 大田分蘖前期阶段
适期栽插,宽行窄株,浅水活棵,栽后20 d内够苗。该阶段生长中心为有效分蘖,秧苗仍然为横向生长,大田最大叶面积指数为3.5,分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5%。油菜茬和麦茬单季中稻适宜栽插期安排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密度27 c m×13 c m,穴数为25.5万/h m2。大田的总施肥量225 kg/h m2。基肥施总氮量50%~70%,植保上重点防治稻蓟马。
4.3 大田分蘖后期阶段
搁田控苗,减少无效生长。此时生长中心为根部,秧苗成纵向生长,最大叶面积指数5.0,最高分蘖数不低于计划穗数的20%,不高于25%。通过排水搁田,多次(不少于3次)搁田,形成强根壮秆,基部粗扁,叶片刚健,叶色偏淡,风吹稻叶响,叶尖刺手掌。
4.4 拔节长穗前期阶段
促肥控水,叶色迅速转深,生长中心向穗部转移,最大叶面积指数6.5左右。复水后施用长穗肥,将氮肥的20%~30%、钾肥的50%作为穗长粗肥施用,自然落干后以干为主,使基部节间缩短变粗,提高抗倒性能。植保上重点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曲病。
4.5 长穗后期至抽穗阶段
浅水湿润,形成最大叶面积生长中心为穗部,最大叶面积指数达到7.5~8.0。保花肥的施用常掌握在抽穗前15 d左右,用量为总施氮量的10%~20%,齐穗期喷施浓度为100 mg/kg的磷酸二氢钾1.5 g/h m2。植保方面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曲病和纹枯病。
4.6 齐穗至成熟阶段
干湿交替,维持根系活力。此时生长中心为稻粒,保持上部叶片尤其是上三叶面积,延长功能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日均生产能力。植保上重点防治稻飞虱。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制种基地的选择
制种田需要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开阔平整,土壤肥力中上,避免冷浸田、背阳田制种,母本育性转换临界期间杜绝山泉水、水库底层冷水和井水灌溉。
5.2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时间和播差期,安全孕穗抽穗。
母本荃211S安全制种以育性敏感期安全过渡为主,避免低温导致育性波动,育性敏感期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4℃以上;抽穗扬花期温度适中,适宜温度在28℃~32℃。夏播父母本播插在15 d比较适宜,叶差在4左右。
5.3 培育多蘖父本
培育多蘖父本,培育壮秧是关键。留足秧田面积,稀播匀播,促进壮秧,按1∶18准备秧田面积。根据面积确定用种量多少,一般大田比较适宜用种量7.5 kg/h m2,秧田适宜播种量120 kg/h m2,2期父本,第2期比第1期推迟7 d播种。
5.4 合理密植,播足基本苗,早施分蘖肥
移栽田按2.3 m作厢,行比1∶13。一、二父本3∶3栽插,株距16.6 c m;母本13.3 c m×15.0 c m双株栽插,栽足基本苗,插发并重,争取早分蘖、低位分蘖,早搁田,实现大穗、多穗、抽穗整齐的目的。
5.5 尽早定点定时检查父母本发育进度,及时调整花期,促花期相遇
正常栽培管理情况下,幼穗分化3期前,父本快母本0.5期,则花期相遇良好。
5.6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喷施“九二〇”可提高异变结实率。一般3次大量喷施和2次养花保花喷施相结合,父母本同喷,总量为540 g/h m2为宜,父、母本抽穗5%时开始喷第1次,用量为130 g/h m2,次日或隔天220 g/h m2,间隔2~3 d喷130 g/h m2,盛花期喷2次养花保花,用量为30 g/h m2,以提高花粉和柱头活力。始穗后开始赶粉,赶粉时间主要根据母本开花时间来决定,耐心等待母本盛花时拉绳赶粉,每天3次左右,阴雨天气主要在雨止开花间隙抢时赶粉。
5.7 防治病虫害,及时除杂收割,提高种子质量
水稻生长不同时期,防治的病虫害也不同。秧田期主要防治稻蓟马和蚜虫;大田期主要防治纹枯病和各类螟虫;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稻粒黑粉病。抓好隔离和去杂事保证优质种子生产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把住田间隔离关,强调集中连片制种,确保良好的隔离条件。其次要注意分步做好杂株去除,在始穗前主要去除异形株,始穗后要抓紧时间去除外形相似的可育株。抽穗后期和灌浆早期做好田间纯度鉴定,对重点田块再次去杂;收割后,分户加工精选,测定水分、净度、发芽率,并分户封样留存,作为海南纯度鉴定和备查用,以确保为大田生产提供优质的种子。
6 小结
实践证明,荃211S所配系列组合最大的优点就是米质优,抗倒伏,耐高温,稳产性好,而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稻瘟病抗性一般,但荃211S/五山丝苗的荃两优丝苗聚合了父母本的抗倒、抗稻瘟病和米质优的性状,同时该品种分蘖强,成穗率高,是高产稳产性的品质,后期转色快,熟像好。该组合适宜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