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莲新品种建选31号选育及特性分析
2021-07-19吴景栋刘子民刘生财福建省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福建建宁354500福建省建宁县濉溪镇福民莲子专业合作社福建建宁354500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
吴景栋,刘子民,刘生财(.福建省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福建建宁354500;.福建省建宁县濉溪镇福民莲子专业合作社,福建建宁354500;3.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
建莲(Nelumbo nuciferaG a ertn)又名建宁通心白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建宁县的传统名优特产,有一千多年种植历史,古称“贡莲”,为我国三大名莲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莲已发展为建宁特色名牌农业的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建莲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建莲的品种更新比较慢,主栽品种为建选17号,因此急需选育出新的高产优质品种。通过多年选育和区域试验[1],建选31号在2016年通过了省级新品种认定,现对选育及品种特性进行分析。
1 选育过程与系谱图
2008年利用杂交后代[2]优良品系0502为母本(该品系从1995年开始经多次杂交培育而成)、建选17号[3-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于2009年春播进行单株比较筛选,选出的优良单株,于2010年开始进行株系比较试验,2011年开始区试,2012年开始多点区试,2013—2014进行跨地区5点以上区试[1],2014年开始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省级品种认定,认定证号为闽菜认2016029。建选31号系谱图为:“红花建莲优系/寸三莲65//太空莲36号///建选35号////建选17号”。
2 品种特性
2.1 形态特征
建选31号属大株型子莲品种。成熟立叶正面绿色、背面黄绿色,叶缘浅红,叶姿凹形,叶片长半径25.7~41.5 c m、平均35.7 c m,叶片短半径20.9~36.2 c m、平均28.3 c m,叶柄高度117.6~186.1 c m、平均159.0 c m,叶柄粗度1.0~1.8 c m、平均1.62㎝;花蕾狭卵形,绿色,瓣缘及蕾尖红色;叶上花,花色爪红,花态碗状,花冠直径19.4~29.8 c m、平均25.3 c m;花型少瓣,花瓣14~18枚、匙形,花瓣长度11.9~18.1 c m、平均15.8 c m,花瓣宽度7.1~13.4 c m、平均10.1 c m;雄蕊正常、雄蕊附属物中等大小、白色,雄蕊数367~438枚、平均413枚,花丝长度1.3~2.4 c m;花(果)柄高度135.7~196.4 c m、平均182.2 c m,粗度1.3~2.1 c m、平均1.72 c m;花托碗状,顶面平、边缘略上翘,花托顶面绿色带红边、侧面紫红;心皮着生正常,心皮数19~42枚,平均32.1枚/蓬;蓬面近圆形、碗状、直径11.3~21.3 c m、平均15.3 c m,蓬面高度3.9~5.5 c m、平均4.8 c m,达到通心白莲加工成熟度时蓬背面朝阳部分呈红褐色;全熟果实卵形、黑褐色、光亮,果脐平滑,柱头残存,果实长度1.81~2.15 c m、平均1.86 c m,果实宽1.42~1.68 c m、平均宽度1.51 c m,平均果形指数1.23;成熟铁莲百粒重187.7~214.3 g、平均191.2 g,干通心白莲百粒重102.1~115.7 g、平均110.6 g;结藕量多、藕较粗大;根系发达。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物候期。在建宁气候条件下,建选31号一般3月中旬萌芽、11月中旬枯荷,全生育期240 d左右;始花期5月下旬到6月上旬、终花期9月中下旬,群体花期约110~130 d,加工通心白莲成熟度的采收期一般从6月下旬到10中下旬、总采收期约120 d。
2.2.2 生长特性。建选31号田间表现为萌芽早、长势和分枝力强、节间较密,始花早、花量多、花期长,一般“三叶见花、一叶一花”,部分“二叶见花、一叶一花”,叶上花(一般花柄较叶柄平均高出23 c m);蓬大粒多、粒大而圆、着粒密度中等,一般每蓬心皮粒数32.2枚、较C K(当地主栽品种‘建选17号’,下同)多1.6枚;结实率高、籽粒大而圆。
2.2.3 产量性状。据2010—2015年在株系圃全生育考种结果统计:建选31号667 m2有效蓬数3 563.3蓬、较C K多693.3蓬;每蓬心皮数31.9枚、较C K多1.6枚;结实率69.8%、较C K高1.5%;单粒鲜重4.38 g、较C K多0.11 g;干通心白莲1 258.5 kg/h m2、较C K高20.4 kg,增幅32.1%。
据2011—2014年多点区试(总面积324.6 h m2)抽查考种结果:建选31号每蓬心皮数平均34.1枚、较C K多2.2枚,结实率平均77.4%、较C K高2.0%,单粒鲜重平均4.29 g、较C K多0.26 g,各区试点全年产量记载结果统计:建选31号干通心白莲787.5~2 031.0 h m2、加权平均1 177.5 kg/h m2,较C K增产112.5 kg/h m2、增幅10.6%。
据2014年生产试验点(总面积840 h m2)田间抽查考种结果:建选31号平均心皮数33.5个/蓬、较C K多1.7个/蓬,结实率78.6%、较C K高10.4%,单粒鲜重4.34 g、较C K高0.27 g,田间花蓬数平均1.23蓬/㎡、较C K多0.21个/m2;全年产量记载结果:建选31号干通心白莲936.0~1 762.5 kg/h m2、加权平均1 194 kg/h m2,较C K增产124.5 kg/h m2、增幅11.6%。
2015年建选31号在建宁县各乡镇和武夷山市五夫镇等地扩大生产试验,种植总面积达33.33 h m2,并在建宁县濉溪镇大元村、均口镇均口村、黄埠乡贤河村各建立了0.67 h m2以上的示范点,据3个示范点全年产量记载结果表明:建选31号干通心白莲943.5~1 221.0 kg/h m2、加权平均1 023 kg/h m2,较C K增产124.5 kg/h m2、增幅13.9%。
2.2.4 抗病性与适应性。2013—2014年,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的不同,选择了具代表性的濉溪镇水南村(莲科所育种基地)、黄埠乡贤河村、濉溪镇大元村3个点进行莲腐败病和莲叶斑病的定点观察、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建选31号腐败病发病率9.96%、较C K低1.34%,病情指数4.87、较C K低0.55(表1);建选31号叶斑病发病率16.53%、较C K低0.95%,病情指数6.83、较C K低0.23(表2);因此新品种建选31号莲腐败病和莲叶斑病的发生危害比C K轻些,即抗病性更强。
表1 2013—2014年‘建选31号’与对照腐败病发生情况
表2 2013—2014年建选31号与对照叶斑病发生情况
另建选31号因茎秆较粗壮,抗倒伏性也较强。同时经多年多点区试及示范种植观察,各种植点均能表现出该品种典型的特征特性,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2.5 加工特性与品质特性。建选31号加工特性好,通心白莲烘干率(干通心白莲占壳莲的百分比)26.1%,较C K高0.8%,且加工的干通心白莲色白光亮、籽大圆整、外观品质和市场卖相均好,销售价较C K高2元/kg。
2.2.6 主要营养成份。据2012年8月送样至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检测,结果(表3)显示:建选31号含水量9.0%、较C K高1.1百分点,粗脂肪1.9%、较C K低0.1百分点,粗纤维2.44%、较C K低0.27百分点,蛋白质20.5%、较C K高0.3百分点,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7.52%、较C K低0.56百分点,淀粉含量52.8%、较C K高0.6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1.0 mg/100 g、较C K低6.4 mg/100 g,硒含量0.082 mg/kg、较C K高0.002mg/kg,氨基酸含量18.39g/100g、较C K低0.29 g/100 g。
表3 建选31号与CK品质检测结果
3 小结
建选31号为多品种多次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大株型子莲新品种,具有长势强、花期早而长、蓬大粒多、结实率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加工性能好、品质优等特点,兼具早花性和籽粒大而圆等优点,与当前我国子莲产区的其他品种相比,有着很强的优势,推广应用前景好。
该品种在建宁栽培,一般667 m2有效蓬数3 563.3蓬、较C K多693.3蓬,每蓬心皮数31.9枚、较C K多1.6,结实率69.8%、较C K高1.5%,单粒鲜重4.38 g、较C K多0.11 g。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表明:建选31号干通心白莲787.5~2 031.0 h m2、加权平均1 177.5 kg/h m2,较C K增产112.5 kg/h m2、增幅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