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图在不同胎龄早产儿中的活动特点及对脑功能预后评估的价值
2021-07-18张小东郑增鑫刘宇轩
张小东 郑增鑫 刘宇轩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产妇出生的新生儿有所增加,但同样受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史、药物滥用)、多种基础疾病(感染、贫血、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早产儿出生率逐渐呈上升趋势[1,2]。早产儿胎龄<37 周、体质量偏低、身体各项脏器功能同足月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易合并多种疾病,常见的包括新生儿窒息、感染、肺透明膜病等,大脑出血使早产儿呈现缺血缺氧状态,若未能及时加以干预,会危及早产儿的生命安全[3,4]。因早产儿自身发育的特点,脑功能本身存在一定发育不良情况,会增加患儿出现脑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几率,故临床上对该疾病的诊断评估难度较大,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无法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康复干预,预后治疗难度高[5]。有研究表示,aEEG 是将脑电信号加以分析和整合后,将脑电背景活动信号展现出来的一种技术,对评估早产儿脑功能发育状况具有参考意义[6]。aEEG 能够根据其振幅波谱带上和下边界的波动变化来观察新生儿脑功能的异常改变情况[7]。本次研究分析aEEG 在不同胎龄早产儿中的活动特点及对脑功能预后的评估价值,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3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不同分为早期组(胎龄28~31+6周,3 例)、中期组(胎龄32~33+6周,10 例)和晚期组(胎龄34~36+6周,17 例)。三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三组比较,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新生儿临床资料完整,住院时间>2 周;②所有新生儿出生后24 h 内入院;③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核同意;④新生儿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文件。
1.2.2排除标准 ①新生儿临床资料不齐者;②中途退出研究者;③合并先天性疾病者;④出生时间不符者;⑤合并染色体疾病者。
1.3方法 于新生儿出生后3 d 对其进行aEEG 检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清洁患儿头皮,去除残余血痂、胎脂,然后用磨砂膏对预计放置电极的部位进行擦拭,后电极涂抹适量导电膏,待干后进行检查;行检查前注意查看机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机器能够正常运行;接通电源后,严格按照要求设置仪器参数,于新生儿双顶处安放电极,开始进行监测;按10~20 导联放置方式,监测时间≥5 h/次,1 周后复查脑电图;对比新生儿出生后脑图检查结果的异常变化。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连续性电压及周期性睡眠发生情况,振幅电压水平,发育水平。①观察三组早产儿电压持续性及睡眠周期性变化情况。②观察三组早产儿活动睡眠期和安静睡眠期振幅电压变化,连续正常电压:aEEG 上界>10 μV,下界>5 μV。③所有新生儿于纠正胎龄40 周时进行评估,NBNA 评分包含5 个方面,共计40 分,>35 分为正常;BSID 评分共计100 分,>80 分为正常。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连续性电压及周期性睡眠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早产儿连续性电压和周期性睡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连续性电压及周期性睡眠发生情况比较[n(%)]
2.2三组振幅电压水平比较 晚期组早产儿在活动睡眠期以及安静睡眠期的振幅电压上界及下界水平均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振幅电压水平比较(,μV)
表3 三组振幅电压水平比较(,μV)
注:三组比较,P<0.05;与晚期组比较,bP<0.05
2.3三组发育水平比较 晚期组早产儿NBNA 评分和BSID 评分均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发育水平比较(,分)
表4 三组发育水平比较(,分)
注:三组比较,P<0.05;与晚期组比较,bP<0.05
3 讨论
早产儿是指女性怀孕28~37 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胎龄不足,早产儿所有脏器发育相对不太成熟,抵抗力明显下降,易感染,容易有凝血障碍等疾病,潜在并发症较多,会影响早产儿存活率[8]。我国医学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技术的不断提高,让不少早产儿或超早产儿的救治率有明显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可挽救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但对于远期并发症,如脑损伤、视神经发育、听力障碍等,仍然是很大问题,易导致早产儿夭折,死亡率居高不下[9]。故利用何种方式对其进行评估,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脑电图是评估患儿脑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测定得出的脑电生理参数,能够将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相关信息展现出来,与足月儿不同,早产儿脑电生理规律比较特殊,再加上围生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所引发的神经损害会直接影响脑电生理活动,脑电生理活动异常,能够有效反映新生儿脑损伤与大脑发育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故aEEG 测定敏感性高[10]。研究结果表示,三组早产儿连续性电压和周期性睡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287、94.891,P<0.05)。晚期组早产儿在活动睡眠期以及安静睡眠期的振幅电压上界及下界水平均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粉等[10]的研究结果表示,新生儿的脑功能发育状况与胎龄之间有密切联系,其会随着胎龄的增加而缓慢成熟,神经丛的活动程度高,这主要是因为大脑皮层神经纤维提升了神经元信号传导能力和速度,进而导致放电能力有明显提升,aEEG 的振幅电压会有升高表现。连续性是评价脑成熟的敏感指标之一,根据研究结果来看,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脑发育成熟度差,大脑负责终末血液供应区域的血流量会下降,进而会引发缺血性脑改变,引发脑损伤疾病,其会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且睡眠周期也会随胎龄的增长而增高,根据其表现,能够有效评估早产儿脑功能状态,以此来了解早产儿的活动背景,aEEG 可有效反映早产儿大脑成熟度,早产儿出生胎龄与脑电背景活动呈正比关系,有助于评估患儿预后[11-13]。NBNA 评分和BSID 评分分别对新生儿神经发育水平和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状况进行评估,有研究[14,15]表示,aEEG 背景活动形式、SWC 模式以及振幅电压与NBNA、BSID 均呈明显正相关性,提示该两个量表能够有效评估早产儿脑功能发育状态。结合研究结果来看,晚期组早产儿NBNA 评分(34.67±0.67)分和BSID 评分(80.22±3.71)分均高于早期组的(32.41±0.76)、(65.63±3.51)分和中期组的(33.31±0.65)、(73.36±3.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胎龄越大的早产儿,预后发育相对较好。值得一提的是,新生儿脑损伤、神经损伤有可能是不可逆的,对患儿终身造成的影响较大,会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故而尽早诊断病情并开展针对性康复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aEEG 可有效评估早产儿脑部发育情况,随着胎龄增加,早产儿的脑电背景活动趋于成熟,为评估患儿脑功能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