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

2021-07-17孔素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策略研究核心素养

孔素娟

摘 要:立足课堂,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借助工作坊和课题组公开课的方式,开展课例研究,通过算理算法教学,口算、估算训练,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等措施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形成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策略研究

【本文系2019年度济源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课题类型:一般课题;课题编号:JY190409)研究成果】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运算能力是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解决问题重要的工具。课题组在近一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探究出了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

一、针对“学生计算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分析报告

对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计算能力调查问卷,内容主要针对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判断及对策。实发400份问卷,收回390份;根据学生的调查问卷情况,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

(一)数学学习兴趣不足是造成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首要原因。调查显示,对“你对数学课感兴趣吗”这个问题,61.3%的学生认为很喜欢,36.7% 的学生认为一般,同时也有2%的学生不喜欢或不知道,在个别访谈中也证实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

(二)计算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是造成学生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在“你在做计算时出错的原因有(多项选择)”这个问题中,最多学生选择“计算过程出错”,占了44.7%;其他依次为:“没有认真看清题目要求” (占36.7%)、“抄错数字”(占34%)、“检查也查不出错误来” (占27.3%)、“选择了错误的解决方法” (占26.7%)、“精神不集中造成”(占24%)、“看错计算符号”(占22.7%),只有6%的学生认为“不会计算”和8%的学生“不知道什么原因”。调查反映了有效计算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是造成学生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

(三)不会检查或不能在检查中发现错误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间接原因。调查显示,就“你做完题目后会认真检查吗”这个问题,有91.3%回答是肯定的,只有8.7%说不会,没有学生说“老师没要求” 。对于“如果检查了,一般能发现错误的地方吗”这问题,只有67%的学生认为能,有33%的学生说不能或不知道。调查说明了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计算后要认真检查,而大部分学生也基本能做到了,但在检查过程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如方法不正确、精神不集中、检查流于形式等情况,检查后还是不能发现计算出错的地方,这也反映了教师指导学生检验计算的方法的不足。

(四)重计算技能的训练,轻计算习惯的培养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隐性原因。调查显示,在“怎样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这个多项选择问题上,分别占77.3%和76%的学生都认为要“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养成每次计算后再算一遍的习惯” ,其次是占55.3%的学生都认为要"养成按照老师要求的计算格式进行计算的习惯",占46.7%的学生认为要“养成先选择计算方法后进行列式计算的习惯” 和“养成书写工整清晰的习惯” ,只有24.7%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养成计算时精神集中,一气呵成的习惯”的意志品格培养。调查反映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重计算技能的训练,轻计算习惯的培养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隐性原因。

二、对实验班级进行测试,分析学生得失

课题组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书籍,对“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进行了再认识。并对学生计算题测试,对每道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分析学生每道题目的得分情况、正确的案例、错误案例及原因等,进一步了解小学高段学生运算能力水平,为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提供数据支撑。

三、多种方式促学习,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实验组教师研读《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运算能力的提升》等专业书籍,邀请济源本土专家或组内导师为实验教师做专题报告、外出学习培训,提升实验组教师专业素养。

四、各类平台促成长,推进教师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组教师定期进行课例研讨形成共识,积极参与中心校工作坊活动,认真观摩名家课堂学习提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赛课活动,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探究总结出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

五、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策略

(一)课前和课后口算训练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口算也称心算,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课前坚持用3-5分钟,晚上3-5分钟进行口算基本训练,以帮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基本数据。这种方式的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要重視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计算的基础是口算训练,同时也是学生笔算、估算以及简便运算的技术,强化其口算能力,有利于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提高。课前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不同的年级针对本年级的数学课程特点,进行相应的练习。

(二)加强运算意义的教学

加强运算意义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情境和计算过程理解运算的意义,提升运算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乘整数”这节课时,借助于生活情境“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沟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的相通之处,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注重运算技巧的知识传递

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计算教学贯穿了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实验教师在具体的运算教学中,要注意运算技巧的传递。首先要重视学生估算能力的提高。在计算时进行估算,计算前可以让学生利用估算指导算式运算结果的范围,在正式的笔算之后,再进行比较,如果相差不多,说明计算的正确率比较高。如在计算39×88=(  )时,教师可以引导利用自己的口算知识,将39看做40,将88看做90,那么40×90=3600,所以,39×88的结果大约在3600左右,且肯定不会超过3600,学生在笔算之后进行比较。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其次,重视计算方法的培养。计算对于学生还是比较简单的,即便教师不教,大部分的学生也能够计算,但是作为教师,自身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算”,借助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运算的算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掌握运算方法。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检查、验算的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重要前提,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的数字、符号,往往抄错。在教学中,课题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在计算前先观察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再提笔进行计算,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认真书写的习惯

计算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只有书写认真,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才能提高。

3.用好演草纸的习惯

有的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不用演草纸用口算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实验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要有一本草稿簿,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实验教师要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簿,表扬准确认真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使用演草纸的习惯。

4.认真验算的习惯

验算是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培养的一种习惯。在计算时,要认真准确,计算结束时及时验算。每一题结束,及时检查。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反复训练,随时验算,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策略研究核心素养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