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工作坊到机械化生产的飞跃
2021-07-17杨尚军
杨尚军
子彈,是现代战争中最基本的武器装备之一。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领导下的太行军工,从1940年创立第一个专业子弹生产厂,到1945年建成华北最大的子弹生产单位,从最初只能手工制造复装子弹,到最后实现机械化生产全新子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在黎城下赤峪创建复装子弹厂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战前线,对日作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此时,武器弹药十分缺乏。据时任第一二九师参谋长李达在《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书中记载,第一二九师出征抗日进入山西时,全师共9167人,仅有步枪3412支,步马枪弹43012发;机枪125挺,机枪弹5万余发;迫击炮6门,炮弹67发;手榴弹203枚;刺刀55把。
当时,八路军所需弹药来源有3个,一是由国民政府供应,二是靠从敌人手中缴获,三是通过特殊渠道购买。然而,国民政府供应有限且后来断供;从敌人手中缴获,代价大又不稳定;通过特殊渠道购买,危险而困难,均非长久之策。1938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每个游击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设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全会决定,把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作为当前紧急任务之一。根据这个决定,八路军总部于1939年3月成立军事工业科,6月,又在太行根据地腹地山西省黎城县上赤峪村正式成立总部军事工业部,领导开展根据地的军工生产。首先,在黎城黄崖洞成立军工部一所(俗称“黄崖洞兵工厂”),将总部修械所迁来扩建为八路军最大的枪炮生产单位。1940年3月,又决定在军工部驻地邻村下赤峪村建立八路军第一个子弹厂,开始生产子弹。
军工部部长刘鹏亲自遴选工作人员,从原军工部二所(1939年9月成立,位于山西省平顺县西安里村,又称“西安里兵工厂”,十二月事变后,为保障安全,于1940年1月将人员、机械分别并入一、三所)抽调白英、孙永富、王秀廷、谭振玉、张志清、张全昌6人到军工部,进行选址,最后选定下赤峪村关帝庙作为子弹厂厂址。
很快,军工部从柳沟铁厂调来工务科科长王化南担任筹建工作组组长,委任老红军吕明珍为政治指导员,另从军工部各所和柳沟铁厂调来十几名技术工人,还通过八路军总部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抽调20名战士,从冀南、晋察冀军区抽调七八个战士,均当学徒。为加强工厂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工务管理工作,军工部还派来黄崖洞兵工厂仓库管理员李林一及陈永芬、舒新环等5位女同志。各工种人员从四面八方汇集下赤峪,投入建厂。
建厂伊始,条件艰苦,什么都是自己动手。第一步就是将庙里的殿房改造为生产场所。职工和战士们在进庙门的一层古式楼房里安装了打造冲模、工具及退火用的两台烘炉,成为烘炉间。左右厢房设为材料、工务两个股。一排5间、约100平方米的正殿,成为生产间,安装了大小冲床、车床、紧口机、收口机、元车、弹壳车底机等机器设备,形成生产线。其中,冲床、紧口机、收口机、元车等设备是中央军委千方百计越过层层封锁线从延安和敌占区转运来的,车床和小冲床是从黄崖洞兵工厂调拨来的。此外,庙院西侧30多米处有座独立的土地庙,共5间矮房,也有近100平方米,被用作子弹厂的装配和完成工房。职工们则大部分散居在村民家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建设,1940年4月,下赤峪子弹厂基本竣工,正式定名为“军工部复装枪弹实验厂”,保密代号“木厂”。首任厂长王化南,指导员吕明珍,共有职工50余人,分为弹头、底火、弹壳、组装4个股。主要设备有车床2台、冲床4台、钻床2台、子弹专用机3台。工厂建成当天,刘鹏到场祝贺并作动员,要求立即开始试制,早日投产。
子弹虽小,构造却不简单,生产制造十分不易。先不说工艺技术和设备,单是弹壳使用的三七黄铜,八路军的工厂就无法生产。这种情况下,下赤峪子弹厂最初只能是自行生产步枪子弹铅头,再利用回收的弹壳装药制成二手子弹,名曰“复装子弹”。在现代战争史上,只有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制造使用过这种子弹,这是八路军在武器弹药生产史上一项“迫不得已”的发明创造。
制造复装子弹,最主要的是造弹头。弹头是杀伤部件,不像弹壳可以回收再用,必须生产新的。一要机器模具,二要原材料,三要技术。最初,三样都缺乏,工人们利用现有条件,一一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没有模具,自己造。没有模具钢和高碳钢,就拆回敌占区日军铁路道轨进行淬炼。经试验发现,同蒲路和石太路的小钢轨比平汉路的大钢轨含碳量高,经淬火硬化处理,可以代替高碳钢。然而,小钢轨制造模具尺寸不够,锻工们就研究使用热镦法把它由细镦粗。小钢轨镦粗加工后,顶部可用来做模具、中筋,底座能用于制造冲子。后来,工人们又把底座切成方料,放在模内热压成模具料,基本解决了模具钢缺乏问题。
原材料方面,制造弹头外壳一般使用紫铜板作原材料,弹头内芯则需要用铅料。根据地没有生产紫铜的能力,更没有铅。工人们就想办法从村民手里收购铜元和铅、锡、锌做成的香炉、酒壶、蜡台。经试验,一个铜元正好够做一个弹头盂;香炉、酒壶、蜡台等用大铁锅加热熔化后,也可以用作弹头填充原料。底火帽里装的发火药(俗称灵药)需要雷汞、硫化锑、氯酸钾和玻璃粉几种材料。玻璃粉可以自制,硫化锑和氯酸钾也能通过地下关系从敌占区搞到,最难造的是雷汞,买不到成品,只能从敌占区买来水银自己制造。雷汞是易爆物,制造过程极易发生爆炸。子弹厂通过军工部抽调有着“火工品外科医生”之称的火药技师教逢春到厂与刘增廉、白英一起试制雷汞。他们在防护措施很差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用酒精还原硝酸银的办法成功试制出了雷汞。
再一个是技术问题。工人们在进行冲压、拨伸、退火、冲头等生产工序时,由于缺乏工艺资料和技术指导,几何尺寸很难掌握,不是将弹盂壳粘在冲子上刮不下来,就是壳体厚薄不匀;不是弹头圆弧不合标准,就是把弹头壳冲穿报废。后来,孙永富、白英、齐进义等人成立技术小组进行攻关,反复试验,才摸索出一些规律,将各道工序的尺寸、公差、几何形状确定下来。如对弹头盂的退火软化及去除氧化皮层的淬火处理,采用把弹头壳放在半开口的生铁箱内加热(避免与炉火直接接触),待升到适当温度时迅速取出浸入冷水中进行淬火的办法,既将弹头壳表面氧化皮层成功脱落,又软化了弹头壳,可谓一举两得。填装弹头内芯,将香炉、酒壸、蜡台等加热熔化而成的熔液冷凝后铸成条状,通过模孔压成直径符合标准的细长条,再切成一定长度的小段,装进弹头壳内挤压、卷边、封口,制成弹头。后来又经改进,用直接浇注的方法,把铅、锡、锌合金熔液注入弹头壳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從八路军总部后勤部领来无烟发射药进行填装完成。经过20多天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下赤峪子弹厂终于在五一节前夕制造出第一批500多发七九步枪复装子弹,送到军工部献礼。刘鹏、孙开楚等军工部领导当场试打了十几发,发发响声正常,击中目标。几位领导当即宣布向总部报捷,为子弹厂请功。
从此,下赤峪子弹厂正式投产复装子弹,日产量达千发左右。至1940年8月,共生产子弹10万余发,有力地支援了百团大战等战役。
在战火中开展生产
1940年5月,刘鼎接任军工部部长,太行军工由此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8月,军工部任命沈丁祥接任子弹厂厂长。同时,职工增加到80多人,生产规模和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
批量生产后的复装子弹在百团大战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响声大,偏差大,打不准。子弹厂技术人员遵照刘鼎的指示,通过设立多层木板靶进行上百次实弹试验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弹头所用铜料纯度差、杂质多、韧性低、硬度大,因此在射击通过枪管来复线时,弹头铜皮常被挤破,以致增大了飞行中高速旋转与空气产生的磨擦力,从而形成啸声。另外,由于弹芯是铅、锡、锌合金所做,硬度超标,进一步加重了弹头铜皮破裂问题,致使弹头变形,飞行中偏离正常弹道,产生“横弹”现象,远距离难以准确命中目标。当然,这也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近距离射击时子弹发出呼啸,横弹、摇尾弹进入人体往往形成较大创伤面,造成很大杀伤力。日军不明就里,以为是八路军发明的先进技术,惊恐称之为“呼啸弹”“开花弹”。
子弹厂技术人员经过重新计算,规范各道工序的冲模尺寸与公差数值,增加弹头壳体铜皮厚度,强化退火软化处理,同时更严格地挑选铜元成色,分类检验其纯化程度,改进和确保了子弹弹道性能质量,报经军工部获准,投入大量生产,月产量逐步上升到三四万发。
1940年10月下旬,在百团大战初期遭到重大伤亡的日军向太行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把摧毁八路军兵工厂作为重点目标之一。根据军工部指示,下赤峪子弹厂奉命转移。全厂职工紧急动员,拆下机器,集中材料,分散埋藏,同时组成自卫队,与军工部一起连夜突出日军包围圈,安全撤离。由于行动迅速,埋藏隐蔽,机器、材料、人员均未受到损失。然而,日军冈崎大队于26日误打误撞侵入到下赤峪及军工部驻地上赤峪、黄崖洞兵工厂等地,杀害上赤峪群众18人,烧毁包括下赤峪子弹厂厂房在内的上下赤峪全部房屋,两村变成一片瓦砾。过后,军工部迁驻与上赤峪一岭之隔的赵姑村。下赤峪子弹厂也转移到西山沟水峧村一座小庙里重新开工。因地方狭小,无法正常生产,1941年2月又将人员设备一分为二,分别迁移至黎城县看后村与河北省邢台县南就水村,成立军工部第一、第二复装子弹厂。其中,第一复装子弹厂位于看后村后寿圣寺内。厂长沈丁祥,指导员易辉(女,后与刘鼎结为夫妇)。
此外,根据部队作战需要,另组织起数个复装子弹小分队,每个小分队10余人,携带成品弹头、底火和修复子弹的简单工具,跟随部队转战行动于黎(城)武(乡)左(权)涉(县)地区,哪里打仗留下弹壳,就在哪里复装子弹,及时供应部队。
第一复装子弹厂建成后,工人们总结前段生产的经验,从制造工具、流程、技术各方面作了改进。如把紧口、车底、切口等笨重机器改制成专用小机器,辅之以配套的专用工具、模具,达到携带轻便,利于坚壁清野和迅速恢复子弹生产的目的。冲制底火帽圆片的技术方法也得到改进,原先操作中误伤的情况大为减少,后基本断绝。同时,1941年5月,由军工部建立的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在看后村成立,也为子弹厂生产提供了技术帮助和支持。由此,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鼎盛时达到年产复装子弹100余万发的能力。
看后子弹厂还根据军工部指令,为解决八路军武工队在敌占区活动急需大量短枪(手枪)的要求,研制生产出1000多支结构简单、小巧轻便、携带方便的特制手枪(单发手枪)。另外,还试制生产驳壳枪、手枪配套子弹数千发,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受到部队欢迎和军工部表扬。
1942年5月,日军在频繁“扫荡”中发现了南就水子弹厂。南就水子弹厂紧急转移至看后村,与看后子弹厂重新合并,工厂职工达到100多人,规模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7月,根据军工部指示,正式改制为军工部四所三厂。
1943年5月,日军兵分四路合击“扫荡”黎城根据地,侵入看后村搜索“清剿”4天之久。子弹厂工人一方面坚壁清野,一方面展开工厂保卫战,保护了所有大机器和大部分生产物资,但有4名工人在战斗和敌人搜山中被俘,粮食等生活物品受到较大损失,寿圣寺厂房也被烧毁,失去了恢复生产的条件。“扫荡”过后,根据军工部决定,6月,子弹厂迁至左权县南井沟村。1944年夏,又迁至清漳河畔左权县西安村,9月改制为军工部九厂,为军工部所设“九厂一所”中的子弹厂,仍生产复装步枪弹。
无烟发射药的诞生使子弹生产跃至新阶段
生产子弹,需要用到无烟发射药。下赤峪子弹厂时期,所需无烟发射药全靠军工部特殊渠道采购而来,子弹生产因此受到一定限制。
1941年1月,黄崖洞兵工厂成功研制出第一门五〇炮和炮弹,使八路军武器装备上升到一个新起点,但由于仍然使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和炸药,威力大打折扣。1月13日,彭德怀副总司令发出指示,要求军工部尽快研制无烟火药,首先生产发射用药,以满足枪炮弹药之需。
制造无烟火药,必须从“火药之母”硫酸开始。当时,通用的制造工艺有两种:一是接触法,装置复杂而又需要细白金粉做触媒;二是铅室法,工艺简单却需要大量铅板建造铅室。根据地既无白金,也无铅板,两种方法都行不通。1941年2月,在看后村建立第一复装子弹厂的同时,刘鼎派军工部科技人员王锡嘏带领十几名火药工人也到看后村组成试验小组,开始试制硫酸。他们就地取材,依据铅室法制造原理,用村民盛水储粮的陶瓷缸代替铅室,创造出了缸室法制酸工艺。7月,试制出低浓度硫酸。9月,八路军总部调派卫生部制药厂技师张浩到军工部加强硫酸生产,扩大规模,重建缸塔并采取玻璃炉式保温提高温度等措施,于11月生产出80%浓硫酸40公斤,制酸成功。
所谓“缸室法”,就是把定制的同样大小的陶瓷缸2个或4个一组口对口垒成塔形,塔与塔之间用陶瓷管连通,再将几组(一般是7组或10组)塔连一起组成缸室(生产线),代替铅室制造硫酸。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密闭和通风设备,加料时有毒气体不断外冒,工人们不得不一边忍受着毒气的侵蚀,一边迅速操作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每换一锅原料,都必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工作。
1942年5月,军工部在黎城县上黄堂村白布焦建立起首个化学厂,开始了硫酸的工业性生产。厂房设在云崖寺,厂长王化南,指导员杨霞村(后为冯义彬),技师张浩、王锡嘏。最初有职工30余人,后增加到60余人。工人们斗志高昂,24小时三班倒不停生产,逐渐将日产量提高到60公斤,为试制生产无烟火药奠定了基础。
为加快无烟火药研制速度,7月,军工部调派柳沟铁厂火药技师白英、军工部火药技师教逢春等人到白布焦化学厂加强力量。当时,刘鼎仅给白英提供了一张硫酸生产装置示意图,一番启发、鼓励后,白英坚定表示:“两个月内,一定拿出无烟药的试制品来!”
白英、教逢春等人到厂后,立即开始试制硝化棉火药。他们将一处约50平方米的废弃民房稍加修整,建为试制无烟药的工房,又在屋外建造了一个双柱木架子,架旁设置一个木制磨盘,上面覆盖一层铅皮,用时加上一根压杠,作为除酸机使用。离工房稍远处有口井,井旁摆了两个直径约3尺、一高一低的大木桶,就成为水洗、浸泡工台。工人们因陋就简,以土代洋,借助群众智慧,土制仪器,架上大铁锅脱脂,找来木水桶洗涤,运用陶瓷缸硝化,使用石面磨碾粉,把土火炕当成烘干机,擀面杖用作碾压辊,大剪刀代替切片机,用土法熬成火硝,麻秆灰和柳根灰制成硫黄……上马开始了无烟火药的试制。
硝化棉生产出来,要制成火药成品,还需要进行细断,即用打浆机把1寸左右长的硝化棉细纤维断成0.2至0.5毫米长的细粉。化学厂没有打浆机,工人们开始想用剪刀来细断,费时费力不说,还掌握不了标准,很快就放弃了。之后,白英借来石磨,在磨盘上加装一圈围堤,放进去一些水,使水恰好淹没石磨的上下两扇磨盘合口处,然后仿照磨豆腐的方法,将硝化棉加水一起混磨,终于磨出“硝化棉浆”,成功进行了细断。后来,他又带领工人们专门制作出一套木磨盘带卷边能存水的大石磨,安在村里腾出的一间角房中。这里成为化学厂的打浆机和细断车间。
工人們硬是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多次实验,仅用2个月时间试制出2公斤俗称“棉花火药”的枪弹用硝化棉无烟发射药样药,宣告了八路军无烟火药的诞生。之后,他们开始小批量生产硝化棉火药。
1943年5月,黎城军民团结奋战,打退日军的最后一次大“扫荡”,黎城根据地从此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1944年4月,军工部决定将白布焦化学厂迁至生产和交通条件都比较便利的源泉村进行扩建。在晋察冀军工局协助下,设计制造出5台无烟药成型机和打浆机、胶化机、辗片机、切片机等成套设备,建起2套硫酸生产流程装置、4套硝酸生产流程装置、1套硝化棉生产流程装置,工人增至500余人,成为八路军在晋冀鲁豫最大的炸药制造单位。11月29日,源泉化学厂正式建成投产,厂长欧阳远,副厂长王化南、张浩(兼化学技师),火药技师白英(兼完成股股长),技术指导张方。为保密,对外称“太行青年学校”。开始批量生产枪弹、炮弹需用的两种无烟发射药。月产量从最初的几十斤、上百斤,一路增至几百斤、上千斤。1945年投产后第一年就生产出硝化棉发射药6976斤,另有无烟火药7700公斤、硝铵炸药11750公斤,可供制造枪弹175万发,从而保证了军工部所属枪弹厂生产所需,显著提高了枪炮弹的性能和威力。源泉化学厂在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的生产竞赛中,被评为模范工厂。据统计,从1945年到1949年,军工部化学厂仅发射药一项产量就达319459公斤,另生产炸药3972908公斤,超过旧中国历代火药生产累计总和的10倍还多。
彭庄枪弹厂诞生原装全新子弹
1944年下半年,八路军接连进行大反攻作战,开始从游击战向大兵团运动战转变,子弹消耗量激增,单靠生产复装子弹已远远不能满足战场需要。根据形势要求,7月,八路军总部决定在扩大复装子弹生产的基础上,研制生产原装全新子弹。首先,从晋察冀工业部调来研究室副主任张方、冶金技师及技术人员朱瑛、王子川等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太行传授冶铜、炼锌技术。7月下旬,他们在总部所在地麻田建起军工部电解铜厂,10月开始采用将铜元铸成电解极板,经电解提炼出紫铜,以铜元为原料,经熔炼蒸馏取得纯锌,然后将紫铜和纯锌按7∶3比例熔炼的技术方法试制铸造子弹用的三七黄铜。获得成功后,转入柳沟铁厂批量生产,为大量制造全新子弹创造了先决条件。
8月,八路军总部及军工部决定在黎城县彭庄村新建大型枪弹厂。彭庄村东邻交通要塞西井镇25公里,西距柳沟铁厂17公里,南临源泉化学厂10余公里,生产条件十分便利。11月,彭庄枪弹厂基本建成,厂长刘贵福、副厂长孙永富、教导员李尚志,初期拥有职工200多人。厂房多为新建,砖瓦结构,高大明亮,夜间有电灯照明,可以昼夜生产。这时,经过长时期的技术探索和积累,子弹生产机械化程度已相当高,从化铜、碾片到冲壳、合装等生产工序所需的各种设备也已基本齐全,具备了由复装子弹向自制全新子弹过渡的条件。工厂组织技术人员加紧攻关,利用根据地大量收集与群众捐献出来的废弹壳、铜元、铜器、铜像和杂铜等,试制成功三七黄铜。接着,经过熔炼铸坯,再通过碾片机进行六七次碾轧,每碾一次都需要退火烘洗,形成3mm左右厚的条状铜片。然后,再将铜片转送到冲压工段进行冲压,先在铜片上冲出20mm直径的圆片,再由冲床经过6次拉伸成为管状。每次拉伸仍需退火烘洗,继而将拉伸而成的管状品送入另一工段,进行切口、收口、制爪子槽、火帽台、喷火孔,再经打印批号印记,进行2次酸洗,就制成了子弹壳成品。最后,送入装配车间,装入无烟发射药,完成子弹生产的全过程。年底,以自炼的三七黄铜为原料试制出全新子弹(壳)样品,送交军工部检验合格,八路军第一颗原装子弹诞生。随后,由柳沟铁厂提供三七黄铜,投入批量生产。
1945年2月,彭庄枪弹厂生产出第一批全新子弹2万发,供给部队试用后反映良好。从而开创了八路军制造生产原装全新子弹的历史。3月,西安子弹厂迁至彭庄并入彭庄枪弹厂,彭庄枪弹厂规模、人员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彭庄枪弹厂及其前身,从黎城下赤峪开始,转驻水峧、看后(南就水)、南井沟、西安村,最后再到黎城彭庄,在抗日战争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里,累计生产子弹223万余发,其中全新子弹13万余发,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责编 王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