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文化馆如何开展送文化下乡工作
2021-07-17阿芳
摘要: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命脉,一个国家倘若没有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就根本谈不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更甚至谈不上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发展历史的特殊原因,民族文化建设和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与内地发达地区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从长远利益来看,汉文化和民族文化匮乏问题已逐渐成为当前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把先进的文化传播理念;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现代科学的农业种植生产技术和畜牧养殖生产技术;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广泛宣传运用到广大普通农牧民群众中去,已经成为一项摆在各级党政领导及其干部,特别是广大文化宣传工作者面前的艰巨政治任务。本文将根据近年来我馆如何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狠抓农牧区精神文化建设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馆;送文化下乡;工作
一.提高对送文化下乡活动重要性的認识
1.文化馆近年开展的到广大农牧区送文化下乡宣传活动,是将文化下乡宣传工作的触角不断延伸到广大乡村基层农牧民心中去,推进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工程建设。为少数民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生活保障。扩大文化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民族核心文化价值体系。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素质,解放和壮大发展农、牧民群众的生产力,缩小农村城乡居民文化差距。
2.送精品文化下乡活动,有利于促进农、牧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改善当地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加快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础。
3.送文化下乡包括送图书、送报刊下乡,送戏剧、送舞蹈下乡,送电影、送电视下乡,以及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二.送文化下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投入巨大,保障难:由于受民族历史、地缘、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严重制约,民族西部地区乡村没有大型文化场所,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欠账较大。加之地广人稀,尤其是广大牧民区,多以游牧为主,一年四季基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牧区开展文化活动,基本上以院坝土地会、坡坡土地会、田间土地会的多种方式进行。加之目前乡村民俗文化建设的软硬件建设仍以政府直接投入资金为主,渠道较为单一。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许多县都匀是国定或省定重点贫困县,财政收入低,县乡两级政府财政收入少。我县就属于国定贫困县,2020年才脱贫摘帽。因此,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项目上的资金得不到保障,文化硬件建设滞后。
2.人才培养难
由于文化体制、编制的双重限制,民族游牧地区,特别是广大农牧区文化站点,有人没房,有房没人的情况很普遍。部分乡村文化管理工作者都是半路出家,专职从事乡村文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屈指可数,大多数所在乡村地区文化站点的工作人员都通常是由单位退休工作人员或是在退休后返聘的老领导同志直接负责,工作中的任务基本就是"看门"或"值班"而已。特别是牧区多为地广人稀的高山地区,他们一年四季以游牧为主,居住不定,人员分散,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的人员根本没有。
以上问题和困难都为送文化下乡工作增添了工作难度,也给文化工作者去如何做好宣传工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三.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样的送文化下乡系列活动
针对送文化下乡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此项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现就稻城县文化馆如何搞好此项工作,谈以下体会:
1.领导重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
我县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振兴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任务重、难度大、过程艰难。因此如何开展此项工作,首先,就必须得到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必须建立一支懂业务,有责任心和事业感的高素质文化工作队伍。
2.认真制定送文化下乡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送文化下乡,是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去,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努力营造文明、健康、团结、和谐的民族大家庭。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这就要求我们文化工作者下基层前,要做好调查研究。群众精神方面需要什么?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只有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的过程中制定有目的的工作计划。也就是说在下进入基层前首先一定要明确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活动的重点地区和对象,活动的主题和性质,活动的指导原则及组织方式,才能真正确保顺利开展"送文化、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调纠纷、解难题、送温暖"系列活动到基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的效果
送文化下乡活动,旨在进一步优化改善农牧区社会文化发展环境,落实党和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措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保障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社会文化权益,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共创美好的社会氛围。我们在每年开展的"百村文化结对"演出中,节目主要以脱贫攻坚、旅游扶贫、文化扶贫为专项活动,加快推进了新农牧区文化阵地建设。每年的主题活动都力求深入基层,扎根农村基层,充分反映基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这样一来将优秀的文艺作品送到老百姓身边,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发展成果,用先进文化教育,鼓舞群众,引领社会新风尚。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当好了旅游兴县,脱贫攻坚文化宣传的先行者,通过广大干部职工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克服种种困难,把先进文化推广到群众中,助力了他们脱贫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通过我们的努力,群众的陋习大为改观,、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生产、生活热情高涨,乡村精神文化建设蒸蒸日上。通过活动,不仅为当地农牧民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也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既大大拉近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又丰富了干部群众的业余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真正到达了旅游兴县,文化扶贫的目的和效果。也推进了我县农牧区精神文明的发展。
五.结语
送文化下乡演出等活动,不仅宣传了党的政策、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把优秀文化资源,先进文化理念、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送到了农村,丰富了农牧区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促进了和谐新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了解民意,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自我价值的能力。起到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作者简介:阿芳 出生1976,性别女,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金珠镇,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