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1-07-17高明

关键词:协同育人新工科课程思政

高明

摘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关键,就是在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的基础上,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文章围绕“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现状、背景与内容,提出课程教学内容建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建立以及课程资源建设四个维度是构建“课程思政”完备框架的关键路径与核心着力点的观点。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6-0083-04

一、现状基础

在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导向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对学生价值引导;而人文教育主要以思想教化为主,导向价值理性,大学阶段的学生如何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是由两种教育共同形塑决定的。若只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则必然导致学生发展上的“单向度”,学生的成长成才必然面临方向上的失衡。

而在当前我国高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部分理工科院校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仅重视专业领域知识的传授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似乎在大学的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培养目标才算达成。这种做法忽视了对专业领域中蕴含的丰富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思政素质的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思想品德素养等的培养与塑造。究其思想根源,一是单纯地将高校思政素质教育看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两张皮”式的严重脱钩的现象

普遍存在于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之中,系统、统一的整体化育人理念并没有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贯彻;二是存在将思政素质教育仅仅看成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的思想倾向,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忽视了专业教师在育人上的崇高使命,这导致在部分理工科专业课程的课堂上出现了“只传授知识不塑造灵魂”的现象。

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层面“两张皮”式分离——传授知识与塑造灵魂的分离,使得在理工科高校的思政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科之间关联度差,整体性不明显,育人工作往往以思政教师单方面努力、专业教师旁边“观看”的方式呈现,思政教育长期局限于一周几次的思政课堂,思政教育价值引领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由于一部分理工科教师在长期授课过程中仅关注自己专业领域知识,德育意识和能力欠缺,导致一些理工科院校的专业课堂思政教育“失语”“失踪”,“立德树人”

这一根本任务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建设背景

伴随着习总书记对“课程思政”建设具体要求的提出以及当下“新工科”建设的蓬勃发展,理工科高校思政教育如何引领和服务“课程思政”与“新工科”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习总书记为“课程思政”在广大高等院校中如何开展,规划出一条清晰的道路,指明了“课程思政”前行的方向,为新时期做好以“课堂思政”为重要内容的高校思政素质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2017年,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标志着我国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拉开序幕,“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和迫切之需。“新工科”建设,其目的恰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以“中国制造2025”为目标的相关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是为了配合当前我国相关产业部门进行的结构调整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所进行的针对性调整。在这一“新工科”建设过程中,相较当下工科教育,其一个代表性的鲜明标志就是强调理工教育中的科学、技术、工程、人文的相统一、相融合和相互贯通,“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在于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复合型、综合型理工科学生和未来的工科从业者,实现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具备人文与理工复合素养的工科人才的需求。

总之,“新工科”建设所具有的跨学科特性,不仅对理工科高校工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所培养人才的思政素质提出了新的期望。

因此,基于以上的建设背景,理工科院校作為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思政教育应紧密结合理工科大学实际,在当前“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服务“新工科”教育“工文渗透”的基本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探索、推进“新工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打造能够体现理工科大学作为应用研究型大学鲜明特色、符合“新工科”建设目标要求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和品牌。

三、建设内容

“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应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建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与评价体系建立三个维度,以三位一体的方式,将思政素养的形塑一以贯之于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建构、教育过程评测这一完整的理工科学生培养过程之中,切实从知识技能和思政素质方面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一)课程教学内容建构

“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其建构的核心应在于将思政教育的要求与理工科专业课程自身的思政教育内涵相融合,从而确保思政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具体而言,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从各学科专业知识中提炼和总结相关思政元素,开展基于专业知识的思政育人,通过提炼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工程伦理、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思政因素和思政内涵,将思政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以专业技能传授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专业课思政教育层面的“协同育人”目标,从而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融合互动,以实现改过去单纯知识传授为价值引导下的知识传授,最终实现价值导向下的知识传承。

通过“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借助学生熟知的专业领域,改变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认知和态度,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同时也将改变传统理工科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所出现的重知轻德的倾向,从而能够真正通过“专业课+思政课”的“全天候”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凸显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统一,“融物细无声”地完成理工科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

目标,理工科教师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与思政课教师的携手协同育人,最终在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的基础上,能够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实现育人的立体化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新工科”目标下构建“课程思政”的完整框架,应紧密结合各理工科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比如是应用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比如是高职高专类院校还是

普通本科院校),凸显建设特色。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学校理工科各二级学院也要以“一院一特色”为指导原则,找准“课程思政”的具体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使“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入学院整体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之中,形成自己的亮点和特色。

(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理工科专业的教师群体是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理工科相关专业课教师作为直接实践者,其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是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部分理工科专业教师因专业背景等原因,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能力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塑造理工科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和思政教育意识,这将从根源改变当前部分专业课教师“传知轻德”的倾向,促使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育人方面的“协同作战”,真

正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针对部分理工科专业教师的这一现状,应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理工科学院的具体配合、协同推进下,从培训对象设定、培训层次划分、培训内容设置多方面着手,面向广大理工科的专业教师,编写出版专门针对理工科教师的思政教育教材,并针对其职前、职中开发设计相对应的“课程思政”培训体系,帮助理工科专业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理解其基本内涵与逻辑,使其在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具备认识所授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所授课程所蕴含的思政价值的能力,从而促进其所讲授课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评价体系建立

建立“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完整评价体系的目的,是要以课程设定的思政教育目标为出发点,筛选和设定有针对性的、符合理工科专业课课程实际的评价指标,评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要求专业教师能够利用评价工具,全过程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评价应主要从教学方法、材料使用、情境创设、学生主动性的调动等方面对“课程思政”进行反思,将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在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工程伦理道德与操守、工匠精神等维度下展开,最终针对评价结果,及时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效能。

(四)课程资源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课程资源建设,应在专业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联动下,打造传统课堂教学资源、虚拟教学资源以及实践教学资源三大核心内容。

第一,传统课堂教学资源建设。传统课堂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为教学大纲设计和特色化的精品校本教材开发建设。

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中,“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

政”的教学大纲,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构建与“新工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工科教育新理念,并同时明确各学院各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究竟在学生思政素养培育方面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和功能,以使该门专业课符合“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的要求。教学大纲须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各学院学科课程特点,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规划,并据此制定相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工程倫理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实现理工科学生对自身价值观的重塑。

在特色化的精品“课程思政”校本教材推出过程中,理工科高校各学院须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紧密配合,反复推敲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如何教”“教什么”等“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既要增强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又要结合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和知识特点来突出重点,使价值引领为主导,多样性同时并存,从而在精选教学内容和案例的基础上,把活的现实、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材之中,使教材在思政育人和“新工科”建设有机结合的角度有温度、有触感、有质量,打造深刻体现“课程思政”要求的、基于课程特色和学校特色精品校本专业课教材。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为保证教材开发的深度和适切性,应加强各理工科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建立常态化的由理工科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组成的教材开发组,在科学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实现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各取所长、专业互补、优势叠加与相互促进。

第二,虚拟教学资源建设。虚拟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为在线资源开发与VR虚拟资源建设两部分内容。

在在线资源开发中,“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

政”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打造慕课(MOOC)、微课等重要的在线学习平台,重点打造在线精品“科学精神”案例库,以可视化的方式介绍科学家创造知识的成果(尤其是体现学校

特色的、由学校科研工作者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弘扬其探求科学真理的勇气、热爱祖国的高尚品格以及持之以恒的奋斗力量,从而形塑学生学习和探知新的理论的浓厚兴趣,鼓舞其继承科学家的崇高精神和甘于奉献的科学品格。最终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依托在线资源的及时性、方便性、可视化、“碎片化”学习等特点,不拘泥于传统课堂的严格规范,突破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实现对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增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向学力”,有效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在VR虚拟资源建设中,基于理工科专业与社会现实关联性极强的特征,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传统“课程思政”的形式和时空限制,让学生在“课程思政”的课堂上有更生动、更深刻、更接近社会实际的学习体验。应利用VR技术,重点打造“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伦理方面的教育资源。通过VR技术,设计模拟真实工程倫理情境的体验过程,让学生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地体验和感受相关真实工程伦理议题,使学生能够如身临其境,从工程伦理事件的被动观察者转换成工程伦理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加深其对于工程伦理案例中矛盾冲突的体会,从而引导其学会分析未来自己在亲身实践工程技术过程中,如何有效规避工程中潜在的伦理问题,他们又需要在工程实践中肩负怎样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这一系列的“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

“课程思政”教学要求。

第三,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其目的是紧密联系理工科相对人文学科本身所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特征,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充分将有限的“课程思政”课堂内教学拓展为广阔的“课程思政”课堂外实践活动。

一方面,安排学生参观、考察具有思政教育内涵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让学生认知工程实践、了解工业制造、体察工业文化,分析工程建设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等”[2],重点宣扬在具体工程实践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智慧,使学生真切感受国家的发展与强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立志投身理工科学习,“将个人的成才梦有机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认识”[3]。

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和特色,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对优秀校友进行访谈,安排学生拜访卓越工程师。通过与榜样的实际接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榜样身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走访、访谈等容易让学生感兴趣、能够充分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方法,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回应,使学生从理论到情感再到实践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接受和肯定,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第四,发挥文化育人的力量,实现“新工科”建设下“课程思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效联动。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联动,重点在于结合理工科院校作为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实际,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突出理工科院校工程文化特色:开展体现“文理渗透、文工结合特色的、基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等内容的校级读书会,引导学生跨学科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形成[4];打造将工程文化教育从有形变无形,体现学校自身历史、特色的装饰与布置于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实物展览、图片展;排演以学校老一辈著名学者、学校发展史为内容的精品话剧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最终营造全方位的、符合“课程思政”教育要求的、深刻体现学校特色的工程文化教育第二课堂。

四、保障机制

(一)实现“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统筹规划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实现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基层单位和各级党组织的紧密配合”[5]。

首先,理工科高校党委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力量。要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高校党的领导体制,发挥高校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各高等院校应通过构建专门的、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委员会,以建构完备顶层设计的方式,切实有效地给予“课程思政”建设以强大动力。

其次,各二级学院党组织是“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相关学院应严格按照学校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以“课程思政”建设为重要推手,切实推进“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相关学院应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党政联席会工作的重点,真正做到将“课程思政”建设上升到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高度予以认识和把握。

最后,各职能部门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和创新“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关制度、规范和措施,层层落实和细化对于课程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核,以制度的方式保障“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得以持续、有效推进。

(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要求下教师的评价激励方式

“课程思政”作为一项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的新鲜事物,必须通过完善评价、激励体系的方式,才能更充分地调动专业课教师全力探索这一相对而言崭新的领域。所以,这就需要建构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一体系细化、量化、指标化“课程思政”执行过程中各环节、各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科学指标体系建构所实现的系统全面的评估体系,及时发现“课程思政”建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从而利用其发挥的导向作用,激励各学院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有的放矢,并进一步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教师和学院的有效奖励,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

(三)鼓励“课程思政”专项教研项目的申报和开展

通过不断推出和宣传专门围绕“课程思政”相关内容所构建的团队、课程、教案,通过不断组织以“课程思政”内容为比赛内容的专门教学比赛,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自觉在相关理工科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

(四)重点促进、发挥和利用好理工科高校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用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项目扶持等方式,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相关理工科学院“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规划以及“课程思政”内容的深度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各种方式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规划、设计以及教材的二次开发,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帮助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实践层面的答疑解惑”[6],使得“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偏差能够被及时调整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整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李齐全,李虹.“新工科”建设中的工程文化教育探析[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7(8).

[3]李静.理工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9(1).

[4]苏宏元,黄晓曦.“新工科”背景下人文教育的价值、困境与重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

[5]孙杰,常静.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

[6]马霖.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青春岁月,2019(5).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新工科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