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学而教 构建数学新知

2021-07-17杨子武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射线物体错误

杨子武

传统数学课堂,教师依据课堂教学内容,预设好讲授流程和方法,往往会忽略掉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变化过程,使得教学过程死板,没有活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需求,它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提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需求为主线,准确把握教材资源,利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思维活动的平台,满足学生认知需求,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心理的发展,使数学课堂呈现别样风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顺应认知差异,导出深层领悟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获得的生活经验有所区别,自然认知水平也会有所差异,即使学生在同一课堂上面对同一数学问题,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出现差异,产生不同的认知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差异,努力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使学生充分展现自身学习情态,导出学生深层领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例题:0.045÷0.03,让学生自主思考,应该如何计算。

教师归纳、整理学生意见:(1)计算中需遵循“商不变”原理;(2)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再看原有的小数位数;(3)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与被除数中的小数点进行对齐;(4)不需关注小数点,直接按整数除法进行计算。

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分层教学:对于第一种情况,学生基本上已经明确算理,可让学生自主计算,对小数点的移动稍加指导即可;第二类学生,在算理上还存在着盲区,可从计算结果的验证入手,充分了解除法算理;后两类学生,对除法的基本性质还没完全掌握,教师要从基础实例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商不变”的性质。

案例中,教学因人而异,对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形式,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促进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善待认知错误,错出精彩局面

学习中发生错误是一种很常见的教学现象,对于这些错误,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教师严肃批评,可能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压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对错误置之不理,则可能出现错误累积,使学生形成错误观念;善待学生的认知错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将已有错误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顺应学情发展,扭转错误局面,变错为宝,重新开启新的教学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射线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讲授了射线的特征,在学生基本掌握之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射线。学生认真思考,纷纷举手说出生活中射线的实例。

有的学生说:“手电筒发出的光可以成为射线。”有的学生说:“晚上汽车大灯射出的灯光也可以成为射线。”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我们头上长的头发也是射线。”顿时,教室一片寂静。很明显,这个错误的答案,让学生陷入了困顿之中。

教师稍作迟疑,顺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每一根头发都是一条射线,那么每一根头发就只能朝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笔直生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对头发进行修剪,还要保障每个人都要长生不老,这种情况下的头发才能够被称为射线。学生豁然开朗,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案例中,学生小小的思维错误,让课堂陷入寂静,教师顺着学生的错误思维,引导学生重新认知射线的特征,促进了学生对射线特征的进一步理解,深化了学生的认知,构建了精彩课堂。

把握偶发情况,生成教学契机

通常情况下,数学课堂的生成是教师精心预设的结果,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动态的人,其中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意料之外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这些偶发事件,如果教师直接规避或是置之不理,可能使学生失去进步的契机。教师要及时对其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找出其中蘊含的对教学有利的因素,抓住信息、换位思考,将其灵活转化,使之成为有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经历和认知,生成精彩教学契机,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目:商场打折促销,一件衣服按9.5折销售,购买人可节省15元,请问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大多数学生很迅速地给出答案:15÷(1-95%)=300(元)。但有一个位学生却给出答案:1-95%=5%,100÷5=20(元),20×15=300(元),所以衣服的原价为300元。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这样解题的原因,学生虽给出答案但却给不出解题细节。

这时,教师带领大家分析:第一步,1-95%=5%,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给出答案,衣服相对于原价降低了5%;第二步,100÷5=20(元),指的是什么?学生给出解释:每100元降低5元,则每降低1元钱需要商品的原价是20元;第三步,20×15=300(元)?降低1元需原价20元,现在降低了15元,所以需要原价20×15=300(元)。学生在探讨中发现了问题的本质。

案例中,对于教学中偶然发生的小“状况”,教师并没有在学生不能很好地表述时给予否定,而是通过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步骤的含义,把握契机,深化学生的理解。

尊重学生经验,自主建构新知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并在环境中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认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以生活为原型,是由生活经历和环境逐步发展而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构建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交流,自我感知、体验、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理清学习思路,掌握教学内容,自主建构新知,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学校的黑板坏了,现在需要制作一个黑板图样,邮寄到黑板生产厂。当生产厂收到图样后,工人怎样才能制作出相应的实物呢?

学生相互交流、探讨,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可以在图形边上写上:黑板实际长度和宽度是图形长、宽的倍数,如100倍;有的学生说,可以直接写:图形长、宽的长度是实际长度的1 /100;有的学生说,如此书写太过复杂,可以统一长度倍数,如100倍。

讨论到此处,教师提出:如何才能表达得即简洁又明了?学生受本节标题的启发,想到:可以直接以比例尺的形式展示在图形上,如图上长度:实际长度=1:100。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而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获得了良好的知识体验。

顺学引入课堂,促进知识生成

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天马行空般的引入,脱离学生认知实际,会让学生的思维如脱缰的野马恣意横行;恰当的引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导思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还会为之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工作。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思维为前提,综合各方因素,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形象认知画面,充分体现顺学而教的主导思想,让学生感知知识的魅力,促进知识的形成,構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面的概念”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物体的面,并引导提问:这些面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认真观察,给出不同答案。有的学生说:面存在于物体的表面,是平的;有的学生说:“面”是属于某一个物体的,应该是在一个立体物体上存在;还有的学生说:“面”没有规则,有一定的厚度和面积……

教师再次引导提问:大家认真分析,这些面的看法哪些是错误的?面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向学生总结:第一个特征,“面”必然是存在于物体之上,可能是物体的上、下、左、右不同的方向,因此,我们将它称之为物体的表面;第二个特征,“面”存在于物体上又不能脱离物体,但可以用笔将面画到纸上,我们称它为平面图形。就这样学生将具体实物抽象为“面的概念”,促进了“面”的形成。

案例中,教师通过问题的形式直接导入到概念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思考,有利于学生对“面的概念”的准确把握,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了教学的顺利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分析、把握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引领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射线物体错误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悬浮的鸡蛋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