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理

2021-07-17周小凤李广全

关键词:省际边界县域

周小凤,李广全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区域经济差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各层次各区域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1-2].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在指标选取方面,不断由经济总量、人均GDP等单项指标向经济基础、增长能力、结构效益等多要素构成的复合指标扩展,多指标综合评价[3-4]正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方向;在研究方法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标准差、泰尔系数、基尼系数、广义熵、加权变异系数等[5-6],但是这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忽视了空间分析,ESDA-GIS等空间差异分析方法是今后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方向[7-8];在研究尺度方面,不断由大尺度的世界、国家、地区向中小尺度的省、市、县层面转化[9-11],由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向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转移[12-14].但对于省际边界区内部县域层面的经济差异研究并不多,尤其是涉及中西部地区的省际边界区.

省际边界区[15-18]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在交接处所构成的特定的地理空间.地理位置的邻近性、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人文环境的统一性、经济发展的同步性,都是省际边界区内县域的共性.省际边界区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类型,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大多数的省际边界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省际边界区,因属于不同的政治单元,各行政区发展战略的差异及边界的阻隔,使得其在空间开发时混乱无序,经济差异逐渐扩大,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严重制约[19-22].为此,本文以东北省际边界区为实证研究区域,依靠ESDA-GIS技术,研究了其内部经济差异及形成机理.

1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本文的东北地区指广义的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以及蒙东5盟市.研究区域为东北省际边界区,包括黑、吉、辽、蒙4省接壤区域的72个县(市、区),其中包括4个市辖区和68个县(市).

东北省际边界区是我国典型的区域经济差异较大的省际边界区(见图1).2015年底该区域土地面积为54.47 km2,人口数量达到3 305.1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12 347.21亿元,分别占整个东北地区的37.46%,27.06%,18.96%.东北省际边界区虽然有相近的地理区位、资源基础和经济结构,但行政区划、发展政策等有明显不同,使得该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显著.

图1 东北地区省际边界区

2015年,人均GDP最高的吉林松原市(78 041元/人)是最低的黑龙江呼玛县(4 903元/人)的15倍,经济极化现象日益显著.因此,本文以东北省际边界区作为研究区域,探讨欠发达地区省际边界区区域经济时空分异及形成机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16个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综合计算出2000,2005,2010,201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考虑县(市、区)域相关数据的可得性,选用了人均土地面积、人均GDP、人均粮食拥有量、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人均第二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非农业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城乡居民储蓄额16项指标对东北省际边界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探讨.上述县域的社会经济数据分别来源于2001,2006,2011,2016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1.3 研究方法

1.3.1 均方差决策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系数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前者依据专家对各指标的主观判断确定权重,此方法发展较为成熟,但客观性较差;而后者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进行确定,主观性减弱,客观性较强,但计算方法较为烦琐,不利于推广.本文主要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较好地克服了上述不足.基本思路是:以各评价指标为随机变量,各方案Aj在指标Gj下的无量纲化的属性值为该随机变量的取值,首先求出这些随机变量(各指标)的均方差,将这些均方差归一化,其结果即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1.3.2 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系数、变差系数,通过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在不考虑地理位置情况下反映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一般用样本的标准差与均值之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1)

1.3.3 ESDA-GIS分析

ESDA-GIS技术以空间分析为核心,通过对研究对象空间分布模式的描述与可视化,揭示其空间联系、集聚和异常,反应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作用机制.空间自相关是ESDA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可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

(1)全局空间自相关:主要揭示属性数据在区域总体的空间关联和空间差异程度.最常用的指标为Moran’sI,计算公式为

(2)

Moran’sI值一般介于-1~1之间,Moran’sI值越接近于1,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域在空间上的集聚性越显著;越接近于-1,表示区域与其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异性越显著;越接近于0,表示各区域相互独立,空间上呈随机分布.根据Moran’sI值可将区域划分为4种类型:经济发展差异较小的高高型(HH)、低低型(LL)和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低高型(LH)、高低型(HL).

(2)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揭示局部空间单元与其邻近空间单元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本文采用局部指标Ii(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度量局部空间的自相关性,计算公式为

(3)

式中:zi,zj为区域i和j上观测值的标准化形式;Wij为空间权重矩阵.

2 东北地区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

2.1 总体差异特征

采用ArcGIS10.0软件,计算出各县(市、区)的Moran’sI值,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2000—201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的Moran’sI值全部为正且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表明2000—201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由集中到分散后又趋于集中的分布特点,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另外,变差系数(见图2)的变化也反应出东北省际边界区整体经济差异呈现波动性缩小的趋势.

表1 东北省际边界区Moran’s I与变差系数(2000—2015年)

图2 东北省际边界区Moran’s I与变差系数 (2000—2015年)

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变差系数和Moran’sI值的最高均值都不超过0.4,说明经济差异和空间关联度总体水平也较低,但由于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阶段,东北省际边界区各县域的空间联系和经济差异均表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波动性演变.

综合分析2000—2015年来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的变差系数与Moran’sI值的变动趋势可以发现,东北省际边界区县域经济差异拉大,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集聚并出现两极分化关系密切.根据变差系数与Moran’sI值的变动,可将其分为2个阶段:

(1) 2000—2005年为第一阶段,为变差系数与Moran’sI值同步缩小阶段.由表1可知,自2000—2005年,变差系数由0.384 2下降到0.228 2,说明县域发展差异缩小.2000年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吉林省和辽宁省东部的长白山地区,因为这一阶段东北省际边界区以资源导向型为主,这些地区凭借丰富的资源,经济发展较好;到了2005年,单纯依靠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后劲不足,东北省际边界区各地经济发展速度迟缓,县域经济差异缩小,出现低水平的均匀分布,从而导致Moran’sI值由0.371 8下降到0.259 5.

(2) 2005—2015年为第二阶段,为变差系数与Moran’sI值反向增减阶段.其中2005—2010年为经济差异扩大、空间集聚减弱的阶段.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具体落实,辽宁省提出沈抚新区、辽西北发展规划,吉林省提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延龙图一体化发展战略,使得辽西北、辽东北和吉林省东部的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际边界区发展较为落后.2010—2015年为经济差异缩小、空间集聚持续扩大阶段.随着《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的实施,内蒙古和黑龙江的省际边界区得到快速发展,而辽宁省战略重点倾向于沿海经济带,西部和北部发展速度下滑.

2.2 内部差异特征

根据省份差异,将东北省际边界区划分为4个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受行政体制等因素的影响,2000—2015年4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显著(见图3).局部影响着整体,因此通过对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4地区内部经济差异的演变研究,探讨其对东北省际边界区整体经济差异的影响.

图3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4地区变差系数

(1) 2000—2005年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缩小,与东北省际边界区总体差异变化一致.2000—2005年辽宁省、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省、吉林省经济差异系数分别由0.452,0.395,0.369,0.304下降为0.205,0.288,0.245,0.259.其中辽宁省经济差异系数下降幅度最大,这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东北部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与辽宁省西北部的省际边界县域经济差异缩小.而在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东部原有的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调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原本的落后县域得到政策上的倾斜,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省际边界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缩小.

(2) 2005—2015年各地区经济差异出现分化,除辽宁省经济差异系数略微上升外,由0.205增加到0.211,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省、吉林省经济差异均减小,分别由0.287,0.245,0.259减小到0.278,0.244,0.167,与东北省际边界区总体差异变化一致.这是因为在东北振兴背景下,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省、吉林省争取享受优惠政策,积极做好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现代农业,使得位于省际边界的县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差异缩小.而辽宁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群和辽宁中部城市群,使得位于辽西北的省际边界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差异扩大.

3 东北地区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空间演变特征

3.1 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空间演化特征

利用16个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综合计算出2000,2005,2010,201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并以总体均值的0.75,1.0,1.25倍为分界点,将72个县域分为发达、次发达、欠发达、落后4类(见图4),通过对比上述4个年份的空间差异格局,发现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空间演化具有如下特征:

(1)2000—200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工”字形的经济空间格局逐渐减弱,经济差异呈缩小趋势.2000年东北省际边界区的发达县域主要集中分布在蒙黑交界的大兴安岭林区以及黑吉辽东部所在的长白山区.随着整个东北核心区的发展,位于东北省际边界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整体下滑,发达县域数量由2000年的21个减少到2005年的9个,欠发达和落后县域数量由2000年的36个增加到47个,出现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经济差异缩小.(2)2005—201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空间极化波动性增强,与经济差异变化趋势一致.201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发达和落后县域个数分别比2005年增加4个、3个,欠发达县域增加7个;同时,在空间上,吉黑交界的东部地区发达和次发达县域数量增多,辽宁省西北部落后县域数量增加,其他地区的空间结构没有显著变化,说明整个东北省际边界区县域两极分化趋于显著,空间极化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差异扩大.(3)2000—2015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4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的波动性变化,使得区域经济差异也出现波动.2000年以来,由于经济基础和区域发展战略等的不同,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4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分异显著.其中,吉林省省际边界县域内部经济差异最小,内蒙古东部最大,辽宁省和黑龙江省波动明显,进而引起整个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波动性变化.

图4 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空间分布图(2000—2015年)

3.2 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特征

采用GeoDA软件,依据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得分,计算并绘制出东北省际边界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LISA集聚图,结果见图5.

图5 东北省际边界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LISA图(2000—2015年)

图5中:(1)HH型(高-高型),是指自身与周边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且空间差异较小的县域.2000—2015年该类型县域由内蒙古北部、吉林省东南部不断向黑吉交界的东部地区集聚.2000年整个东北省际边界区共有5个HH型县域,分别是内蒙古北部的根河市、吉东南的柳河县、吉东北的珲春市、黑东南的东宁县和宁安市,到了2015年,该类型县域数量增加为8个,且全部集中到黑吉交界的东部地区.这说明整个东北省际边界区空间极化趋势十分明显.(2)LL型(低-低型),是指自身与周边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且空间差异较小的县域.自2000—2015年LL型县域一直集中分布在辽西北和内蒙古东南部,虽然在2010年,该地区经济低水平县域的集聚现象一度改善,但到了2015年又再度集聚,可见该地区县域经济落后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3)LH型(低-高型),是指自身发展水平较低,而周边发展水平较高,且空间差异较大的县域.2000—2015年该类县域无明显数量变化,吉东北的汪清县,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受周边县域经济辐射,由LH型转变为HH型.由于HH型不断向黑吉交界的东部地区集聚,所以在其周边出现新的LH型县域.(4)HL型(高-低型),是指自身发展水平较高,而周边发展水平较低,且空间差异较大的县域.2000—2015年HL型县域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赤峰市)市区或其下辖县域(康平县).

综合以上分析,2000—200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各相邻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缩小,空间集聚性减弱;2005—2015年各相邻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空间集聚性增强,主要表现为HH型不断向黑吉交界的东部地区集聚,LL型不断向辽西北和内蒙古东南部集聚.

4 东北地区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机理

4.1 自然区位

自然区位包括地理环境、资源基础等要素,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对区域经济差异有着基础性的影响.东北省际边界区各县(市)虽整体上同处于一个自然区域,但在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基础等方面依然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东北省际边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统计,2000,2005,2010和 2015年,低水平和较低水平县域数量所占比重分别为50%,34.72%,43.06%和40.28%,呈现波动性缩小.该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辽西北和内蒙古东南部,该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崎岖,阻碍了经济发展,LL型县域集中分布.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气候资源都利于这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区位的细微差异,使得东北省际边界区各县(市)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协调性较差.

4.2 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产业结构,都对区域经济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东北省际边界区整体上经济基础薄弱,根据边界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保持在0.3左右,得出边界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15年来也无显著提升,说明区域内各县市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差,呈现低水平的恶性循环.另外,根据数据可知,该区域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人均GDP分别为 708,1 836,5 186 和7 674元,无论是数值还是增长速度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也影响区域经济差异,东北省际边界区各县域农业发展优势显著,地广人稀利于商品率的提高,但对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供应不足,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以辽西的朝阳市为例,其下辖的北票市、建平县、凌源市、朝阳县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省际边界区的平均水平,因为该地区劳动人口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较小,工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缓慢,最终导致经济差异波动性缩小.

4.3 政策导向

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东北省际边界区因所属各省在边界地区所采取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落后地区发展等政策的差异,使得东北省际边界区内部经济差异出现波动.近年来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政策向中部核心区倾斜,提出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主轴的东北中心城市发展轴带,以哈尔滨、长春为中心城市建设哈长发展轴和哈大齐牡、长吉图经济带,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城市建设沈阳经济片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推进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在政策推动下,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受益较多、边界区经济发展受益少,两极分化明显.在东北省际边界区表现为吉林省东部和黑龙江南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辽宁省西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水平较低.

4.4 空间作用

区域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周边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较发达的区域提供资金、人才等经济要素,较落后的区域提供资源、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在不同区域之间流动,随着时间累积逐渐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最终引起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差异出现.由图5可知2000,2005,2010和2015年HH型和LL型县域比重依次为86.36%,76.47%,59.09%和86.36%,说明近15年来该区域的发展空间集聚效应显著,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而且HH型县域数量远低于LL型县域,说明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之间邻近的不多,空间集聚性较低,而欠发达县域邻近的较多,空间集聚性较高.由于远离本省经济政治核心区,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弱,不利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使得低水平县域不断向辽西北和内蒙古东南部集聚,整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东北省际边界区72个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单位,以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各县域16项经济指标数据为基础,利用均方差决策法计算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得分,借助ArcGIS10.0和GeoDA软件,探讨了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

(1) 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并集聚的态势与经济差异时间演化趋势一致,说明东北省际边界区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是空间极化;此外,当前仍处于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所以各县域之间的空间关联度比较低,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差异特征.

(2) 2000—200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4个地区内部差异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缩小趋势,其中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内部差异是东北省际边界整体差异变动的主要贡献者;2006年以来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波动性扩大趋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4个地区内部差异分化明显,其中辽宁的内部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驱动者.

(3) 东北省际边界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与经济差异演变趋势大致相同,空间上,HH型县域不断向黑吉交界的东部地区集中,LL型县域不断向辽西北和内蒙古东南部集聚,表明东西差异是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主要表征.

(4) 驱动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区位、经济条件、政府导向、空间作用及边界阻隔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自然区位、边界阻隔等传统因素的经济地位下降,而经济条件、政府导向、空间作用等结构性因素的经济地位上升.

(5)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省际边界区的发展研究目前仍较为薄弱,但政府和学术界对于欠发达地区省际边界区的发展已逐渐开始重视.受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仅对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格局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如何采用定量模型揭示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形成机理,特别是行政边界对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省际边界县域
渤海湾省际滚装船舶零担货物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影响因素探究
守住你的边界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有边界和无边界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OF MALLS AND MUSEUMS
人蚁边界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