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2021-07-16金丹
金丹
摘要:明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意义;对某市耕地人口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等资源承载力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某市各阶段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提出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建議,以期对未来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资源环境;发展;承载力
1.评价意义
1.1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界定既要最大限度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要考虑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及浪费现有资源或者对后续利用造成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据此,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定义界定为:“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限度”。
1.2从源头保护和整体管控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正在逼近,客观科学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强化国土资源开发管控和利用统筹,防止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利用的关键。在土地资源开发活动中,通过对资源承载、环境容纳等因素的合理定界,助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力度,推动源头保护和功能修复,切实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1.3保障生态安全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为保障社会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在发展中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安全为基础,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只有把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接续、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综合评价
2.1指标体系的确定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建立的综合评价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
2.2评价指标的计算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来确定权重系数,客观赋权法的原始数据是由各指标在评价单位中的实际数据形成,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因而,此类方法客观性较强。立足客观赋权法,以均方差权数决策赋权法和变异系数赋权法为基础,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客观、综合评价。
2.3综合评价值的求解
土地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开放系统,其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各子系统对承载力的贡献都同等重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等于各子系统评价指数之和,进而得到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值:
为了更明确地评价最终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参照已有的研究资料,建立了分级评价标准。分值在0-1分之间,分值越高,表明土地资源承载力越强,以0.6分为基本标准,0.6分以上表示土地资源承载力可以满足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需求,0.6分以下表示承载力不能满足需求。具体分级如下:0.8分以上表示有很高的土地资源承载力,0.6~0.8表示有较高承载力,0.4~0.6表示中级承载力,0.2~0.4表示低承载力,0.2以下表示弱承载力。
2.3.1评价结果
通过对某市2006-2014年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2006-2007年全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0.2~0.4低承载力区间,2008-2010年全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0.4~0.6中级承载力区间,2011-2013年全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0.6~0.8较高承载力区间。其中2014年全市资源环境承载力0.56,相比2011-2013年较低,主要源自宜耕后备资源潜力、耕地质量保护综合治理、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等方面得分相对较低,即全市在新增建设用地扩大相关产业规模的同时,对于工业废气排放、耕地补充质量建设等方面的后续管护、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整治等工作较2011-2013年相对薄弱,且宜耕后备资源潜力逐年降低,综合分值下降。
2.3.2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建议
鉴于历年某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值的变化趋势分析,建议在加速全市城乡发展建设的同时,兼顾耕地保护和资源环境建设,加大耕地建设力度,稳步提高耕地数量质量保障能力。结合生态适宜度、环境友好性两个方面,采取大气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居住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治理、土壤环境治理等措施,建设生态适宜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格局。
制定提升承载力的制度体系,动态监测资源环境,创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体系,提高耕地灾害防治水平,强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改善资源利用方式,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加强资金技术支持,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治理与恢复矿山生态。制定生态经济优惠政策,加大生态环境补偿力度和生态保护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封志明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 《中国土地科学》 1994 8(3)
[2]书华 毛汉英 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16(3):248—254.
(辽宁景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