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与死的探索

2021-07-16陈晶霞王婷婷

音乐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马勒交响曲声部

陈晶霞 王婷婷

本文通过分析马勒的声乐套曲《亡儿之歌》中的第一首《此刻太阳终将升起》,观察马勒音乐中的死亡内涵,解决笔者初听这首作品时产生的诸多不解和困惑。这首标志着马勒成熟时期风格的声乐作品,集中体现了马勒独特的音乐语言、声乐体裁和交响曲的相互融合,并以此来达到咏唱人生和死亡深刻内涵的境界。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是20世纪重要的音乐家,有学者将其音乐成就即推动音乐史发展进程的贡献与贝多芬相比肩;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东、西方都掀起了一股马勒复兴热潮,有学者认为其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勒及其作品所体现出的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内涵被当代人们所广泛接受和需要,由此形成了类似于19世纪巴赫复兴运动的马勒音乐研究和演出热潮。本文所分析的是马勒在他担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和指挥的十年间,即他指挥生涯的高峰时期(1897—1907),所创作的声乐套曲《亡儿之歌》(Kindertotenlieder,1901—1904)中的第一首《此刻太阳终将升起》,这首作品体现了马勒的思想、矛盾、独特的音乐语言等,尤其能体现出国内外一直以来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即马勒音乐中的死亡内涵。

一、理解马勒音乐中的死亡内涵

马勒音乐中的死亡内涵,涵盖了他的生活遭遇、人生思考、音乐美学思想等等,听者在欣赏马勒的音乐时,或许会对其中所表达的情绪和矛盾有所不解,至少笔者自身在最初欣赏《亡儿之歌》时,产生了种种疑问,例如,《亡儿之歌》完成于1904年,而马勒在1902年时才与妻子阿尔玛结婚,并且在遭到妻子的反对和不解后,继续坚持创作,那么他在创作时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中提到:“马勒的交响曲是歌曲化的交响曲,而他的歌曲则是交响化的歌曲……纯器乐的第五、第六、第七交响曲与声乐套曲《亡儿之歌》有联系,着意表现人同社会、人同现实的关系,悲切地倾诉了人世间的苦难遭遇。”所以在分析和理解《亡儿之歌》时,这几首交響曲是否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在生前就已经以指挥闻名的音乐家马勒,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遭遇,怎样的内心世界,来引导他创作这些带有独特气质的作品。在研读相关文献之后,对于上述问题笔者找到了一些答案,将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展开叙述。在此,依旧继续探讨马勒的死亡内涵。

许多关于马勒生平的描述中,关于马勒的犹太人身份和旁听维也纳大学的音乐史和哲学课程的内容,几乎所有学者都会提及并加以强调,这同样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这些看似没什么特别的描述,实则与音乐作品、与音乐中传达出的死亡内涵相关联;马勒生前对于自己犹太人身份和因为这个身份而受到种种不公,在他的话语中,能感受到他的悲伤:“我是一个三重无家可归的人。在奥地利作为一个波西米亚人,在日耳曼作为一个奥地利人,而在世界上作为一个犹太人,到处我都是一个陌生人,永远不受欢迎。”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时代和世界上对犹太人不友好的社会环境,影响着马勒的性格和思想。此外,在校期间学习历史和哲学,也使得马勒的作品常从哲学、宗教角度对人生问题进行探索。他把所有体验和感受都一一写入他的音乐中,用音乐汇成一幅人生百态图。甚至,在音乐世界中,马勒也不得不在指挥与作曲的双重身份中挣扎和纠结,他曾说:“我指挥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是为了作曲。”

纵使遭遇坎坷的生活磨难,马勒却依旧是一个心地善良,充满人道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引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当大地上还有别的生灵在受苦遭难时,我又怎能感到幸福?”在本文分析的这首《此刻太阳终将升起》的标题和音乐中,也能感受到讴歌人类之爱,给予痛苦的人以希望和力量的精神安慰。这不由得让笔者联想到中国民族乐器二胡作品《二泉映月》和作家余华的著作《活着》,同样是用艺术作品来思考和探求人生的答案,这是马勒音乐内涵的精华之处。

二、《亡儿之歌》的创作背景

马勒创作《亡儿之歌》的初衷是什么?笔者最初和阿尔玛一样对马勒创作《亡儿之歌》有着同样的不解,但也认为马勒在创作时,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因(但后人已无从得知),随后笔者似乎在文献中找到了一个较为合适的解答。马勒共有14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二,因家境贫寒,许多兄妹先后夭折,其中,就包括了他最亲密的弟弟恩斯特·马勒(Ernst Mahler,1861—1875)。马勒是根据诗人费力德里希·吕克特(Friedrich Rückert,1788—1866)的《亡儿之歌》创作的同名声乐套曲,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吕克特小儿子的名字和马勒曾经最为亲密的弟弟的名字是一样的——都叫恩斯特”。而创作这首作品之时,马勒的生活处在他人生中较为平静美好的时期,虽然诗歌《亡儿之歌》本身就有着强烈的死亡主题,但是在音乐中似乎能看到马勒的一个转变,即马勒将自己对死亡的精神诉求过渡到一种更为妥协、缓和的接纳方式。笔者认为这样的转变,是持续向好的生活使得马勒的心境和对于死亡和人生的思考有了转变,并且马勒一直以来对挣扎在苦难深渊中的人们有着深表同情的人道主义思想,也促使他在沉重的死亡、悲伤主题下,给予人光明和希望。

上文中提及马勒集中创作的两种体裁,即交响曲和歌曲,联系紧密。《亡儿之歌》与第五、第六、第七交响曲之间有着潜在的联系。《第五交响曲》以葬礼进行曲为开头、《第六交响曲》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用两个配器风格奇特的“夜曲”乐章,述说了与《亡儿之歌》类似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和难以描述的人类内心和情感世界。有学者认为《亡儿之歌》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戏剧性和交响性。《亡儿之歌》与这几首交响曲联系紧密的原因,还有马勒将《亡儿之歌》的主题材料和旋律运用到第五、第六、第七交响曲中。

因此,《亡儿之歌》标志着马勒成熟时期音乐风格的开始。那么这首作品到底是如何用音乐语言来表达这些丰富内涵的?

三、《此刻太阳终将升起》

这首作品以4/4平稳的节拍,缓慢而喜怒无常(langsam und schwermütig nicht schleppend)的音乐标记来奠定速度和情感基调,在双簧管和圆号6小节的前奏后,浑厚低沉的男声开始演出声乐的旋律声部,人声与器乐之间相互呼应、对话式,产生一种叙事感和叹息感。全曲的各个声部少有一齐发声的段落,根据声乐部分的旋律,共分为a,a,b,a四句,总体结构不十分复杂。

(一)声乐部分

歌词的大意为:“现在太阳将如此明亮地升起,好像夜晚没有发生过灾难!这灾难只发生在我身上,……祝福是世界的欢乐之光!”歌词中充满了矛盾、黑夜和光明、灾难和祝福等,同时传达出一股积极的力量,阳光、灯作为意象,代表积极的事物,多次出现,但是在这样多次的强调中,却有一种令人迷惑、怪异的感受。于是,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自己的解读,马勒《亡儿之歌》使用的是一个母亲的角度和语气,来看待自己孩子的死亡;马勒失去自己的兄妹,他的母亲痛失骨肉,这无疑是马勒刻骨铭心的一幕。

声乐旋律的作曲技法体现在多次出现的单声部半音线条,连续半音进行;对多重半音化线条加以衬托、概括的主、属持续音。

(二)交响乐部分

交响乐部分包括单簧管、圆号、竖琴、钟琴以及弦乐器,马勒依据乐器特点,使每一件乐器能够产生特定表达和表现力,例如,竖琴旋律几乎和人声声部相一致,同时停止和演奏;一直在b段第二句之前,交响乐部分的谱面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各个声部有许多全休止符,起到对话式的音乐效果和不掩盖人声声部的作用。

马勒对20世纪音乐乃至当代音乐的影响之深远,不仅是因为马勒的音乐活动跨越19世纪与20世紀之交的时间点上,更是因为他的创作还深刻影响着后来的音乐家。早期表现主义中所表现出的怪诞、夸张的音乐形象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人们痛苦、压抑等情绪的音乐表达,可以在马勒的音乐作品中找到源头。勋伯格在马勒逝世后,创作了两首钢琴小品和著作《和声学》,来表达他的悲痛之情。在贝尔格著名的歌剧《沃采克》中,可以发现其借鉴了马勒这首声乐套曲《亡儿之歌》的旋律主题。笔者被马勒音乐中表达出的深知人间疾苦,却依旧讴歌大爱所打动。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

[2]王婷婷.:《西方古典音乐鉴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李秀军,王平:《马勒——通往二十世纪的重要作曲家》,《人民音乐》1993年第5期。

陈晶霞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

王婷婷 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马勒交响曲声部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厨房交响曲
色彩交响曲
晚霞剑影交响曲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
人生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