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要求职校改变教育质态
2021-07-16滕道明
滕道明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学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8-0077-02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培训职责认识模糊,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培训是一些专门机构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职业院校搞培训是不务正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與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加大职业培训、服务区域和行业的评价权重,将承担职业培训情况作为核定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问题的重要依据,推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由此看来,对职业院校来说培训和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或缺。培训和学历教育如同职业院校的“两条腿”,既不能一条腿粗一条腿细,也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只有两条腿均衡协调发展,职业院校才能行稳致远。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独特的培养目标——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种独特类型的人才须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理实一体化等途径和方式,否则就会不自觉地“照搬”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从而丧失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当前,职业教育职业性、跨界性和应用性等本质属性在学历教育中体现得还不够充分,教材和教法脱胎于普通教育的痕迹还隐约可见,针对职业院校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还不够健全。职业培训突破了学历教育学习主体、学习时限、学习空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的传统和约束,使职业院校实现了从一元结构向二元结构的跨界、从单一需求向双重需求的整合、从在校学生向社会成员的拓展、从学制教育向终身教育的延伸、从学历证书向多元认证的重构,培训使职业院校的办学更具开放性、针对性、灵活性和高效性。
“升级版”经济倒逼职业院校校企深度合作。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产业化升级、数字化转型、新技术应用、新基建转换等对职业教育提出新挑战,“升级版”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升级版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如果依然故步自封,不跳出职教圈,不借助外力,那么职业院校至少在教学内容、实训条件和专业师资三个方面都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因为,不论学校的教学内容如何先进,与生产、服务一线所应用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工艺相比总有距离;不论学校的实训设备如何先进,与生产、服务一线最新生产设备相比总有距离;不论学校的专业课师资如何强调“双师型”,与生产、服务一线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相比总有距离……相较于学历教育,培训的诉求更前位、更具体、更精准。因此,职业院校和企业要构建生命共同体,在共建中共赢。可以采用引企入校或者引校入企的办法,使学校共享企业的环境、设备、师资、信息、技术、标准、文化等,实现培训与用工的零距离对接。
需求个性化倒逼职业院校“三教”改革。尽管古今中外没有任何理论能证明职业教育是适合低分学生的教育,但是近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依然处于劣势,中等职业学校兜底的状况短期内依旧难以改变。抱怨无济于事,唯有改变观念和方法,探究适合学习者基础和特点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2019年,我国高职扩招100万,在此基础上,2020年高职继续扩招200万,未来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大势所趋。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构成将更加复杂,中职毕业生、高考落榜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残疾人、转岗再就业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均有可能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如何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诉求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挑战。为顺应学习者的先天禀赋、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教师、教材和教法要进行相应变革。教师要像师傅,教材要类似于说明书,教法要转变成做法,教学组织要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完整的工作体验过程,让学习者从行动开始学习到行动结束。
学习型社会倒逼职业院校实施终身教育。若完全以教育阶段的纵向顺序作为职业院校的办学依据,就窄化了职业院校的办学功能。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要求职业院校建构服务终身教育需求的培训体系,不仅“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而且满足人们因改行跳槽、岗位调整、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等原因引发的再培训需求,发展适合的职业教育。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延伸至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甚至特殊教育中艺术、体育、健康等领域的职业培训,向后延伸至高中后、专科后、本科后、研究生后甚至退休后人们对技术技能或修身养性等方面的刚性、改善性需求。职业院校应该像加油站一样,随时随地为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服务。
培训不是附加给职业院校的负担,而是给职业院校增值赋能;培训不要求职业院校另起炉灶,而是要职业院校将资源优化重组;培训不是降低职业院校的档次,而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标尺;培训与学历教育不是两股道上的车,而是专业人才“从新手到专家”成长过程中的接力棒和推进器。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