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1-07-16苏凤梅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核心素养

苏凤梅

摘 要:践行劳动教育,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发展核心素养,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尝试和探索中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强化合作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劳动教育;劳动实践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不足,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时代明确教育要立德树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是劳动教育的基本目的。学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模式,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开展贯穿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劳动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结合起来,才能维持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一)班级清洁劳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全班同学一起制定《每周值日表》,在班上选出两位劳动委员,每天进行劳动值日保洁的监督工作。每个学生都有劳动清洁的岗位任务。学生自觉依时做好自己的值日工作。秀旺同学和德俊同学还主动申请当垃圾分类委员和护绿员,负责班级垃圾分类监督和班级盆栽的浇水、维护工作。每月的劳动大清洁,学生都主动带清洁工具回学校,认真地进行劳动清洁,一丝不苟地擦桌椅、门窗,即使满头大汗也不喊累。在学生的辛勤劳动下,班级清洁劳动获得满分,被评为“先进班集体”。班长拿回奖状那一刻,学生都兴高采烈,感到无比光荣。

(二)清洁家庭浴室大比拼

本学期的劳动课班级开展了“清洁浴室大比拼”的实践内容。课堂上,教师出示清洁浴室的清洁用品,讲解使用方法。图文并茂,与学生一起探讨清洁浴室的方法和步骤,最后,鼓励和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回家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清洁浴室的劳动实践,为自己的家清洁浴室,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减轻家人的劳动负担,做个爱劳动、会劳动的好孩子。学生都热情高涨,积极在家里进行清洁浴室的劳动实践。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到清洁浴室的劳动中。家长们为孩子准备好清洁用品,指导孩子清洁步骤。无论是擦瓷片、收拾浴室的用品,还是清洗马桶,孩子都有板有眼。家长边指导,边与孩子一起清洁,不知不觉中,清洁浴室劳动也成了亲子劳动。家长们还高兴地把孩子清洁浴室拍下视频或相片,在班群里分享,让其他的同学也一起学习,成了亲子劳动分享会。

二、在劳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著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一)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活动。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本学期班级开展了贴近生活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创意水果拼盘的活动最受学生欢迎,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学生用自备的水果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制作,作品完成后要有一定的主题意义。比赛前,学生和家长准备好材料,设计好图案,在家做好练习。下午劳动课,水果拼盘大赛准时开始。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每个小组学生分工明确,尽情发挥创意,忙得不亦乐乎。葡萄、苹果、橙子、香蕉等五彩缤纷的水果在选手们的创意和精细的刀工下,被改造成片、丁、丝、块等形状。经过半个小时的创作,加上精美的摆盘和各种色彩的搭配,各种各样的图案就出现在眼前。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选手们停止创作,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各自作品的题目和寓意,评委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评奖。在这次比赛中,“快乐组”的《百花齐放》获得“最佳创意奖”,“老鹰组”《香蕉单车》获得“最佳设计奖”,“少女组”的《小刺猬》获得“最美图案奖”,“酷酷组”的《小猪》获得“最佳合作奖”。

在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学生专心致志,纷纷完成自己的作品;学生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学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观赏,这不仅让学生经历一次美的享受,且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想象力,打开眼界。相互品尝水果拼盘让整个活动温馨而愉快,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促进了家校联系。

(二)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限于只找到一种,而是进行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非常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在水果拼盘课上,体现学生一定的创造力,这时,教师可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在实践劳动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学校的“劳动基地”开展种菜实践劳动。学生编成几个小组,每天由一个小组负责菜地的田间管理工作。组长进行分工,组员互相合作。早上浇水,中午除草、捡树叶,下午浇水,检查蔬菜的生长情况。劳动课学习蔬菜的田间管理方法,再到菜地实践,小组交流,甚至上网查阅资料帮助提高种菜水平。学生逐渐掌握浇水的方法,知道小菜地3—4桶水就足够湿润了,浇太多会淹死菜苗,浇得太少,菜地土壤较干,水分不足,菜苗长得慢,且下雨天不用浇水。施肥一次,要隔一个月再施肥。白菜特别招虫,生菜招小蜗牛,苦麦菜比较少虫。瓜类长得比较慢,如:木瓜苗,一个月才长高几十厘米。收获季,学生一起收菜,每位学生都带上自己种的一些菜回家,与家人分享劳动成果。他们都说:“自己种的菜特别甜。”

学生在合作中实践,在实践中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醒,共同进步。这些合作交往、实践的经历成了学生宝贵的成长养分。

劳动教育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开辟了一个贴近生活、开拓思维、寓教于乐的广阔空间。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核心素养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