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魅力在于无数的可能
2021-07-16邓碧清
邓碧清
传记文学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一直有着独特的魅力,传主也多是历史人物、名人大家等。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共计56万字的李镇西新作《教育的100种可能》,不仅尝试了传记文学的新形式,也再一次刷新了读者对李镇西和他所从事的事业的理解与敬畏。
与其他传记文学不同,《教育的100种可能》收录的36篇人物传记,其主人公清一色是李镇西的学生。他们也许并不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士,但他们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他们是骨科医生王红川,乡村教师张春银,乡镇企业家伍建,公交车司机刘春华,打工者李俊,眼科博士李嘉文,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学者陈峥、彭艳阳,旅德学者周慧……
这些人是平民教育的真实成果,所以在接地气的同时,也就特别具有示范性。书中主人公与作者之间的真诚对话,也让读者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往返,见证美丽心灵间的真情告白。这些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无不在闪耀着这样的理念光辉:教育,真的有100种甚至更多种可能!
而给昔日学生作传的李镇西自1982年进入中学教育领域以来,就不断追随着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脚步,坚持不懈地走在自己的教育道路上。他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理论和实验,所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都指向一个目标:为了每一个孩子终身的幸福。
李镇西认为,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更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不受孩子爱戴的老师,他的教育人生肯定是不幸福的。他这样给自己定位:“我本质上是一个文人。这里的‘文人意味着坚守原则、绝不世故的书生气,意味着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意味着永远保持一颗纯净的赤子之心。”紧接着,他对所有语文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语文老师不一定是作家,但一定要有作家的情怀;不一定是诗人,但一定要有诗人的激情。”
除了无私的爱,教师还应该具备这样一种专业素养,就是“敬畏”。李镇西在自序中引用陶行知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他进而阐述道:“无论你现在是表扬还是批评,或是如陶行知所说的‘冷眼和‘讥笑,你面前站着的这个孩子,你能知道10年、20年或30年以后,他有多少种可能吗?有100种可能!”
30多年的教育生涯,李镇西就是这样满怀敬畏之心地走来。他敬畏自己从事的职业,敬畏教育规律,敬畏教育法规,善待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優等生还是后进生。他把教育者对教育的态度分为四种:“应付”“饭碗”“事业”“信仰”。他认为,最幸福的教育人生,就是把教育当作信仰崇奉,把学生当作上帝来热爱。他像青海塔尔寺制作酥油花的艺僧一样,虔诚地信仰教育,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或者说,他更像个一丝不苟的艺术家,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实现教育的100种可能。
从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灵与心灵的真诚沟通,人格与人格的热烈碰撞,情感与情感的美妙契合。其中更有深情的目送,虔敬的仰望,重逢的惊喜,成功的喜悦,铭刻在灵魂深处的感恩与感动。作为教师,李镇西的教育生涯是与幸福相伴同行的。
当然,美丽光环笼罩下的李镇西,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教育“完人”。他认真总结,真诚反思,于是,就有了《代跋: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我》。这是一个勇者直面灵魂的告白,更是一个虔诚的信仰者坦然的反思和忏悔。我想,从李镇西深情关注的目光下走过来的孩子们,最能够体味和享受教育的幸福。这些如今已经成长为大人的孩子,在人生最重要的中学时代,能够遇上李镇西这样的老师,无疑是一群幸运儿。
王红川对李老师说:“您给我们读书,组织我们讨论,在富有时代特色的小说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善良,学会了勇敢和坚毅。”只当了李老师一学期学生的陈峥还记得李老师给他们读过的《青春万岁》中的一句话,她说:“长大后,经历了很多,从中国到加拿大,再到美国,生命中遇到过无数的人和事,这句话始终刻在我的灵魂深处……做李老师的学生真的幸运又幸福。”
…………
如今,李镇西已经从教育的第一线退下来。但他退而不休,继续奔走在新教育实验的征途上。如果说,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有100种可能,那么每一位教师的教育人生,也有100种可能。
(本栏责编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