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的协同育人路径

2021-07-16郑保胜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立德协同

郑保胜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开好思政课与当好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全方位要求。

但新时期的思政教育还面临一些问题,如思政教育活动脱离学校教学实际,乏味的理论灌输很难使学生产生共鸣;思政课教学内容缺少引领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衔接不好,校内和校外互动不全面;组织管理系统缺乏联动性,行政中心指导、服务作用落实不彻底。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创建“大思政”育人环境,加快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步推进。

形成立德树人的思想

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步發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法。在构建思政课程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和改进授课内容、教育方式、教学实践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建设,重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及价值元素,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优良品格、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

将思政工作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

各学科均有传递知识、理论、技能及经验的职能,并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政价值,发挥着良好的育人作用,如思政课程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课程中历史人物的社会责任、家国大义等。教师要把立德树人看作中心环节,强化思政课和各类课程的连接,充分融合思政教学和教学实践,使思政工作融入教学整个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注重创新发展

加快思政内容更新,协同思政知识和课程思政价值内容。创新思政知识,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有效融合,并借助新时期思政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在改进过程中持续加强思政学科内容建设,取得综合育人效果。

加快教学方式革新,统一课内外教学活动。思政教学内容源于对实践活动的总结与提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体验性。因此,必须重视思政内容的实践性,通过讲座、调查、辩论、研讨等环节,把校内所掌握的知识和校外实践相协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加快教学管理创新,协同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管理。思政课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行政管理中心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氛围与完善的制度保障,二者有效协同才能促使思政教学达到最优化。教务中心要按照教学标准制定授课细则,在授课资源分配上优先向思政教育倾斜。人事中心要从教师培养计划、考核规定及激励措施着手,组建一个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的教师团队。科研中心要在科研资金、科研奖励等方针设置上优先考虑思政教学研究活动,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任务做好。

(责编 侯心雨)

猜你喜欢

大思政立德协同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