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创新与策略
2021-07-16陈华恒
陈华恒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负责总体规划,班主任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班级中进行德育。班主任作为执行者,实施的策略要科学且合理,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开展。本文根据小学班主任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供同行学习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德育管理;实施策略;创新
学校对学生的德育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班级教学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德育的管理。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整体发展,而且还关乎到能否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因此,班主任必须在原有的德育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以此促进德育质量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三观。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必须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探索学生在德育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中很好地进行了德育,那么他的班级的基本素质也会很高,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一言一行都被模仿,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工作甚至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应发挥积极向上的德育指导作用。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与学生家庭之间的合作沟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对学生的德育尤其重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必需的。然而,据调查显示,我国现有一些家庭严重忽视了小孩的教育问题,给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例如,孩子上学从来不迟到,行为表现出色,但家长认为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才是好的,纪律方面再好也不认同,班主任也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施较为单一。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想学生表现得好,除了依靠学校的规章制度外,还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工作开展中,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这样会更利于学生的德育。但目前大多数小学还没有与社会公益群体进行有效的合作,如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等,缺乏现场的教育和实践。因此,任凭班主任的说教和规章制度都显得空洞乏力,也很难得到预想的德育工作效果。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与创新
第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的建设,班主任要善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想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就要全心全意地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例如,小学生心里单纯,想问题较简单,但他们很敏感,有很强的自尊,不能对成年人那样与他们交流。在进行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必须从多个方面考虑,给他们仔细周到的关心,尤其是教师不能因为某些同学的学习成绩好,就表示格外的关心,特别的关爱,而忽视了他们,这样不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所以,教师要平等对待,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让他们也感受到认可,在赞赏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可以使班主任的工作更加顺利。
第二,尊重和鼓励学生。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互动,还要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真正爱护每一个学生。由于小学生处于懵懂的阶段,在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存在问题,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要关心照顾学生,要打破師生之间的隔阂。此外,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端正自身的言行。例如,教师在组织班会上,要保证班会的内容有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深入了解的目的。当学生做错了事情,必须提出批评,批评学生时,首先要指出他们在那里做得很好,承认他们的优点,然后分析事件,再指出那里做得不好,为什么做得不好。学生有时会有逆反心理,不做作业、不注意卫生,所以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心悦诚服,才不会再犯此类错误。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认真分析事情的原委,既不偏帮也不敷衍,处事要从尊重和鼓励学生出发,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与家长保持沟通。在德育中,学校教育是一方面,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要与家长保持沟通,虽然有时可以直接与学生交流,但性格内向的学生话语不多,如果老师执意和他进行对话,就会适得其反。事实上,对于内向的学生来说,家庭学校双方都要进行教育,才能全方位塑造学生的个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可以及时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的重要性,相互保持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学生,使学生不断地成长。
第四,创新班级管理工作。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过于标准化,局限于通过思想品德课来进行言教,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它已经不能够满足班级创建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如何开辟新的途径是小学班主任面临的任务。例如,除了正常的思想品德课程外,班主任要组织活动,在活动中言传身教,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班主任平时要加强学生的德育,以德育为着重点,创新班级的管理工作。
第五,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为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因材施教,逐步引导学生不断发展。教学上教师必须注重树立学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应该经常检查学生的日常表现,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另外,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根据需要阅读一些儿童教育书籍,查看一些视频资料,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使德育得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中,班主任要改进传统的德育方法,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来创新教育方法。德育管理工作实施与创新上,班主任要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关系,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保持与家长沟通联系,加强班级的管理,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班主任要创立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德育质量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鑫.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创新与策略漫谈[J].好家长,2019(21).
[2]李宏.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漫谈[J].教育艺术,2019(9).
[3]许云燕.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