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在榆林境内筑城考证
2021-07-16叶改芸
叶改芸
摘 要: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最北端,与蒙古草原接壤,是草原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最佳线路,是中原王朝在北方的门户,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代中原王朝多在此修筑长城及城池,以此来阻挡游牧民族的入侵。
关键词:长城;榆林筑城
草原民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要进入中原,就必须依靠草原、河流,因此,蒙汉接壤之地的榆林地区成了他们南侵的最佳线路,也是他们进入中原的第一道门槛。鉴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原王朝多在此修筑长城及城池。根据史书及地方史、地方志的记载,战国时期的魏国和秦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秦代、隋代、明代这几个朝代都在榆林境内修筑过长城、城池、营堡、寨台等。
1 战国时期的城池及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群雄纷争、逐鹿中原,最后强者胜出,弱者被兼并,在中原大地上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几大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为了防御他国侵略,各自在自己的国土上修筑了长城及城池。
1.1 魏长城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有一部分国土在陕西榆林境内。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的疆土,晋名存实亡,魏占据了晋南部的大片疆土,任李悝为相,建城十五座,现位于榆林鱼河、党岔一带的肤施城就建于此时,由此可知,魏城池的修筑要早于魏长城的修筑。魏西北与秦为邻,北与赵为邻,南与楚为邻。日渐强大的秦、楚两国经常攻占魏的疆土,因此,公元前361—前351年前后十年间魏在自己的国土上陆续修筑了防楚的河南长城和防秦、防戎的河西长城以及若干城池。其中,河西长城就经过榆林境内,它南起华山北麓,经韩城,循河西北上,经陕北黄龙、洛川、富县、延安、绥德、米脂,止于佳县黄河岸边。
1.2 秦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地处西北,有很大一部分疆土都在陕西。早在秦惠文王更元初年(前324)就已在今绥德筑上郡塞,到秦昭襄王时(前306—前251)又在上郡等地筑长城以抵挡游牧民族的侵入。秦昭襄王所筑的长城由今天的陕西吴起、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往北,一直到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该段长城大多为自然石片垒筑而成,遗存最好的地段宽3米,残高约2米,也有部分地段为夯土修筑。榆林境内的神木孙家岔等地有多处秦昭襄王时期长城,约200千米。上郡原是魏的领土,所以秦昭襄王时期的长城可能新建,也有可能某些地段是沿用魏长城旧线加以修筑的。
2 秦代长城及城池
秦统一六国之后,将国土分为三十六个郡来管理,今榆林、延安两市的部分地区属当时三十六郡之一的上郡,郡治在肤施。当时,秦的四周有众多的草原游牧民族政权。北有匈奴,西北有羌,东北有东夷,西南有西南夷。秦统一六国后,向南攻打百越,向北驱逐匈奴。三十万之众渡黄河,攻占夺回河套地区,将匈奴人驱逐到了阴山以北。为了巩固他们的边防,秦王朝沿黄河、阴山设防、筑城。一是在原有的三十六郡上又拓建上郡、新秦、榆中、阳周、定阳、鄜州、雕阴、翟道等城,共计四十四个郡县城,并利用洮河、黄河天然屏障,以亭障为支点,堑溪谷、建山险,垒石为城,树榆为塞,修建了点线结合的防御工程体系,作为第一防御地带。秦始皇还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驻守上郡,并派长子扶苏来此监军,开荒种地,屯军戍边。二是维修了从甘肃临洮至内蒙古十二连城段的战国秦昭襄王所筑长城,并将原秦、赵、燕旧有的各段长城依地形加以增筑、改建,连为一线,建成西起临洮,经陕西北部,向北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再向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作为第二防御地带。三是修筑了著名的秦直道及沿线烽燧,以加强边塞与秦都的军事、交通等联络。直道相當于我们今天的高速公路,始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董家村和卜家乡城前村交界地带的林光宫,经榆林境内的定边县向北达内蒙古九原。沿途除设邮舍、驿站外,还在重要高地建筑亭、障等以保障直道的畅通无阻。秦直道沿线两侧还建有烽燧,分夯筑方锥台和圆锥台两种。这些亭、障、邮舍、驿站、烽燧以及行宫与秦代万里长城、城池等,构成了秦代整个筑城军事防御系统。总之,榆林秦代所修筑的长城是在战国秦昭襄王长城的旧筑上修缮而成的,两个历史时期的长城叠压在一起,经历史的洗礼,现在已很难辨识了。但秦代将甘肃临洮至内蒙古十二连城段战国秦昭襄王长城进行维修有史籍的记载,加上多年来对秦长城的旧筑—秦昭襄王长城在榆林地区多处发现的事实,均可以表明秦代修筑的长城经过今天的榆林地区。
3 隋代长城及城池
隋之前的四百多年是一个纷争割据、战乱不息的年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这种混乱的局面。但漠北有突厥、东北有契丹、西北有吐谷浑等虎视眈眈,隋文帝采取“严治关塞,使其不敢南望”的方针,在全国征调大批青壮劳力修筑长城。其长城的走向和位置大致由宁夏灵武经榆林地区的靖边、横山、榆阳、神木至府谷,跨内蒙古鄂旗到达山西大同。据史料记载,隋朝虽修筑长城达八次之多,但每次修筑时间都很短,由此推测,隋长城新筑的很少,多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增补修葺的。陕西榆林境内的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新发现的约500千米的隋长城就不是新建的,而是把秦昭襄王时的长城修补增筑而成。而此后隋长城又被后修的明长城沿用,因此,隋、明两代长城时而单独并行,时而叠成一线,榆林境内定边县盐场附近至今仍能见到长3.5千米、相间20余米的两道平行并列的隋、明长城遗迹。
4 明代长城、营堡、墩台等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修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最完善、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明朝初年,朱元璋就确立了“修葺城池,严为守备”“来则御之,去勿穷追”的边防方针,曾数次主动出击,歼灭元蒙残部,迫使元蒙退到了长城以外、大漠以北,使边疆安定了十余年。但元蒙势力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到了明朝中业,蒙古鞑靼、瓦剌、兀良哈等部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实力增强,时常扰边掠夺,严重威胁中原王朝北部边疆的安定。从明洪武年至万历年的二百多年,明王朝在北魏、北齐、秦、隋等历代长城的旧筑上,先后十八次加筑和修葺了一条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8851.8千米的万里长城,并对沿边的多数府、州、县城进行了扩展、加固和提高,还沿边构筑了如延安藩延堡、甘泉康黎堡、神木花石崖等大量的城堡、寨城。
4.1 延绥镇营堡及墩台
延绥镇又叫榆林镇,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是明王朝的一级军事要地,明王朝多次在此大兴土木,屡修长城。从许多历史资料的记载来看,延绥镇一些明代营堡的修建要早于明长城墙体的修筑。明中期正统元年(1436)延绥巡抚郭智时就已经修建了响水堡。正统二年(1437)至隆庆以前,又修建了孤山堡、旧安边营、砖井堡、定边营、高家堡、波罗堡等三十六营堡,有的营堡是根据军事需要重新修建的,有的营堡是在宋代旧城堡的基础上整修而成的,并将这三十六营堡分为东、中、西三路防御。东路神木道辖黄甫川堡、清水营、木瓜园堡等十二个营堡;中路榆林道辖归德堡、鱼河堡、响水堡等十个营堡;西路靖边营辖龙州堡、镇靖堡、靖边营等十四个营堡。三十六营堡与长城成为延绥镇长城沿线军事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支点,到明末万历年间,延绥镇营堡已增至四十多座。陕西榆林境内的明长城主要是夯土筑就,只有这四十多座营堡的墙体和部分敌台、马面包砖砌石,故这四十多座营堡遗址至今残存,有的轮廓仍较为完整。
榆林境内营堡有的建在背山面水、前后兼险的山上,如府谷清水营、横山波罗堡等;有的建在河流交汇、面积较小的山顶,如府谷孤山堡、榆阳双山堡等;有的建在两山相夹、河口窄路的难行之地,如神木高家堡、榆林卫城等;有的建在平坦开阔、交通运输的必经之路,如靖边龙州堡、旧安边营等。营堡靠近水源,以利军民、马匹饮水。营堡分布于可拓展开荒之地,以解决屯田驻军的粮食供给。营堡建在交通要道以便堡、市結合,军民商贸。
明在榆林境内除建众多营堡外,还建了数以千计的墩台、敌台、烽火台,如安边、定边至庆阳、环县构筑的两条墩台线及壕墙,靖边县镇靖乡的东山烽火台及王梁烽火台等。它们之间用挂旗点狼烟等形式声势联络、传递军事、相互支援,改变了宁夏孤悬于黄河之外,抵绥德两千里、旷远难守的局面。
4.2 延绥镇“大边”“二边”长城
秦时筑长城使民众灾难深重,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深入人心。明代再筑长城恐引发民怨,故将修长城叫作修“边墙”。榆林境内的“大边”“二边”长城,在明代长城修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防御蒙古鞑靼及蒙古诸部南下掳掠河套地区,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浚于成化七年(1471)上书朝廷,请求修筑长城,但遭到了主张搜套行动的兵部尚书白圭子的坚决反对。成化九年(1473),明宪宗鉴于西北财力已无法继续负担搜套行动,同意了余子浚的建议,开始了陕北榆林长城墙体的修筑,共用了十年时间完成。
榆林明长城墙体主要有“大边”“二边”两道。一道长城东起府谷县墙头乡墙头角,沿榆林无定河向西,最终至定边延绥镇与宁夏镇的分界点花马池界,全长700多千米。另一道长城东起府谷县清水营紫城寨,沿毛乌素沙漠南缘蜿蜒向西至定边盐场堡,全长600多千米。两道长城走向一致,南北并行,中间相距不一,多为40~60千米,形成南北两道军事防御工程。由于一道长城是依山势地形铲削山崖而成的土墙,经数百年风雨侵蚀现已难觅其踪,只留下另一道长城,墩台矗立,残垣逶迤。两道长城中,北边的一条称作“大边”,南边的一条称作“二边”。“大边”基本分布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全线墙体均为黄土夯筑,高三丈(10米),宽两丈(约6.67米),城墙顶部宽达五匹马并行,当时守边将士常年往来于顶部道路,军事物资也通过此道运送。“二边”长城也叫“铲削二边”,就是依地形“铲削为墙”,高二丈五尺(约8.33米),为90度陡壁,不铲削处则垒筑或挑堑,形成防御屏障。这样的长城并不结实,加之后来人们在屯耕中斩削蚕食,现存远不及“大边”完整,残存遗迹也较少。
余子浚修筑的明长城墙体与各营堡相互配合、弥补,并在修筑完长城墙体之后又增设了部分营堡,迁移了一些原有营堡的位置,从而构筑了立体、纵深的长城防御体系,在控制蒙古诸部南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余子浚之后,明王朝在榆林又增修了个别营堡,并对夯土墙体砌以包砖,但榆林长城的基本布局已由余子浚奠定形成。
榆林明长城880多千米,每一两千米墩台、崖寨鳞次栉比,沿线有守护壕墙、崖寨800多座,墩台1000多座,两道横亘于陕北榆林的边墙阻截蒙古骑兵的快速进入。大量堡城、墩台分布于两道墙体之间的“夹道”,控制沿边要地与内地河流,分段阻击突破墙体之敌。墩台用以瞭望军情、传递消息。在一些重要地段增设墙体,重点防御,重兵把守。由于长城防御体系的完整,边防巩固,迫使进入河套的鞑靼退兵,不敢犯边,边疆有长期稳定的局面。
4.3 延绥镇最重要城址——榆林卫城
延绥镇是明代的九边重镇之一。辖东起府谷黄甫川,西至花马池,全长880多千米的长城。而榆林古城则是明延绥镇长城的一个卫城,是由最初的榆林庄发展而来的。明洪武年间榆林庄只是绥德卫屯所,由千户刘宠屯治于此。因是一个军事机构,故称“榆林寨”。明成化七年(1471),都御史王锐建置榆林卫,明前期延绥镇治所在今绥德,但北方游牧民族是马背民族,南下抢掠往往行动快速、飘忽不定,等到明军从延绥镇治所—绥德发兵至榆林时,他们早已跑得不见了踪影。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明成化九年(l473),余子浚将镇治治所由绥德迁往榆林,榆林遂逐步成为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至万历十年(1582)间,榆林城先后进行了多次拓展、增修,但大的拓展进行了三次,史称“三拓榆阳”。第一次是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巡抚黄黻将城向北展筑,城周约6里(3千米)。北城上建有二层城楼一座。东门叫威宁门,西门叫广榆门,这次展筑的城垣俗称“北城”。第二次是弘治五年(1492),巡抚熊绣将城垣由原南门又向南扩展至凯歌楼,新扩城周约7里(3.5千米),增设西门叫“宣威门”,东门叫“振武门”,这次展筑的城垣俗称“中城”。第三次是正德十年(1515),延绥镇总制邓璋因南关外人烟臻集,店铺栉比,奏筑南关外城,将南城推至榆阳河沿,新扩城周约十七里(8.5千米)。南门叫“镇远门”,并设西门二,北叫“龙德门”,南叫“新乐门”。这次展筑的城垣俗称“南城”。隆庆元年(1567),巡抚王公遴自水西门起至信地楼止,又筑逻城七里(3.5千米)。至万历十年(1582),逐步拓展、增高、加厚、包砖、修造楼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防御体系。
总之,榆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那样的冷兵器时代,一墙可敌百万兵,历代王朝所筑的长城、城址、营堡、墩台等成了我们今天见证历史的最好工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衰存亡。
参考文献
[1]惠永明.榆林纪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郑汝璧.延绥镇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张小兵.陕北历史文化与杨家将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