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效果
2021-07-16郭建娟邓桂华
郭建娟 邓桂华
平度市田庄镇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721
对于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溶栓作为主要治疗方案[1]。在治疗期间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降低患者所面临的风险性[2]。而本次研究中经由对不同干预方案的对比调查,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中抽取出60例行对比调查,依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干预(对照组)与早期康复干预(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年龄患者40岁,最大年龄患者76岁,平均年龄(60.24±3.68)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最小年龄患者41岁,最大年龄患者78岁,平均年龄(62.06±3.74)岁。纳入标准:经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脑血栓;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随心肺重大疾病者;存在精神障碍疾病者。经统计学分析证实不同组别患者并未存在年龄与性别的显著差异,可行对比调查。
1.2方法 对照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在逐渐恢复后进行康复锻炼指导。
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肢体锻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2d,对患者讲解早期锻炼对康复的重要性,并鼓励与指导患者积极锻炼。依据患者身体状况与病情恢复情况实施适当的锻炼方式。初期阶段对患者给予肢体按摩,实现肢体的被动锻炼,促使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在耐受的基础上,协助患者坐起与抬头等锻炼,在肢体功能有所恢复后尝试下床活动,逐渐恢复平衡能力。
(2)认知功能:在发病后致残可能性较高,患者可出现偏瘫与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为此,需要早期开展语言功能与认知功能锻炼,可由护理人员示范发音,患者跟随练习。针对感觉性失语患者,反复刺激耳朵,刺激感觉,鼓励患者勇敢发音表达。
1.3观察指标 应用Fugl-Meyer评分法与Barthel法判断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分数越高代表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越好。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具体涉及到情感职能与社会功能等项目,各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2 结 果
2.1组间患者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实施护理干预前不同组别患者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并未存在明显差异,实施不同方案干预后,观察组运动能力评分89.52±3.41分,生活能力评分80.15±3.17分;对照组运动能力评分80.26±3.14分,生活能力评分71.26±3.57分,不同组别患者干预后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对比有差异性(P<0.05)。
2.2组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
3 讨 论
急性脑血栓形成与日常饮食习惯、相关疾病影响等存在密切关联,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为此疾病的致死率较高[3]。在对症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4]。早期康复干预的应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争论,有部分人员认为过早参与康复锻炼不利于身体康复,但也有部分人员认为早期锻炼可缩短康复周期[5]。综合本次调查可总结出,早期参与康复锻炼更有助于患者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的恢复。其原因在于,早期康复干预中,结合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尽早参与到康复锻炼中,包括肢体被动锻炼与早期下床活动等。另外,经由肢体功能等逐渐恢复,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理状态,同时也影响到其心理状态,为此,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优化。急性脑血栓患者若神志清醒、血压值平稳,且观察病情未继续发展,在48h后便可参与功能锻炼,锻炼程度与频率逐步增加,以患者耐受作为判断标准。在早期康复锻炼中,患者基于疾病的影响可能出现抗拒情况,需要对患者讲解早期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励患者持续锻炼。另外,康复锻炼并未是单独进行,而是需要配合治疗同步进行,为此,在康复锻炼中还需要积极听取临床医生的建议,确保锻炼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综上所述,急性脑血栓发病后致残率较高,早期实施科学的康复护理,可提升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