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的实施
2021-07-16陈喜娟
陈喜娟
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山东 菏泽 274000
初产妇对剖宫产术、剖宫产术后恢复、母乳喂养、新生儿照顾等认知不足是促使初产妇产生焦躁、紧张、慌乱等不良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恢复的关键因素。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初产妇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初产妇自我管护能力,降低负性情绪的产生和影响。既有研究表示,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临床护理中的有效实施,能够达到上述目标,促进产妇恢复,保障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1]。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80例研究对象护理效果,了解母婴床旁护理实施价值,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能力与水平。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本组共纳入研究对象80例,采集时间范围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均为在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已将对研究成果存在干扰因素的产妇排除。经计算机随机系统抽签分组,对照组40例,年龄22~39(28.65±4.41)岁,孕周37~41(39.05±0.59)周,受教育年限9~18(14.54±3.36)年;观察组40例,年龄22~39(28.71±4.28)岁,孕周37~41(39.06±0.54)周,受教育年限8~16(14.56±3.41)年。基线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术后恢复基础知识讲解、产褥期病房护理、新生儿护理等。
观察组:母婴床旁护理,即:(1)护理人员于初产妇床前向其及家属一对一介绍剖宫产及其术后护理知识,包括剖宫产术后注意事项、促进初产妇术后健康恢复技巧、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洗澡方法、新生儿抚摸方式等。(2)评估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负面情绪形成原因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初产妇尽早转化社会角色,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养育的信心、能力、勇气。(3)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洗澡、抚摸、看护时要求产妇及家属积极参与,在示范、指导下,使产妇及家属具备一定新生儿护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用SAS与SDS自评量表评价,分数越高不良情绪越严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用自制健康知识调查表评价,满分100分,分数高则掌握度高)、护理满意程度(用自制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问卷评价)。
2 结 果
2.1不良情绪改善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比较分]
2.2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
2.3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观察组达到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程度比较[n(%),n=40]
3 讨 论
在近些年不断努力下我国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从整体层面来看,仍较高(35%以上)。由于剖宫产术存在创伤性,相对于自然分娩而言恢复速度较慢,且容易发生肠粘连、肠梗阻、盆腔炎、乳汁分泌减少等症状[2]。加之,产妇特别是初产妇,面对身份转变、喂养经验缺乏、剖宫产术后恢复知识掌握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严重者出现产后抑郁。因此,做好剖宫产初产妇产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研究将母婴床旁护理引入剖宫产初产妇临床护理中,结果显示:(1)观察组初产妇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母婴床旁护理可改善剖宫产初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减少情绪刺激对产妇健康恢复的不利影响。(2)观察组初产妇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母婴床旁护理可加强产妇对剖宫产及其术后各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母婴床旁护理能够满足初产妇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各种要求,减少护理纠纷。究其原因:母婴床旁护理以产妇与新生儿为护理中心,最大程度满足产妇、新生儿护理需求,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强调产妇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以提升他们对产妇剖宫产术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的能力,让他们更好适应社会角色转变。总之,母婴床旁护理实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