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1-07-16莫全梅
莫全梅
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贵州 湄潭 564100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1],在胃、十二指肠中多发,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穿孔、出血、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病情若未及时进行控制,可能会引发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本文对内镜下止血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正文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84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入院前均无严重感染;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存在癌性溃疡、其他胃肠道病变的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精神异常的患者;存在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存在药物使用禁忌证的患者。
对照组42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为22岁至65岁,年龄平均值(45.38±4.67)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20例,胃溃疡18例,复合型溃疡4例。出血时间为1-18h,平均时间为(11.25±2.40)h。
观察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为23岁至64岁,年龄平均值(45.46±4.74)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9例,胃溃疡17例,复合型溃疡6例。出血时间为1-19h,平均时间为(11.33±2.47)h。
两组之间对比基线资料差距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石药集团欧意药业),10mg/h持续泵入,共计治疗3-5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使用异丙酚镇痛,置入胃镜,在胃镜引导下将胃内血液、液体吸净;采用生理盐水对溃疡创面进行冲洗,观察溃疡情况和出血情况,经胃镜通道放入止血夹持放器,使用金属钛夹将出血部位两端夹闭,以阻断血流,将喷洒导管置入,对溃疡组织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进行喷洒,确认止血成功后,将相关操作仪器退出。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详细记录两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
(2)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经内镜检查治疗后的再出血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内对比采取配对t检验,组间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治疗情况 观察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呕血、黑便等症状消失时间同对照组相比均更短,P<0.05。
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d)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再出血率 两组患者之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
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再出血率[n(%)]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而不断升高,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异常是该病的主要病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危重症,若止血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故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以往临床中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直接作用于胃壁细胞,对细胞内H+-K+KATP酶进行控制[2],进而发挥抑酸效果,可维持病灶局部pH值,防止纤维蛋白凝血酶对血小板产生消化作用,可起到一定的止血效果,但不适合应用在病情严重的患者中,且容易再出血,预后效果差。
内镜下止血治疗借助内镜能对出血部位、性质进行明确,采用金属夹进行止血操作可精准定位出血部位,避免再次出血且具有较强的靶向性[3],可快速止血;另外在止血后有利于形成炎性肉芽组织[4],从而减少术后再出血情况发生,金属夹可在半个月后自行排出体外,不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更短,不良反应少,再出血率更低,充分说明了在奥美拉唑的基础上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止血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内镜下止血治疗能够迅速改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出血等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