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分析福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分析*
2021-07-16林夏竹
林夏竹
(龙岩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党中央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新的重大决部署。从现实情况看,无论将来城镇化怎么发展,农村都还会有大量农民,预计 2030—2035 年,农村还将有4亿左右的人口[1]。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2]。这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是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关键五年。福建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着眼大局大势,注重落细落实,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发挥更大作用”。作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的大好机遇和有效动力,也是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快高质量产业经济体系建设步伐,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为建设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做足充分准备。
一、福建乡村振兴基础与空间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自古山海资源丰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光热水资源充沛,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种质资源,享有“南方水果之乡”和“茶树品种王国”之美誉。丰富的山海资源、优越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侯条件成为福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优势条件,也为全省乡村振兴持续向好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农村居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体。2019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397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33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5%,占全国农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的2.41%[3]。
总体上看,全省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呈缓慢减少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福建省农村常住人口和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数量缓慢减少,“空心村”“无人村”数量时有增加。如图1所示,福建农村常住人口由2011年的1559万人减至2019年的1331万人,农业劳动力也由620.37万人减少至577.23万人。他们正成为全省农村正常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有力保障,成为新时代福建省乡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的生力军。
图1 福建农村人口及农业劳动力变化情况[3]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平衡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据统计,全省有2/3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如,经济总量排名全省第一的泉州市,农村劳动力超过任何两个山区市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而在山区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最少的是三明市,只能勉强维系正常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需求。
(二)农民增收情况
农民增收致富是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目标任务。近年来,福建认真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细落实,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想方设法,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的形势下,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保障了农民的正常生产支出,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据统计,202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1.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0元,增长6.7%[4]。
总体上看,农民收入略有增长,但与城镇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2020年,福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0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图2所示)[4]。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每年都略快于城镇居民收入,但由于农民收入来源底子薄、基础弱、渠道有限,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仍在缓缓扩大。2011年,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民收入的2.84倍,收入差距16128元;到2020年,城镇居民收入减少为农民收入的2.25倍,但双方实际差距却增至26280元,比2011年双方收入差距多增10152元,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进一步显现。
图2 2016—2020年福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3]
(三)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产业是福建乡村振兴的支柱。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一二三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以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总体上看,全省农、林、牧、渔经济呈持续较快增长势头,但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一二三产融合度不高的短板问题仍然长期存在。如图3所示,农、林、牧、渔增加值每年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从2011年的1612.23亿元到2020年的4901.07亿元,增幅300%,年均增长达30%。但从一产内部各领域增加值分布来看,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差距较大。
图3 近年福建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变化情况[3]
201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增加值结构为38.3∶9∶19.7∶29.3∶3.6[3]。农林产业增加值占比将近一半,其次是渔业占29.3%,农林牧渔服务业最低,只有3.6%。这表明,当前福建省农业产业集约化生产程度仍然不高、精深加工程度不足,农业三产比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粮食方面,福建近年来粮食生产基本保持稳定,但粮食品种仍然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稻谷、甘薯、马铃薯等。目前,主要粮食产量每年都略有波动,但总体变化不大,农产品总体供给充足。2020年粮食产量502.32万吨,比上年增加8.42万吨,增长1.7%。其中,稻谷产量391.75万吨,增加2.96万吨,增长0.8%。但受传统种植品种和种植技术约束,中高端、优质特色农产品较少,品种、品质还不能满足居民消费水平提升、需求多样化的要求,粮食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突破和优化提升。
种植业方面,福建省蔬菜、茶叶、食用菌、水果产量逐年稳步增长,并已形成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格局。2020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全面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出台扩种奖励措施,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1251万亩、总产量502万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肉蛋奶等全面增产,预计产量分别达到1450、45、700、450、331万吨。全省种植业稳产保供能力得到新提升[5]。
畜牧业方面,近年肉类产量总体呈平稳增长,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态势逐渐形成。2019年,全省肉类产量达255.15万吨。其中,生猪养殖受市场价格和环保整治影响波动较大,2011—2013年均有略增,而2013—2019年略有下降(如图4所示),2019年降至103.03万吨。同时,按照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抓好养殖业面源污染整治问题,大力推广畜禽业生态环保规模养殖模式,不断引导畜禽生产朝规模化、产业化健康养殖方向发展。
图4 近年福建肉类产量变化情况[3]
水产品方面,近年来全省呈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海水产品、淡水产品、远洋渔业产品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14、2015年省政府接连出台了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远洋渔船更新改造、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建设、远洋渔业通关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省渔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从2011年的603.78万吨增至2019年的814.58万吨,增长13.5%。
图5 近年水产品产量增长趋势[3]
(四)农村面貌改善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部署落实,福建省各地农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已接近全覆盖,农村地区“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绿化美化不断加快,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绝大部分村庄已经通自来水、有线电视以及宽带,特别是宽带进村率已高达99%以上。住房建筑保障方面,近年福建省农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有了较大提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大大改善。消费水平方面,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消费质量不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9年,全省农民恩格尔系数为35.5,比2011年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受强农惠农政策红利的正向激励,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全国恩格尔系数30.2相比,仍然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农村居民对于居住的消费支出在不断增长。一方面,一部分农村居民出于刚需,加大自建、翻建力度;另一方面,城市房价不断上涨,一部分农村居民为支持孩子在城里购房,加大对二代、三代的购房补助力度。
总的来看,近十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福建农业农村经济大幅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1700亿元,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十大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农村民生显著改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提前完成收入倍增计划,收入增幅连续9年高于城镇居民,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4]。福建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全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进一步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福建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40年多年来,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让农民思想观念、农村社会结构和农业产业形态随之发生重要变化,在取得农业农村发展成绩的同时,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无法适应乡村振兴的要求,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也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农村建设主体正在不断流失,农村劳动力资源缺乏正在逐渐暴露,不利于乡村振兴人才汇聚、激发高质量超越动能
和全国大部分农村一样,福建省农村超过60%的劳动力资源长期务工在外,他们无法担负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的日常劳作任务。据调查,目前农村50后的农民已基本无法参加繁重的农业生产,60后还有小部分可以承担一定的劳动任务,实际真正可以挑起种养业重任的青壮年劳力主要是为数不多的70后和80后,而90后能够留在农村参与农业生产的,更是寥寥无几。未来10~20年的时间内,大量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依靠约占人口10%的劳动力来完成。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可能引发如农忙季节性劳力短缺、抛荒撂荒、用工紧张、人工成本上升等其他问题。加快福建乡村的振兴与超越,必须加快通过人口红利和人口流动,才能进一步激发农业产能和乡村活力。
(二)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仍未真正形成,与现代农业要求相比差距较大,农业转型升级压力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存在
任何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要依靠自身的核心优势。从福建省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来看,虽然已根据省情对产业资源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安排,但由于时间短、基础弱,特色产业优势仍未得到充分整合和发挥,规模效应也还未积极释放。这与精致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形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优质特色农产品不够多,影响福建省农业品牌效应。目前福建省种养业主要集中在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中药材等十大重点特色农产品,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科技研发等限制,每个品类所涉及的品种都比较有限,中高端特色农产品较少,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的要求。比如家畜主要有猪、牛、羊,水果主要有柑桔、柚、香蕉、杨梅、桃等,大众化、一般化农产品比较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还有较大难度。另一方面,农业功能拓展不够,一二三产融合度不足影响农业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不只是种养的简单结合,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农业”的站位和格局意识。目前,福建省农产品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初加工阶段,精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明显不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融合不够,农业与教育、旅游、养生、文化等的结合仍然偏少,农业附加值仍然有待于提升。福建有沿海、平原和山区,特别是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十分有限,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才能解决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6]。
(三)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力量还不够精准到位,不能完全满足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
从政策设计上看,一些制度制定时缺少系统性、全盘性考虑,对政策执行效果预判不足,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够,以致于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时大打折扣或打擦边球,政策效果无法如期实现。从项目安排上看,一些项目落地与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农民需求结合不紧,甚至个别项目纯粹为项目而项目,变形走样、跑味变调,未能充分发挥项目平台的幅射和带动作用。从资金使用上看,一些资金安排过于零散,针对性、指向性不强,没能把有限的资金补助用到农村发展的最需之处、用在刀刃上,也未能发挥出“四两拔千斤”的杠杆功能;有的对资金使用过程缺少过硬监督,存在监管跑冒滴漏现象。
三、加快福建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强音。乡村振兴不仅仅关系农民百姓增收致富的经济任务,更是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工程;不仅仅是关系当今乡村社会发展的节奏,更关系着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历史节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7]面对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福建农业农村赶超任务重任在肩、形势紧迫。
(一)抓好乡村振兴,必须树立谋好“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凝聚振兴共识、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乡村振兴不是单一化农业产业的兴旺,而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有机统一,是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及党的建设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对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早在十几年前,习近平同志就指出,“一些政府的涉农部门没有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工作职能,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方法来管理农业,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条块分割”[8]。他借鉴国际经验指出,“各(欧共体)成员国除了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外,还都实行了大农业范围的行政管理[8]。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调研时又进一步强调,“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各级党委、政府在主抓乡村振兴某一事项时,要将大局意识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全局,站位全局,从大局的角度考虑乡村振兴发展大事;各级各部门在落实好自身份内职责时,也要有“一盘棋”意识,主动配合其他部门的相关工作,为其他部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二)抓好乡村振兴,必须树立“出新招”的工作思路,突破乡村高质量发展瓶颈和束缚
乡村振兴,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农村工作,不是简单地从事农业生产管理,也不是一般性的农村治理,它是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生动实践;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福建有着作表率、走前头、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在民营经济、对台合作等方面已经率先作出了典范,在农产品优势品牌、在美丽乡村建设也逐步打出了招牌,赢得了声誉。关键是开拓的思路、创新的思路更大胆一些、更快一些,大胆破除阻碍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大胆尝试新理念新科技助力新乡村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比如,用大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打通科技成果上山下乡的“最后一公里”。比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福建的创新之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加大林权制度创新,着力在创新生态保护和建设模式、创新林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投融资支持模式、创新林业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推动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更大成效,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改革红利。
(三)抓好乡村振兴,必须树立打好“特色牌”的工作思路,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力
特色是福建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福建乡村的价值所在。从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来看,乡村只有更有特色、才有发展活力和能量。要在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围绕做强做优做大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 7 个优势特色产业,善于借鉴国外农产品种养殖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度谋划提升福建省各类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法,寻找适宜各类农产品差异化发展和竞争的新路子。要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重点加快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对那些地域相近、生产相似、产品类同、品质相当的不同品牌进行整合、包装、提升,打造一批区域特征明显、产业优势突出、具有文化内涵、影响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产品质量好、出口数量大、经济效益高的自主品牌。要在特色营销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强化特色意识,多策划、多开展、多搭建一些好平台,寻找一些好机会,不断宣传推广福建独特的产业资源和历史资源,让福建特色资源、特色品牌品牌更加响亮、更加靓丽。
四、加快福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促进福建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加快推进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仅于两岸整体竞合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同时也是福建增强自身吸引力、感召力,在新时期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的基础保障[9]。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福建必须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探索突破束缚当前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体制机制,推进福建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高质量发展中突显乡村振兴应有的职责与担当。
(一)工作机制要引领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新形势下推进福建农业农村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健全完善党领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各种优势力量。一是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习近平同志早就指出:“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对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国际贸易进行统一管理的政府管理体制。”[8]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关键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篱笆,深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农业部门与宏观综合部门、其他专业部门以及协调机构之间的关系,探索建立“大农政”的农业农村领导体制机制,握指成拳,顾全大局,整合力量,保障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二是完善涉农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农业农村工作不仅涉及直接关系到的农、林、水、海洋等部门,也涉及到发改、经信、财政、商务、组织、宣传、金融等系统。从近年来福建涉农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情况来看,一些部门仍然存在“小山头主义”、推拉扯皮、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联动性、协调性不足,难以形成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党委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或乡村振兴办公室协调职能,建议建立成员单位定期会商制度,由领导小组组长或组长牵头每个月专题研究涉农重大事项,每个季度专题督查反馈领导小组交待事项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引导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工作作为我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政治意义,切实增强部门协作意识,建立衔接机制或各单位联络员制度,有效加强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内外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乡振兴工作的集聚效应。三是完善农业系统用人机制。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调研发现,长期以来,农业系统干部政治晋升比较有限,一些农业干部因此产生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不高等不良作风,要进一步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同时,要进一步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农业产业要突破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首要问题。一是加强谋划,提升产业站位。当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三大农业七产业”的产业布局,发展现代农业已有比较扎实的生产基础和优势条件。下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关键要在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和品牌突破上下功夫。要加强调查研究,在了解国内同类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充分认识福建农产品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深度谋划提升福建省各类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法。比如针对全国茶叶品种多、品牌杂、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如何在细分茶叶市场中找到福建各种茶叶的真正发力点,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突破。二是精准施策,放大政策效应。近年来,福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发展的产业政策,激发了农业产业活力,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调研发现,有的政策口号多、干货少,有的流于“撒胡椒面”、精准度不够,有的纯粹为了上级督促检查,有的也只是现有政策的改良版,“换汤不换药”等等。台湾地区多年来制定了系列政策和法律支持农业发展,如《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休闲农业辅导办法》《休闲观光农业条例》《中国台湾休闲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评鉴、认证与辅导计划》《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行动计划》等等,积极辅导推动休闲农业发展,鼓励休闲农业发展;各项扶助性政策也促进了创意农业发展,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者给予减免税,对从事农业生产甚至是家庭生活给予低息贷款和担保,通过保险政策对受灾农民进行补助和救助,有利地保障了台湾精致农业的快速发展。福建加快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摸准命脉,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找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要害,科学制定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支持体系,使每一项政策都有针对性和导向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政策的杠杆作用。三是抓紧培育,提升农民素质。台湾“农委会”通过《农业综合调整方案》, 提出“培养核心农民”“提高农业企业经营能力”, 鼓励青年及农家后继者从事从业经营。在台湾有专门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常年举办各种训练班或登门为农户服务,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台湾还规划设立农民学院, 建立完整的农业训练体系,鼓励农民终身学习。同时,在民众受教育阶段鼓励学校开办农村体验校外教学, 培育民众对农业多功能价值的体验认知和对乡土的关怀。这些举措为台湾创意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10]。农民是农业产业的主力军,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干力量。当前,福建省农民老龄化倾向不断呈现、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高科技使用不足,极大了影响了农业产业优化进程。一方面,要加强思想引导,逐步增强农民的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和生态意识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要充分发挥农村精英、农村技术能人、舆论领袖等群体的标杆性作用,用农民的身边人身边事,增强农民对个体和农业产业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培训,逐步培育一支适应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要把建设高素质农民队伍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高度重视农村未来建设生力军的培育和壮大工作。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特征的技术需求和素质要求,制定差异化的高素质农民定期培训课程和不定期培训方案,切实加大培训和培育力度,有效增强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农村基础要保障
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福建全省农村保障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村规划、公共基础服务等仍然还有较大差距。只有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的保障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有效增强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强化规划引领。调研中发现,福建省大部分农村都缺乏具体的乡村规划,农民建房随意性比较大,自家盖自家的,整体意识比较薄弱,造成许多村庄出现“有新房没新村”的尴尬景象。规划,是对农村整体布局的一种科学设计,哪里可以盖房子,哪里需要为配套公共基础设施留足空间,怎么盖,都需要依规办事、依规建设。对福建来说,科学规划农村建设就是要因地制宜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体现出农村特点、乡村的文化味道。二是突出民生为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人居环境等,是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城乡差距,很大程度就是在这些基础民生保障水平上的差距。要持续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经费投入力度,把更多的社会建设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让更多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切实解决农村“师资不足、质量不够”“看病难、看病贵”等棘手难题,形成“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良好生活环境。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农村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这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基层基础。“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给钱给物,还要建个好支部”。事实证明,农村发展好的村庄,一定有好的党组织带头;反之,发展不好的,其党组织也一定是零落涣散的。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的优势作风,引导好广大农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心一意促生产、同心协力抓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成立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等各类服务性组织,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习近平同志早在多年前就指出,“各级政府要指导和帮助农民成立自治组织,实行农民的自我保护。要引导农民自我保护组织在同众多市场主体开展经济往来时,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7]当前,要切实加强对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将部分服务职能转移和委托给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来承担,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推动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产业化进程。
(四)督察落实要到位
再好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也必须依靠不折不扣的落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同样必须依靠有效的督察落实。特别是福建当前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加快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迫在眉睫,更要以钉钉子精神把督察落实作为经常性工作长期抓下去。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要围绕国家实现赶超任务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领域的赶超路线图、时间表,真正让农村的改革部署结出更多使人民群众有满满获得感的果实,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农业。一是健全责任分解落实机制。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中央的战略意图传导下去,把政策安排一项项地细化分解下去。比如,某项政策的责任分解方案,不仅要主要领导、主要承担部门,还要有对应的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具体经办人,做到层层分解、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要建立工作台账,哪一时间什么人做了哪些事情,工作有什么进展、有哪些成效,要一清二楚做好台账记录。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要一级一级及时汇报、尽快解决。二是强化经常性督促检查。在以往督察工作中,有的只是“听听汇报、收收材料”“来料加工”,督察工作止于形式走过场,没能真正发现问题、发现矛盾。要借鉴中央在脱贫攻坚、环保治理中的督察经验,逐步扩大到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及时发现工作存在的盲点、弱点和不足,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并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整改到位。要及时开展“回头看”,对政策执行不力、不到位的,严肃问责追责,特别是对于侵犯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绝不姑息。三是建立健全最广泛社会监督机制。群众是最好的监督员。农业农村工作,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以人民的满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标准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直接标准。建议参照司法、媒体等领域经验做法,在不同行业或不同领域内设立农业农村工作社会监督员,及时向农业主管部门反映问题、反馈情况;同时,调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谋划、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共同推进,逐步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农业农村工作监督体系。